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冲击之下 北京实体书店面临“关键三个月”

日期:03-02
疫情新冠肺炎北京

原标题:疫情冲击之下北京实体书店面临“关键三个月”

新京报讯疫情之下,书店行业正面临生死存亡的3个月,决定生死的关隘是现金流。

由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北京师范大学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近期面向北京248家实体书店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6.5%的受访书店完全歇业,暂无复工时间表。从现金流来看,48.4%的受访书店表示现金流能够支撑1-3个月,27.4%仅够支撑一个月以内,17.7%可支撑3-6个月的,能支撑6个月以上的仅6.5%。

报告由此判断,3个月基本是书店行业的生死时限。如果3个月内无资金支持,接近半数书店可能会因资金断裂而倒下。

北京实体书店经历过2011年前后的行业寒潮,通过几年探索转型与政策扶持,最近两年迎来行业回暖。今年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给予书店业重击,避免再次陷入寒潮,不仅是书店的共识,也成为政府的努力方向。

2月19日,北京出台《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文化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28条中多条涉及书店;26日,《关于应对新冠病毒疫情开展北京市实体书店扶持项目征集工作的通知》下发,提出16条针对性扶持政策。

就此,新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相关主管部门和行业专家,解读近期出台的多项政策,为书店走出疫情阴霾支招。

2019年6月,读者在青年路上海三联书店内阅读。摄影/新京报记者倪伟

2019年6月,读者在青年路上海三联书店内阅读。摄影/新京报记者倪伟

焦点1书店最大困难何在?

八成线下书店无法开业,近六成受访书店预计收入至少减半

北师大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副教授何其聪在调查中发现,疫情导致读者不敢上门消费、员工因疫情封闭短缺、营业收入大幅降低、门店租金和员工支出压力激增,这些都让实体书店行业雪上加霜。

59.7%的受访书店预计收入会减少50%以上,33.9%的预计会减少30%-50%,5.2%的预计会减少10%-30%,没有一家书店有乐观预计。

根据调查结果,疫情导致八成线下书店没法开业迎客,客流大大减少,日常经营收益减少,是影响书店收入最重要的因素。很多书店选择以线上活动留住读者,但线上活动没有盈利模式,没有实质收入。

不少书店在卖书的同时,搭售咖啡简餐等餐饮和文创商品,以复合业态增加盈利能力。但疫情让这些线下日常经营项目同样没法开展,餐饮、文创销售也暂停下来。

实体书店的收入因疫情急剧下降,支出却与平时无异。寒假本来是书店的旺季,很多书店早在年前就预备了销售库存和活动物资,但是春节和寒假书店活动被迫取消,导致前期投入泡汤。

疫情冲击之下 北京实体书店面临“关键三个月”

疫情冲击之下 北京实体书店面临“关键三个月”

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实体书店的影响调查报告》

显示,48.4%的受访书店表示现金流仅能支撑1-3个月。

焦点2房租如何补贴?

市区两级财政支持,七成补贴房租,3月底前预拨第一批租金补贴

作为成本支出中最重要的部分,房租对书店生存至关重要。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王野霏3月1日在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市区两级财政进行沟通,对书店业的扶持资金达到历史最高峰,大大高于去年资助水平。

北京市委宣传部印刷发行处副处长满向伟介绍,今年资金额度和扶持企业数量力度不减,扶持金额排在全国首位,重点聚焦书店经营投入最大的领域:房租成本。今年房租补贴占扶持资金总量比例预计超过70%,房租补贴总额预计将超过获评企业申报房租成本的50%。

为及时应对疫情影响,今年提前启动扶持工作,2月26日开始申报,申报文件已在网上发布。3月底前将预拨第一批3到6个月的租金补贴,6月30日前书店经营者再提供发票,以解决书店燃眉之急。往年一般在4-6月申报,10-11月完成评审。

今年实体书店补贴申报,将取消对一些连锁书店申报名额的限制,连锁书店旗下店面,均可作为独立运营书店来申报。因此申报数量可能更多,营业面积也更大,连锁书店面积大多在500到1000平方米之间。申报书店面积增加,房租在扶持资金中占比会进一步加大。

满向伟指出,政府向实体书店发放房租补贴,一方面是救急,另一方面也在引导书店转型升级,扩大特色书店(最美书店)评选范围,推动书店向特色化、精品化、专业化方向转变。

为解决房租问题,书店还可以从北京其他政策渠道寻求支持。

《北京市委宣传部关于应对新冠病毒疫情开展北京市实体书店扶持项目征集工作的通知》提出,将优先推荐书店企业向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申报“投贷奖”“房租通”补贴,并倡导产权单位对实体书店房租给予减免。

通知也提出,推动建立区级实体书店引导资金,有针对性地给予书店企业资金、税收等方面的扶持,对在疫情期间坚持营业的实体书店,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

去年年底,北京市委宣传部已向各区动员,要求制定本区实体书店扶持举措,与市级政策配套,打出“组合拳”。石景山区年初成为第一个出台区级举措的区,对新开业书店最高一次性补贴30万元,对24小时书店最高也给予每年30万元运行支持资金。石景山区还将采取政府采购、项目支持等多种方式支持实体书店发展。

焦点3书店何时能开业?

未到大规模复工节点,北京图书大厦等大型书城开业保证基本文化需求

书店解困,最有效的途径是尽快开业,恢复客流量。

满向伟表示,目前书店行业复工复产没有明确时间表,现在还没到大规模复工节点,复工时间需要遵循《北京市发行企业复工复产防疫指引》,开业前的内部条件要满足防疫要求。

近八成受访书店认为,书店恢复客流量,还需开业之后再等2个月以上。

调查报告指出,购书和阅读都不属于生活必需消费,也没有旅游、电影等文化消费形式的大众基础,因此客流恢复期必然远超疫情期。受访书店中,认为1个月之内就能恢复正常客流量的只有7.7%;认为2-3个月能恢复的占37.9%;认为4-6个月能恢复的占41.9%;认为恢复期将会长达半年以上的书店占12.5%,这体现了书店的长期隐忧。

此前,中宣部印刷发行局调研组组织对全国千家实体书店进行调研,调研报告称,读者到实体书店消费的心理恢复期至少要2-3个月。疫情引发的人们对公共场所集会的恐惧,与实体书店所需的人气聚集产生矛盾,书店承载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短期内或将弱化。

持续不开业,除了现金流断流,可能带来更深远的影响。中宣部印刷发行局调研组调研报告预计,疫情期间及结束后一段时期,经营困难的书店将面临裁撤人员、压缩成本的现实考量,收入降低等因素也会对员工心态造成影响,可能导致优秀员工流失。

北京促进文化企业健康发展28条措施中提出,鼓励实体书店、印刷企业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坚持营业。

但目前开业的书店,基本是大型国有书城。“目前市场主要是满足急需的文化需求,例如教材等急需的用书。我们要求北京图书大厦、王府井图书大厦等大型综合书城要开业,同时各区新华书店要营业,满足市民基本文化需求,这是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满向伟说,相信疫情之后,对图书会有爆发式的需求,希望春天到来之后,书店能够得到快速发展。

2019年6月,模范书局·诗空间书店销售文创产品。摄影/新京报记者倪伟

2019年6月,模范书局·诗空间书店销售文创产品。摄影/新京报记者倪伟

焦点4书店如何自救?

开辟线上市场,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才

调查结果显示,在各级扶持政策出台前,86.7%的受访书店就已经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自救。

48.0%的书店通过自媒体渠道持续宣传,16.9%利用短视频平台加强宣传。34.3%的书店从线下卖书转为线上购书、快递送达,31.9%的书店克服重重困难,在实现防疫安全前提下开门迎客。20.6%的书店在疫期组织线上读书会,17.7%组织线上非读书活动,以此留住读者/会员。

这表明实体书店并没有躺在政府扶持的怀里“等靠要”,而是多方筹措、拼尽全力,对抗疫情的经济打击。

北京市实体书店项目评审专家刘明清认为,疫情对实体书店行业是一次严峻考验,尤其考验线上线下的综合能力。能力较弱的书店,受制于客流量“清零”,生存受到很大影响,而融合发展较好的书店,通过线上渠道减少损失,甚至出现逆市变化。

很多实体书店中,图书销售占比已经不算太高,虽然是业务主体部分,但卖书收入不及售卖服务。“实体书店应该成为以书为核心的商业机构,而不仅是卖书商店。这时迫切需要培养和发挥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能力,而且政府也在出面与电商平台接洽,帮助降低实体书店的门槛。”刘明清说,同时,实体书店也要注重打造文化品牌,有IP的书店可以团结忠实的读者和用户,将服务延伸到网上。

着眼于长久发展,刘明清认为,书店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才。此次北京出台的16条政策,在政府购买服务内容中加入了培训,补贴书店的培训费用,这是在解决根本问题。

但问题在于,书店培训尚缺乏市场和资源。满向伟说,院校发行专业培养的是传统发行员、出版社发行部主任等,并不针对书店运营,社会上也没有成体系的书店人才培训。他认为,书店的培训极其重要,而书店普遍没有能力开展专业培训,政府主管部门正在积极考虑,在扶持资金上有所倾斜,对开展书店培训进行补贴。

一些专家还呼吁,出版行业能够伸出援手。出版发行行业专家刘亚军表示,作为出版行业的销售终端,书店的困境实际影响出版发行全产业链,其中书店受到的冲击最明显、最直接。他建议上下游应该互助,共渡难关。

“出版业有一定积累,受到的影响比书店要小,希望‘老大哥’能给‘小兄弟’一些支持。”满向伟说。

新京报记者倪伟

中疾控:新冠肺炎老人治愈后隔离14天方可返回养老院 李民吉:加大金融扶持小微力度,华夏银行没有所有制歧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