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察尔汗盐湖吹响复工“集结号”——走进企业复工复产第一线⑧
2月25日下午3时,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的格尔木盐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制盐分公司的厂区门口,停靠着一辆载满了员工的通勤车,30名戴着口罩的员工手提饭盒,有序地排队进行测温登记,虽然受到疫情的影响,但复工的“集结号”已然在此吹响。
厂区严封、车间消杀、多次测温、工位隔离、分餐就餐……作为格尔木市第一家复工的公司,盐化集团制盐分公司已经复工整整11天了,员工们基本都适应了这种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的节奏。
走进天然湖盐大包装车间,机器轰鸣,工人们都穿着工作服,戴着口罩在各自的岗位上紧张地忙碌着,空旷的车间内,粒粒晶莹剔透的盐粒都被打包到了包装袋中,每台机器前都只有一到两名员工负责操作机器和往加工袋里打包成品精制盐,车间外的空地上,装卸工们正在将“新鲜”出厂的成品盐装运到货车上,而这些精制盐很快就会出现在省内外各大超市货架上,时刻保证充足的货源。
天然湖盐大包装车间共有50名员工,李彪必须要严格监督到每一名员工和每一道工序。李彪说:“按照以往的常规,进入车间前都需要做一些准备,包括领取包装袋、开工作会、换衣服和个人清洁,眼下正是疫情防控的特殊期间,我们作为食品盐的加工企业,我们更要加强员工的身体健康检测和生产线的安全检测,我们守住了这一道安全线,就是保证了每一位老百姓餐桌上的安全。”
除去天然湖盐大包装车间,制盐分公司还有天然湖盐小包装车间、精制盐车间、装卸车间及食盐储备库,各个车间区域都配有一名工段长,协调划分员工们每天的工作任务,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目前在岗的110余名员工,都按照精细的排班制度将其划分成组,以此避免员工们扎堆在一起。
“目前我们制盐分公司只运作了两台机器,一天的生产量在60吨左右,现在共接到了200多个订单,包括省内外多个地方,产量共有200多吨。”制盐分公司总经理巩金平说。
作为公司的负责人和一名党员,任何小事巩金平都要亲自解决,为的就是能够及时了解到厂区内的实际进展情况。受前期疫情管控的影响,格尔木市内不允许外省车进入,货资运输交接就成了头等难题,于是巩金平带着员工开着厂区里的车,将货资接了回来,在他的眼里,工作和制盐一样,需要根据不同的要求,想出最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这样才能制作出精细的产物。
格尔木盐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965年,原名“格尔木盐化总厂”,集团下设制盐分公司、盐湖资源开发分公司、钾肥分公司、氯化镁分公司等七个分支机构,它既是国家食盐定点生产企业,也是青海省三大盐厂之一。由于每个订单都需要按照各省区的碘含量要求进行加工生产,规格均有不同,所以其种类繁多,目前已经研发了四十多个品种,包括精制盐、粉洗盐、天然湖盐、颗粒盐、日晒盐等产品。
春节前夕,盐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格尔木市的各大超市和食品店供货300多吨,保证了格尔木市的食用盐的储备,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盐化集团没有放松警惕,加快步伐继续投入到生产作业中,将保证国家储备、企业储备和市区储备作为头等大事。
“我们制盐分公司的原材料都是由集团下属的盐湖资源开发分公司提供,目前原材料储备充足,由于包装袋加工厂目前还未完全复工,所以我们目前紧缺的只有包装袋,只要那边加工厂货源给我们续上,我们马上加足马力,将各个地方的订单都发运出去!”巩金平一边指着正在装运的货车,一边高兴地说。
据了解,盐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今年计划完成工业总产值6000万元,生产各种盐43.6万吨,销售各种盐35万吨,产销钾肥8000吨,产销热敷盐袋5000个。(王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