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黄山景区发现两个新物种被命名安徽麝鼩、黄山小麝鼩
新京报快讯记者今日(3月3日)获悉,安徽黄山风景区发现了两种哺乳类新物种,被分别命名为“安徽麝鼩”和“黄山小麝鼩”。
该项研究成果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等单位主办的动物分类学报英文版《Zoological Systematics》2019年第4期和2020年第1期上发表。
发现像老鼠的麝鼩属物种
记者了解到,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园林局和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安徽大学三方合作开展了“黄山风景区野生动物观测合作项目”,并在麝鼩属分类研究中取得进展。
据论文第一作者、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保卫课题组的张恒介绍,两种麝鼩属物种采集于黄山风景区浮溪猴谷。当时,当地人说发现了尖嘴老鼠,科研人员寻找和采集标本后发现,这种动物不是啮齿目的老鼠,而是食虫目麝鼩。
“虽然和老鼠看起来像,但是麝鼩其实和刺猬、鼹鼠的亲缘关系比较近。”张恒说,麝鼩身上有腺体,会发出难闻气味。这种小动物活动能力不强,很难越过河流。科研人员推测两个新物种很久之前就在此地了,但是没有被发现和命名。
安徽麝鼩。图/张保卫
命名为“安徽麝鼩”和“黄山小麝鼩”
研究人员介绍,麝鼩为劳亚食虫目鼩鼱科麝鼩属动物,该属分布于亚洲、欧洲和非洲,大多数物种集中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栖息于森林、平原、丘陵和山地,主要以土壤昆虫为食,也吃一些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麝鼩形似老鼠,体型包含大、中、小3种类型。
张恒说,研究人员用新发现的麝鼩属物种和鼩鼱科现有物种比对,“我们主要对身体长度、尾巴长度、比例、牙齿数目和形状等进行对比,没有发现相同的物种”。此后科研人员在其他地方进行采样,但目前在中国其他地方没有发现该物种。
项目组通过综合形态学和系统发育学分析,确认了采集于黄山风景区浮溪猴谷的麝鼩属物种为两种哺乳类新物种,分别将其命名为“安徽麝鼩”(Crocidura anhuiensis)和“黄山小麝鼩”(Crocidura huangshanensis)。
黄山小麝鼩。图/张保卫
数量不多,填补景区麝鼩属研究空白
据张恒介绍,目前发现的黄山景区内的“安徽麝鼩”和“黄山小麝鼩”数量不多,采集的样本数量不足10只。其中,安徽麝鼩是中型麝鼩,黄山是小型麝鼩。
据悉,安徽麝鼩和黄山小麝鼩两个新物种的发现,丰富了黄山风景区哺乳类动物尤其是兽类动物的生物多样性,填补了景区麝鼩属研究的空白。
安徽麝鼩头部特征。张恒供图
链接:
新发现物种简介
安徽麝鼩:眼小;圆耳;背部皮毛灰棕色偏黑,腹部淡于背部;尾与皮毛颜色相近,长仅为头体长的76%,尾近半裸露,近半具稀疏短刚毛,靠近尾部皮毛逐渐变短,尾尖具突出毛刷状毛束;四肢半裸,呈粉色,踝关节处着生稀疏短毛。头盖骨长而窄,额骨第一对门牙发达,人字脊较明显。样本(6只)重10.52-13.51g,头体长60.88-78.10mm,尾长48.34-59.24mm,前足长9.20-9.87mm,后足长13.52-14.83mm,耳长7.74-9.24mm,颅全长20.81-22.38mm。
黄山小麝鼩:头小;鼻长;须长至耳底;眼小;耳圆,耳壳上有明显的底毛;皮毛灰褐色,背部稍黑;四肢纤细,前后足具五指(趾),脚上有小而多肉的隆突,指背、趾底粉红色,半裸,脚踝具稀疏的棕色毛;尾长约头体长的76%,颜色与皮毛相似,几乎裸露,具极少量长刚毛。头盖骨长而平,无颧弓,额骨第一对门牙弯曲状、发达,人字脊明显。样本(5只)重4.35-7.77g,头体长50.45-61.97mm,尾长39.64-45.03mm,前足长6.99-8.33mm,后足长11.84-13.82 mm,耳长7.86-8.70mm,颅全长16.88-17.90mm。
新京报记者张璐
责任编辑:郑亚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