原标题:17年后再上防疫一线,苏凤文:“战疫者”从不是一个人
新京报讯(记者姜慧梓)蹬上三轮车,背上30斤重的消毒液,在狭窄逼仄的村街胡同里消杀一圈要用两个多小时。春节前后的北京尚未散去寒意,但一场消杀下来,丰台区南苑乡右安门村巡防队队员的棉衣还是会因为出汗而微微发潮。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巡防队员需要每天两次对辖区内的4个自然村进行消杀。有时,队长苏凤文会跟着队员们一起。“非典的时候是我去消毒,现在是他们,战疫者就不是具体的一个人,是我们这一群。”他说。
苏凤文与巡防队员值守出入口,为村民测温。受访者供图
每天4公里巡查,指导20人巡防队严守病毒“入口”
“非典”暴发时,苏凤文正值壮年,消毒、值守这样的“体力活”争先参与;如今已经56岁,体力不如从前,加之从队员到队长的身份转变,他所要承担的责任也不同了。
“要保证村民的安全,不能出问题。”苏凤文把现有的20名巡防队员分成内勤和外勤两队,内勤主要负责村民摸排、信息统计、出入证办理;外勤则要守住出入口,同时每天在村内进行两次消毒。
“外勤我安排了11个人,每天三班倒24小时值守,内勤是8个人,还有1人在外借调”,苏凤文说,这20人全是本村村民,年龄最大的57岁,最小的也37岁了,从大年三十到现在,他们一天也没有休息过。
复工复产以后,返京人员增多,巡防队负责的大台子9号地区的企事业单位上班、宾馆商户开始营业,基层防疫面临更大挑战。苏凤文带领队员们一方面加强了对返京人员的排查,另一方面,坚持每天早晚到辖内的企事业单位走访,了解疫情防控落实情况。
他巡视的区域北起南二环,南至南四环,纵深近4公里,走上一圈要两个多小时。拿夜查来说,晚上8点半左右开始,巡查结束就要夜里11点了。“特别是封闭管理的点,一定要去看看,也陪我们的工作人员聊会儿天。”
队员们的安危是苏凤文格外挂心的事。登记入户、消毒值守,队员们都冲在一线,“防疫工作有特殊性,我们就一个口罩,很担心防护问题。”
不过,比起2003年,苏凤文觉得现在的情况已经好多了。他介绍,2003年右安门村还有很多群租大院,随着拆迁工作推进,现在村里剩下100余户村民,摸排难度变小。
苏凤文与巡防队员蹬上三轮车在村内消毒。受访者供图
自寻无物业村治理诀窍解答问题多时手机被“打停机”
基层防疫工作不可能一帆风顺。对于右安门村来说,村域内宾馆、平房区村民、商铺等情况复杂。苏凤文发现,与成熟小区相比,村里尤其是平房区基础薄弱,环境更为复杂。
拿停车来说,右安门村域内的四顷三平房区道路狭窄,没有循环路,仅有一条较宽的道路用于日常通行。2月7日村里实行封闭管理后,很多村民的车停在这条通行路上,影响了防疫车辆的进出。
苏凤文和同事挨家挨户打电话,劝村民把车停到外面,但不止一次遭到拒绝。“没办法,就得继续沟通解释,好在大家都是老街旧坊的,说一说也就理解了。”
“好在都是老街旧坊”,反而让右安门村在没有物业、只能村民自治的“无奈”下,找到了基层工作的关键诀窍。
网格管理、消防安全、环境卫生、大气污染、矛盾调节、安全监控、接诉即办……巡防队日常工作复杂琐碎,不理解、不愉快发生时,但凭着巡防队员与村民多年熟识,解决起来自有一套章法。
比如接诉即办中反映较多的环境卫生和房屋漏水问题,苏凤文会挨家回访,“解决得还满意吗?以后遇到什么问题就直接给我打电话。”他说,自己的手机号村里人几乎都有,解答问题多的时候,手机都被“打停机了”。
从2000年加入巡防队至今已经20年,苏凤文没在家里过过一个完整的大年三十。因为疫情,今年的情况更为特殊,“一个电话全员到岗,就当是我们这一群人一起过年。”
新京报记者姜慧梓
编辑樊一婧校对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