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面孔|王言森:153家医院的303名医疗队队员如何做到“零感染”
来源:齐鲁网·闪电新闻
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5日讯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大内科主任王言森是山东省援助湖北第八批医疗队的队长,从医34年,有着丰富的呼吸内科工作经验。他所在的是一支由全省153家医院303名医护人员组成的队伍。2月11日,山东省援助湖北第八批医疗队的第一支“先锋队”20余名医护人员进入汉阳方舱医院,至今已经半月有余。二十多天的奋战,患者陆续出舱,303名医护人员的“零感染”让王言森觉得,他们打赢了第一阶段的“遭遇战”。
一半以上的队员没有防护经验
303名医护人员里,只有山东省立第三医院院长、第八批医疗队领队吕涌涛和担任医疗队联络员的宋超与王言森来自同一所医院。他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在短时间内熟悉医疗队成员,还要让这支临时组建起来的队伍不出岔子的默契配合。前往武汉的飞机上,王言森与领队吕涌涛一起将303名医护人员分成10个医疗组并选出组长。
挑选组长的条件有五个:是不是党员、所属医院的级别、个人职称、有没有担任过行政职务、是否有在呼吸科或重症医学科工作的工作经验。
困难接踵而至。王言森回忆,飞机停在武汉天河机场后,他们第一时间统计了没有穿过防护服的医护人员情况,这个人数占到一半以上。2月11日下午4点,领队吕涌涛率队第一批进入汉阳方舱医院,仅6个小时收治了330多位患者,当晚10点,王言森带队接班进入。24小时内,汉阳方舱医院山东医疗队接管的400多张床位全部收满。
王言森将分组原则概括为“三合板五合板”,能力稍强的放在两边,能力稍弱的放在中间。医疗组长和党员在前,护士长押后,“把他们凝聚在一起,大家都不害怕了,大家都一起进仓一起出来。”
首批相对有经验且心里素质过硬的队员进入方舱,为其他队员留出了接受培训的时间。培训进行到第三次,王言森的心里才稍微有了底。
突如其来的发烧队员
2003年,王言森在医院的发热门诊抗击非典;2009年,他又在济南长清区参与抗击甲型H1N1流感。摆在他面前的现实是,并非所有队员都像王言森这样经验丰富。
第八批医疗队中,最小的队员只有23岁。除了防护经验的不足,队员的心理建设也是一个难题。刚到武汉的几天,医疗队的队员中有些出现了失眠、血压升高、心率过快的情况。王言森告诉队员们,无论几点值班尽量按时起床,让每位医疗队队员尽可能的保证作息、生活规律与在家中一致。踢毽子、做早操,简单的团队运动帮助队员们排解积压的情绪。
医疗队队员在宾馆中是一人一间居住,封闭的环境容易让人将生理上的一点点不适放大。而一旦出现发热状况,紧张的情绪就更加难以自抑。有一天晚上,王言森接到了队员的电话,一位年轻的女队员发烧38度。在安排女队员测核酸、做CT的同时,医疗队让其他队员去陪女队员聊天,所幸等来了女队员核酸检测阴性的消息。“一顿速冻饺子就是关爱。”医疗队有意识地改善队员们的饮食,饺子、面条这些来自家乡的味道是医疗队队员在异乡的安慰。
接受采访的当天是王言森来到武汉的第21天,随着患者陆续转阴出舱,医疗队队员零感染,让王言森觉得打赢了第一场“遭遇战”。“第二阶段”的压力接踵而至,平均下来,每名医疗队队员已经进了6、7次舱,熟悉了防护服的穿脱也适应了方舱医院的工作环境,但这种“熟悉”恰恰有可能使队员放松对防护措施的要求,“不离开武汉,我们不敢松口气。”
闪电新闻记者刘冰冰张铭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