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疫情中的北京环卫工人:从未停工|组图
南宫生活垃圾焚烧厂卸料大厅,一台装有84消毒液的喷雾车对倾倒的垃圾喷洒消毒液。
新京报讯近日,新京报记者探访北京环卫集团旗下北京机扫公司、固废物流公司马家楼转运站、南宫生活垃圾焚烧厂,了解防疫期间垃圾处理全流程。作为一个特殊行业,环卫在节假日和疫情期间从未停工,保障城市垃圾及时清运处理。
2月26日凌晨4时许,景山前街,环卫工人陈健嘱咐同事们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
2月26日下午,南池子大街,环卫工人陈健擦洗消毒垃圾桶。防疫期间,辖区内垃圾桶一天进行4次消毒清洁。
北京固废物流公司马家楼转运站服务范围包括分选和转运东城区、西城区以及部分朝阳区的生活垃圾。主要功能是接收和处理尚未实施垃圾分类的小区运送来的混合生活垃圾。
站长王立山介绍,转运站垃圾分选采用滚筒筛筛选、磁力分选、风力分选为主,人工分拣为辅的4种处理工艺。混合垃圾经过分选后,产生3类物质,包括焚烧料、有机料、可回收物。其中焚烧料送往垃圾焚烧厂焚烧发电,有机料送往堆肥厂,铁和塑料等可回收物运到专门机构处理再利用,每一类垃圾都将被赋予新的价值。马家楼转运站全年不停工,保障各地运送来的生活垃圾及时分选并压缩转运。
2月24日,北京环卫集团固废物流公司马家楼转运站,洗手间配备了消毒洗手液,职工按照“健康七步洗手法”洗手。
作为生活垃圾终点之一的南宫生活垃圾焚烧厂(下称“南宫焚烧厂”),位于大兴区南五环和六环之间,2017年6月投产运行。由北京东西城南部、大兴区运来的生活垃圾都在此处理,焚烧后转变为电能。平均每吨垃圾可焚烧产生约400度电能,5吨垃圾产出的电能就能满足一家三口一年的用电需求。
由于近期居民小区普遍对生活垃圾喷洒消毒液,加上北京下了两场大雪,垃圾含水率提升,热值下降,南宫焚烧厂在焚烧环节增加了柴油助燃,确保炉温稳定在850℃以上,彻底分解二噁英类物质。
为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南宫焚烧厂对于一些小区自发单独收集的废弃口罩、一次性手套,以及大兴机场运来的垃圾,不再经过常规的3到5天发酵和沥水,直接投入焚烧炉燃烧。春节以来,南宫焚烧厂一共收到25批次专门收运的废弃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2月25日,南宫生活垃圾焚烧厂设置的废弃口罩收集处。
2月25日,南宫生活垃圾焚烧厂食堂的公用餐具全部入柜封存,员工们使用自己的餐具就餐。
2月25日,南宫生活垃圾焚烧厂中控室的工作人员通过电子屏幕实时监控卸料大厅、焚烧炉等区域的运行状况。
2月25日,南宫生活垃圾焚烧厂,一名工作人员在消毒间换装。这个安装有紫外线消毒灯的消毒间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投入使用的。
2月25日,南宫生活垃圾焚烧厂,身穿全套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对来自大兴机场的垃圾转运车进行消毒,该焚烧厂为大兴机场的垃圾转运车设置了专用区域。
2月24日,北京机扫公司环路运营中心第三项目部王建宇驾驶“道路吸扫车”在四环辅路作业。北京机扫公司主要负责北京核心道路和重要区域的环卫保障任务,包括长安街、二三环主辅路、四环辅路,天安门、奥林匹克公园等地区的道路清扫等。
2月24日8时,北京机扫公司环路运营中心第三项目部办公室门前,20余名戴着口罩的环卫人员正在开晨会,作业司机王建宇向大家介绍疫情期间个人防护要点。10分钟后,他们各自登上作业车辆,开启一天的道路清扫任务。
新京报记者吴江黄哲程摄影报道
编辑张英校对陈狄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