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 武汉120:急救一线的故事

日期:02-29
急救新冠肺炎

原标题:特写|武汉120:急救一线的故事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李文峰通讯员张易博

特写  武汉120:急救一线的故事

急救人员在车上休息(武汉市急救中心中南急救站李文博供图)

特写  武汉120:急救一线的故事

夜间出动的急救车(武汉市急救中心中南急救站李文博供图)

“院前急救可以说是整个医疗系统的前沿阵地,目前武汉新冠肺炎病例,尤其是重症病例,几乎都是急救人员转运的,我们要守住这条战线。”谈起120急救工作,湖北省武汉市急救中心武昌急救站、中南急救站站长王飞语气里充满了坚定。

武汉市急救中心办公室主任罗双萍介绍,自疫情发生以来,市急救中心接到的电话量爆增,由过往的日均2千次增至日均1万多次。派车数由平时的一天400多次增至800多次,几乎翻了一番,其中呼吸系统疾病的呼叫比例一度高达74.5%。

24小时出车20次为了生命与时间赛跑

从接收调度,到上救护车、转运患者,再到接收新的指令,“无缝”出车投入战斗,这成为疫情期间120急救人员的日常。

李文博是中南急救站的一名医生,从事急救工作已有8个年头。疫情发生后,武汉市急救中心第一时间发动所有人员,备战疫情防控。“接到命令的时候,我刚刚结束一个夜班,正在休假。”李文博回忆道,他当时预感要打“持久战”,于是匆匆打包行李,告别家人,毅然奔赴一线。

“我们一天三班,每班8个小时,但经常早上上了车就要一直待到晚上。”李文博说,“最忙的时候站里一天能出20趟车。”有时一趟跑下来要一个半到两个小时,“时间就是生命”在这里得到了最大体现。

在转运病人的过程中,李文博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一次在出车后,他到达指定位置却无人接车,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一路询问,二十多分钟后才找到患者家中,这时患病老人已经意识模糊。救护车迅速把老人送至定点医院,却没有空床。李文博一边陪护患者,一边安抚家属,和医院沟通协商,一个小时后终于排出一个床位安置患者。

当救护车准备离开时,患者家属、一位将近70岁的老人追出来,扑通一声跪下,向急救人员道谢。“当时眼泪就流下来了,既特别同情他们,又觉得有幸干这份职业,能够帮上他们。”李文博说。

从对防护物资供应缺口的担忧到穿上各式各样的防护服

120急救人员作为救治病人的最前线,在转运患者的过程中要面对诸多风险。“特别是转运重症病人,在呼吸机拔管插管的时候,体液会喷溅出来,车上的治疗舱是密闭的,如果防护不到位非常危险。”李文博介绍道。

和医院不同,急救中心对防护物资的需求量更高,理想状态下,为了防止交叉感染,每转运一次病人,急救人员就应该换一次防护服。但前期防疫物品储备不足,看着库房物资日渐减少,同事们感到很担忧,王飞站出来表示:“如果没有防护服,我第一个‘裸奔’上一线!”

“我既是站长,又是支部书记,这种时候肯定要做表率。但不能让我手下的‘兵’真的没有防护就上一线。”回忆起当时的情况,王飞说道。

武昌站第一个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转运任务就是王飞带队完成的,平时他既要负责整个急救站的管理、调度,又参与一线跟车,充分发挥了“主心骨”作用。

为了保障各急救站的物资供应,市急救中心想尽办法补齐缺口。中心发布物资募集消息后,李文博第一时间转发,还把日常出任务的照片做成了小视频,在朋友圈扩散,引发了许多爱心人士的关注。

经过政府的统筹安排和多方努力,市急救中心的N95口罩、医用防护服、过氧化氢消毒液等防护、消洗物资基本能够满足日常需要,度过了最困难的阶段。

“当时印象最深的就是打开放防护服的消杀桶,里面的防护服五颜六色、各式各样,都是政府调配和爱心人士捐赠的。”李文博说,“我们做医生的,不光要救治病人,也要保护好自己的同事和战友。”

“我们每个人都经受住了考验”

由于疫情爆发,各个急救站工作强度非常大,加上有的医务人员病倒,有的因封城难以返回,每位急救人员都是重要的战斗力。

“我们有一个同事张文先,是站里的担架员,接到返回命令后,可以说是排除万难回来的。”王飞说,“他先到了农贸市场,搭了一辆运菜的顺风车,到武汉收费站后骑自行车,花了5、6个小时硬是赶了回来。”

王飞是一名急救“老兵”,经历了非典、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急救工作,入行已经有近20年。他清楚心理状态是保证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因此经常利用自己丰富的经验来开导、鼓励同事们。

“当听说有一位后方同事感染肺炎病危了,大家心理上都出现了一些波动。一是非常难过,二是产生了恐惧心理,有的同事跟我边讲边哭。”王飞说。他一面鼓励大家、提振士气,一面紧抓防护工作,严格做好车站内消洗。令他欣慰的是,武汉市急救中心实现了一线人员零感染。

辛苦之外,也有温暖。由于担心感染家人,急救人员不敢回家休息,这时武汉很多酒店主动伸出援手,免费让医护人员入住。

除此之外,有一家餐饮企业连续一个月为急救站送来免费餐食。“每天两餐,可不是一般的盒饭,标准很高的。”王飞笑道,“元宵节的时候还送来了煮好的汤圆,大家都非常感动,出车的时候也更有干劲。”

谈起急救站的同事们,王飞的语气里充满了自豪,“我觉得在这次疫情中,我们每个人都经受住了考验。我们的工作或许平凡,但以后回想起来,我们跟武汉一起战斗过,就不会后悔选择了这份职业。”

2020年2月28日0时至24时辽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情况 全屋定制模式迭代,尚品宅配去年营收净利双增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