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晨读丨美好的2月29日,从关注健康开始
●基因编辑技术有望减缓渐冻症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CRISPR基因编辑方法,能够使一种导致遗传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突变基因永久失活。
ALS也叫渐冻人症,是一种致命的运动神经元疾病。小鼠模型研究中,与对照小鼠相比,接受这种治疗的ALS小鼠的病情进展明显减缓,从疾病晚期发展到疾病末期的时间增加85%。这些小鼠的肌肉萎缩率降低了,其肌肉功能也得到了改善。研究人员指出,ALS只是新工具的首个应用目标,他们正在研究将其应用于杜氏肌营养不良和脊髓性肌萎缩症的治疗。
●科学家发现新抗衰老靶标基因
《自然》期刊27日在线发表了题为《两个保守的表观遗传调控因子妨碍健康衰老》的论文,科学家结合多种模式动物,使用多种方法从不同层面解析衰老的调控机制,揭示了神经系统衰老的基因调控网络,同时发现了全新的抗衰老靶点,为延缓大脑衰老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作用靶标。
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蔡时青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江陆斌研究组合作完成。
●细菌对肠癌突变直接作用确定
英国《自然》杂志27日发表的一篇癌症学论文显示,欧洲科学家团队首次明确,结直肠癌的一个特殊突变特征与细菌感染有关。
某些大肠杆菌菌株携带的基因簇可以产生一种名为colibactin的化合物,该物质可损伤DNA。研究团队在5个月的时间里,反复向类器官中注射该菌株(pks+大肠杆菌)。他们发现,在注射不产生“colibactin”化合物的对照大肠杆菌菌株的类器官中,不会出现一种特殊的突变特征。研究人员指出,约20%的健康人体内,都有pks+大肠杆菌,去除这种菌株可以降低某些人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新京报记者张秀兰
编辑岳清秀校对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