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评论:“黄某英事件”调查结果为啥获赞
2日下午,网络被“黄某英事件”调查结果公布的消息刷屏。差不多六七天前,“黄某英事件”像黑天鹅一样,在关注和疑问中,迅速成为新闻热点。与前几天的一片质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次调查结果公布消息引来的刷屏,收获的是一片赞扬,堪称回应民声的高分答卷。
当黑天鹅事件不期而至,有关部门特别是政府部门如何应对,如何回应公众质疑,有效引导舆情,一直是一道容易绊倒人的门槛。实事求是地说,这方面的失败案例很多。一般来说,事件发生后,引起公众关注,大家都会问个为什么。平息舆论引导舆情的最好方式,就是给公众一个明白交代,以坦诚的态度,用事实作答。但以往的个案中,我们常见的模式是表态快、调查慢。以为表个态就是应对舆情了,公众就满意了,疑问就消除了。甚至有的地方有的部门,还抱着遮丑的习惯思维,结果是丑闻没遮住,倒是遮出了新洋相。不但调查慢、处理慢,对调查结果的公布也往往冷处理,片面、简单、套话多,具体内容语焉不详。调查处理慢、信息公布遮遮掩掩,这就难免给人以猜测的空间,同时也为不实信息的滋生提供了空间。所以,很多结果发布,不是一片赞扬,而是一片质疑。
正因为此,这次“黄某英事件”堪称高分答卷,具有标杆意义。第一,调查得既快,又细,还权威。不到一周的时间,从武汉到北京,每个环节都查清了。武汉和北京两方面公布的调查结果,文本都体现出一个细字。中央政法委直接派联合调查组赶赴武汉,北京方面由市纪委监委主导调查,其权威性得到足够保障。第二,公布得快。从引爆舆情、开展调查到结果公布,也就一周的时间。调查得快保证了公布得快,堪称战时速度。第三,细节详实,令人信服。无论是武汉方面,还是北京方面,公布的结果都非常详实。公众之前“一道道关口是怎样失守”的疑问,一一得到了回应。在此基础上的问责,自然也让公众信服。
如果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们的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一次大考,那么,舆情应对可以说是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科目。这次事件调查进展如此之快,公布细节如此之详实,舆论引导效果如此之好,不能不说与中央调查组直接介入、与抗疫的特殊时期,都有一定的关系。希望,让这次调查成为模板,转化为各级各地舆情应对的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