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外企人事专员在道口检查车辆:做志愿者,是这名“80后”追求的仪式感
摘要:“每次做志愿者的时候,我能感觉到自己散发的力量,是被他人被社会需要的,特别有仪式感。”
“现在车队比较长,请您把信息先填好,后面通行就会快一点,给大家节省时间。”4日下午2时,G50沪渝高速汾湖检查站,汪涛驾轻就熟地向随车人员解释如何进行个人信息填报。这是他第三次以志愿者的身份来到检查站了。
8根通道全部开放,入沪车辆排起长队……检查站迎来一天的车流高峰。汪涛和7名志愿者小伙伴穿上防护服,戴好口罩,站在沪渝高速主线3车道转弯进入检查站广场的“喇叭口”位置,引导车辆分流行驶,指导入沪人员填写“健康云”信息。
除去半个小时吃饭,志愿者们要执勤到晚上10时,在近百米的检查通道来回奔波,一天下来步数接近2万步。“上次站在这里还是冬天,现在春天已经来了,我相信疫情很快就能过去的。”王涛说。
“80后”对“80+”的呼应
1988年出生的汪涛,是青浦一家外贸企业的人事专员。正月初三,他听到区里招募道口防疫志愿者的消息,毅然报了名。“我在网上看到钟南山院士坐高铁赶赴武汉的照片,心里既感动又澎湃。我想,一位80多岁的老人都那么勇敢,我作为一名‘80后’的年轻人,更应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战胜疫情,需要凝聚所有人的力量。”
1月30日晚上8时,第一次到检查站执勤,汪涛心里有些忐忑。他的主要工作是引导入沪人员扫二维码、填写个人信息,将信息登记的工作前移,以加快道口通行效率。“新冠病毒潜伏期长、传染性强,面对可能的感染风险心里多少会紧张。”汪涛回忆,真正进入工作状态就不紧张了,甚至有些小兴奋。“那天晚上车挺多的,只顾想怎么能加快速度,完全没空想会不会被感染。”
“这边走,这条道车辆少。”“您好,请把前后车窗全部降下,准备在前方接受测温。”……
弯腰,对话,伸手,这是汪涛等志愿者工作时重复最多的事。
工作并不难,两小时轮换一班,强度也适中。但道口的夜晚比汪涛预想的更难熬。“太冷了,比我想象的要冷得多。”尽管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穿了两件保暖内衣,但汪涛还是被夜晚的寒风伤到了,“第二天回家一看,手背都开裂了,还长了冻疮。”
虽然辛苦,但也有成就感。汪涛还记着那晚在道口遇到的一对夫妻——他们都是医生,回上海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汪涛告诉记者,这对夫妻中的丈夫是新上海人,而妻子的户籍还在湖北,所以“健康云”信息显示她属于A类人员。“两人体温都是正常的。了解下来,他们一起回丈夫老家福建过年了,没有回湖北,这次是提前结束假期,主动回上海居家隔离,然后返回岗位参与疫情防控的。”汪涛协助民警帮这对医生夫妻完成了各项信息登记,离开前,这对夫妻回头向志愿者和民警道了声“保重,加油”,“我到现在还记得,那种眼眶一下子湿热的感觉。”
做志愿者成为生活的仪式感
傍晚6时,汪涛回到休息区。他半褪下防护服,脱下一次性橡胶手套,小心翼翼地摘下口罩,叠放在桌上,花了10分钟扒了几口饭,又返回岗位。“尽量快点,道口上排队车辆很多,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这是他8小时执勤中,唯一的“中场休息”,为了尽量不离岗,他执勤时从不喝水。
协助公安民警、卫生防疫人员,逢人逢车必登记必查,排查所有人员信息。对于志愿者来说,道口通道就是他们严防死守的抗“疫”战场。随着上海更大规模的复工复产,这两周,各入沪的道口车流量也有所增加。“人们等久了有时会有些不耐烦,我们在工作中要耐下心来,做好沟通解释。只要解释到位,大家都能理解的。”汪涛说,每当听到司机、乘客说“谢谢”“辛苦了”“加油”,他就会充满力量。“来自陌生人的善意,总能给我打鸡血,身体的疲劳好像也减轻了。”
道口防疫志愿者,并不是汪涛的第一次志愿服务经历。从大学开始,热心的汪涛就积极报名参与各类志愿活动。“我去过云南支教,也做过世博会志愿者。去的比较多的是社区阳光之家,在那里认识了很多特殊的朋友。”在阳光之家,汪涛跟社工会教有智力障碍的学员做手工,也会宣传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他们都很单纯,高兴的时候笑得特别灿烂。看到他们的笑脸,我也很开心。”
跟很多同龄人一样,汪涛也注重生活的仪式感。对他来说,做一名志愿者,帮助别人、帮助社会,就是他追求的仪式感。“生活中,我就是一特普通的普通人。每次做志愿者的时候,我能感觉到自己散发的力量,是被他人被社会需要的,特别有仪式感。”
栏目主编:张骏文字编辑:张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