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惊蛰喊山:唤醒武夷一年茶季需要“仪式感”
新京报讯(记者杨亦静)茶谚云:“惊蛰过,茶脱壳。”惊蛰时节,茶树长出嫩芽,茶农开启了一年的采摘季。在我国福建武夷山地区,自古就流行在惊蛰时节“喊山”,一声“茶发芽”,喊出茶农的喜悦和期待。作为世界红茶和乌龙茶的发源地,当今的武夷山茶农更习惯在谷雨节气“喊山”,为的是顺应不同品种采茶时间的差异,尽管时间有变化,但“喊山”对丰收的愿望依然没变。
惊蛰时节,茶树已绿意盎然。受访者供图
宋朝盛行惊蛰大喊“茶发芽”
惊蛰节气喊山祭茶,一种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的民间习俗,为的是在庆贺新叶成熟的同时,祈盼今年茶树丰收。
据记载,宋代武夷山地区惊蛰喊山的景象十分壮观,由司仪带领大家祭祀,祭祀完毕,鸣金击鼓,随从官吏、役夫及茶农等万众齐呼“茶发芽”,《北苑别录》中描述惊蛰喊山:“春虫震蛰,千夫雷动,一时之盛,诚为壮观。”
时光流转,千年后的福建,依然留存着喊山的风俗。在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镇朝阳村,自2015年开始,这里每年都要举办喊山祭茶的仪式。朝阳东升茶业合作社的秘书长柴俊介绍说,当地喊山分为两种,一种是惊蛰喊山,主要喊“茶发芽”,一种是谷雨喊“采茶了”,“我们这边主要生产岩茶,是一种乌龙茶,采的是比较成熟的叶子,一般要到谷雨节气才进行采摘,所以大型喊山活动集中在谷雨时节举办。”
据了解,武夷山有一处元代皇家御茶园,古代时这里的茶专门做贡品进贡用,每年惊蛰会由当地的县官组织,带领老百姓拜祭。如今,御茶园的遗址中还保留着“喊山亭”。
千人参与的民俗活动
星村镇位于福建武夷山西南部,自古就是我国的茶叶重镇,素有“茶不到星村不香”之美誉。这里茶叶生产历史悠久,也是今日的“武夷岩茶第一镇”。
去年谷雨节气,武夷山市星村镇朝阳村的喊山活动吸引了2000多人到现场参加,活动由当地茶农主导,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客商慕名前来参加。
去年4月举办的祭茶喊山仪式。受访者供图
村里的茶业合作社秘书长柴俊告诉记者,朝阳村有一座庙,专门供奉茶神,在喊山祭茶活动当天,会把茶神请出在村中巡游一圈,再送到指定地点供大家祭拜,“活动当天我们设置了一个喊山台,村长阅读一篇祭辞,之后大家就可以开始敬拜了。”
到了“喊”这一步,村里会选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先喊出一声“采茶了”,大家跟着一起喊“采茶了!”随后,茶农就正式到山上采摘,游客可以参观采摘、制作的过程。
“这个活动和我们当地的妈祖文化一样,所有人都可以参与,没有尊卑,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柴俊说,当地也有部分茶农会在惊蛰喊山,一般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型仪式。
顺应岩茶采摘时间谷雨喊山
为什么古人习惯在惊蛰喊山,而现在福建人更多选择在惊蛰后面的节气喊山呢?
柴俊解释说,福建武夷山地区是世界红茶和乌龙茶的发源地,世界最早的红茶在明朝时期由武夷山茶区的茶农发明,名为“正山小种”,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同样,六大茶类中,乌龙茶出现的时间是最晚的,形成于明末清初。因此,在明朝之前,福建的茶农种植茶叶主要做绿茶饮用,“在16世纪之前,全国都只有绿茶,所以采茶时间比较早,喊山时间也比较早。”
惊蛰时节,茶叶已经发芽。受访者供图
柴俊说,惊蛰节气茶叶发芽,比如生产龙井等绿茶的茶农现在就可以采摘茶叶了。武夷山地区有一种红茶名为金骏眉,也是惊蛰过后开始采茶,“大部分红茶没有这么早,像传统的正山小种要等到茶长到一芽两、三叶才能采摘,而乌龙茶则更晚,需要到谷雨季节,茶变成一芽三、四叶时最好。”
惊蛰节气,柴俊在朋友圈发了一条“祭茶喊山颂歌”:“齐声高喊采茶咯,武夷技艺制好茶”。目前,谷雨的采摘活动也正在筹办中,“受到疫情影响今年会有一些调整,但这个传统不会变。”
新京报记者杨亦静
编辑张树婧校对李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