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转产防护服,他们连轴工作了1个月:“说不累是骗人的,但还是希望多干些”

日期:02-28
工人

原标题:5天转产防护服,他们连轴工作了1个月:“说不累是骗人的,但还是希望多干些”

摘要:防护服的上海速度背后,是这一个个普通工人。

5天转产防护服,他们连轴工作了1个月:“说不累是骗人的,但还是希望多干些”

过去的整整一个月里,上海诚格安全防护用品有限公司的机器几乎一刻不停,所有人都忙得团团转。5天转产防护服,前10天生产1.8万件,现在日产4000余件,产能还要再扩。

负责服装打样的胡龙峰1月27日接到厂长的复工电话,就开始联系工人,妻子知道缺人手,主动支援,2月1日跟他一起从安庆老家返沪。

这一个月里,白班组长汪全美每天早上七点半上班,晚上十点多才离开厂里,她直说这是自己工作三十多年来最累的一段时间,孙子出生一周,她都还没见过。

后道工序的夏春群,连中午饭后的休息时间都在工作,她性格爽朗:“没时间去想休息,只想赶紧把活儿干好。”

防护服的上海速度背后,是这一个个普通工人。

位于浦东周浦的上海诚格安全防护用品有限公司。(刘雪妍摄)

逆行

接到公司第一通电话的时候,胡龙峰还没意识到疫情已经这么严重了,电话里,厂长吴志海着急地跟他商量,如果转产防护服,需要改哪些工艺,多久能出样,产能会有多大,并让他做好随时复工准备,这是他到公司几年来,第一次遇到这么紧急的任务。

这家成立于2005年的公司,此前主要生产防电弧服、消防隔热服、阻燃服等特种作业防护服,随着疫情的发展,被应急征用,转入抗疫情防护服的生产。当时早已放假歇业,工人们年前就已经返乡,接到上海市经信委通知的当天,厂里立刻着手紧急召回工人。

31日接到必须返沪的确定消息时,胡龙峰已经联系好了八九位老乡,除了原本就在厂里长期工作的同事,还有几位是在周边工厂上班的朋友,知道是生产防护服缺人手,大家都愿意一起走。他说:“这是最需要人的时候,接到电话后,也没有什么可犹豫的,这么重要的事一天也不能晚。”

还在春节期间,早早离家让胡龙峰的父母有些担心,虽然手机上各地的确诊数字每天都在增加,老家的情况当时还不严重,外出上班总归让老人有些顾虑。胡龙峰的妻子以前也从事服装行业,因为照看孩子,从上海回老家已经6年了,知道这次人手紧缺,就和他一起返沪,将两个孩子托给家里老人照顾。

家里去高铁站不方便,他们一行人早早自驾车出发,一路鲜有车辆,往年返程因为堵车要在高速上开十五六个小时,这次只用了8小时,下午5点一到上海,也没回住处,胡龙峰就直奔公司,此时样衣已经在缝制了。

横幅被纸箱挡住,打包好准备发走的防护服都是一箱50件。(刘雪妍摄)

缝制样衣的是汪全美,她说:“一上班我们就火速出板,一直在做,忙个不停,一天不知道改了多少版,一直做到满意为止。”

今年53岁的汪全美从19岁工作起就从事服装制造业,虽然以前没做过防护服,但接到生产任务时她说:“做衣服这么多年了,我倒不紧张,就是听说产量那么大,有些压力,觉得肩膀上任务很重。”

1月30号晚上她从镇江坐火车回到了上海。这个春节汪全美没有回合肥老家,儿媳的预产期是2月底,她住在儿子扬州的家里,期待着看到孙子出生。

厂长吴志海和工人们一样“逆行”来沪,31号一接到任务,他就从徐州赶来上海,还没来得及入住,就为设备奔走了起来,辗转3家企业才找齐了急缺的15台拷边机。

深夜3点,厂房消毒完毕,设备组装调试维修完毕,打样确认完毕,准备生产完毕,他才休息,刚睡几个小时,又起来安排早上的正式复工。

赶工

诚格厂的后道工序流水线。(刘雪妍摄)

诚格的上海总部是研发中心,有12位工人,日常工作以打样为主,只具有小批量生产能力,一般最多几百件。在胡龙峰找工人赶来的这5天时间里,改造产线、调整设备已经完成,能用的拷边机和平缝机留在车间,不能用的设备都调去了底下的仓库,以前做特种防护服需要的钉扣机、打眼机、整烫压机等都被清场了。

2月1日他们正式开工投产,因为时间紧,员工只有19人,其中还有一些新招的临时工,不过都是有经验的缝纫老手,工艺差别不大,拿着样品和工艺图,再开板做样衣,在组长的带领下就可以很快操作,迅速复产。

厂里一边培训工人按照标准生产工业用途的防护服,一边筹备改造医用防护服生产线,并且建了新的厂房,添置设备来生产更高级别的医用款防护服。胡龙峰说:“现在就是一心一意做防护服,之前签好的外贸订单也都压着了。”

胡龙峰负责裁剪、出样和质量把关,刚接到任务的时候他心里也有点没谱,因为没做过防护服,以为会有很多复杂的工序和要求,但很快熟悉了流程,他发现防护服生产其实相对容易,“工业款防护服只需要十几道工艺,比我们做的特种防护服少了近60道,一件消防服有100多片,而防护服整个就6大片。”

而改线到压胶款防护服时,难度稍微增加了一点,因为很多工人对压胶机不太熟悉,使用这个机器时像开车一样,需要两只脚配合好,循环往复,“刹车”踩不到位,胶条的长度就不合适,需要细心和耐心,做两件工业款的时间,只能做一件半压胶款。

生产车间。(刘雪妍摄)

每天早上七点半,胡龙峰到厂里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压胶机,因为压胶机工作时需要用气泵充气进去,温度低的时候要半个小时才能加热到合适的温度,他先打开,等到八点工人来就直接开工了。

防护服的料子薄,温度和压力都需要调试,反复试验后,他们发现温度310摄氏度,转速在10-12秒每分比较合适。防护服对材料和质检的要求也比较高,最初一天能生产500多件,现在工人增加到了80人,加上流水线的熟练,每天的产量已经可以达到4000多件。

早班从早上8点到晚上9点,晚班则是9点到早上5点,虽然说是“人休息机器不休息”,但其实工人休息的时间很短。晚班组长下班回去睡一会儿,七点多还要再来和汪全美交接,两位组长负责安排工人的流水线工序,还要盯好机器和配件,进行质量监督,汪全美每天在不大的厂房里要走三万多步,她嗓子都说得有些哑:“虽然工序简单了,可我们必须负责任”

“累是肯定的,说不累是骗人的”,负责后道工序的夏春群心直口快,是个急性子,“但是也没想过休息,都遇到这种事情了,能休息吗?一直在忙,没停下来过。”她吃饭快,吃完就去接着干活儿,同事休息一会儿再来,她已经又干了很多了。

后道工序包括剪线头,质检,贴胶带和商标,再叠好清点装箱。夏春群说:“最近来了好多志愿者,有的人还是从宝山和黄浦过来的,一个班头从来没有坐下来过,他们没干习惯,第二天睡醒腿都酸了,大家真的都尽了自己的努力。”

一开始没有想到会这么久,以为过完年,孩子开学了,疫情就过去了,有几个跟着胡龙峰过来的老乡连衣服和鞋子都没有多准备。胡龙峰的妻子和两岁的孩子分开太久,视频时还会掉眼泪。

汪全美也以为这次赶工只要十几天,还告诉儿媳,生孩子的时候自己会马上来陪她,没想到一连一个月,别说休息,反而越来越忙了。

2月19日中午,儿子告诉她孙子出生了。刚说了两句话,都还没看到孩子,她就说:“儿子实在对不起,妈妈没时间说话,吴厂找我有事。”然后,她挂掉电话。

虽然每天晚上回去都很累,她还是想跟孙子视频,家人都很支持她的工作,叮嘱她要照顾好身体,她想着,过了这关就好了,就可以回家抱抱孩子了。

栏目主编:张骏

文字编辑:张骏

题图来源:​​刘雪妍摄

辟谣:网传“北京盘古大观保洁确诊新冠病毒病例”是谣言 河南14个国定贫困县脱贫摘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