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用血紧缺,团市委全员上阵献血,为血液开“源”
摘要:号召各级团组织、广大团员干部和团员青年参与无偿献血,并组织团市委机关人员于本周和下周分两批献血。
春节后是常规献血的低谷,而受疫情影响,街头人流量锐减,返沪人员减少,使得上海的血液库存持续趋紧,血液募集和保障工作面临更大挑战。
“现在血库的量处于紧平衡状态,要量入为出,还要开源节流,尽量开源,节流是万不得已。”上海市血液中心主任陆韬宏说。
献血前要先做血液初步检测。(李茂君摄)
为爱举手,团市委全员献血
2月21日,上海团市委发布《赤诚青春为爱举手》倡议书,号召各级团组织、广大团员干部和团员青年参与无偿献血,并组织团市委机关人员于本周和下周分两批献血。
2月22日上午8点半,合作交流部的陈航斌就第一个来到了上海市血液中心,比单位通知的时间提前了半小时。献血的消息刚发布,他就主动报名了,“我是党员,又是团员,应该的”。
在一楼大厅经过测温,填写健康征询表,以及进行过出行史、病毒接触史等询问之后,就可以去二楼进行体格检查和血液初步检测。没成想,在问询阶段,医生得知他三天前吃过感冒药,建议他参与下一批献血。
他坐在凳子上一边穿衣服一边说,“疫情期间,一切小心为好,我下周再来。”
于是,一旁他的同事李骁髯,成了当天第一名献血者。因为长期健身,喜欢跑步、打羽毛球、踢足球,他的血管情况很健康,200毫升的血两三分钟就献好了。
团市委副书记、市青联主席刘伟(左)和团市委副书记邬斌(右)在献血。(李茂君摄)
血液中心会为每一位献血者留影。团市委副书记、市青联主席刘伟举起剪刀手,开玩笑说:“我的静脉太细,有时候体检扎好几针找不到,都有点不好意思,还是血液中心见过的血管多,一次成功。”他身旁的医生说:“我们抽血没有失败一说,一万次都难有要扎两次的情况。”
刘伟旁边的采位是团市委副书记邬斌,因为2013年开始在日喀则援藏三年,他血压一直偏高,“医生说高压138是极限,我刚才量是136,还可以献。”于是他拉起袖管,献了400毫升。
左边采位满了,护士在大厅询问有没有人愿意采右边,青少年服务与权益保护办公室工作的陶幕蔡马上说,“右手我可以的”,刚洗好左臂的她又出门去给右臂清洗消毒,她说,即使不组织,献血也本身就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大学时,他们全班同学还以一起献血作为毕业留念。
团市委机关机关一共70多人,除了怀孕哺乳和55岁以上等不能献血的情况,所有人都了报名,这次有几位因为血压高、转氨酶高等原因来了却无法献血,有24人成功献血,下周还会有31人来。陆韬宏说:“他们团市委献血比例很高,都和我们血液中心差不多了。”
用血紧缺,一起为血液开“源”
血无法人造、不可替代、只能来自健康人体。临床病人用血是刚性需求,可采血是根据自愿原则,时多时少,所以用血紧张是常态。
“疫情刚开始的时候血液库存还比较充足,现在是在‘断崖式减少’,”护士这么形容。按照以往经验,血液40%来自于街头无偿献血,以旅游人群和商业人群为主,现在这部分几乎成了空白,剩下的60%依靠团体献血,其中学生团体占到20%以上,但现在高校还没有复课,企业复工还在进行当中。
在抗“疫”的特殊时期,医院会尽量减少一些手术,用血减少,可相比而言,采血减少的程度更厉害,一些可以选择时间的手术能推后,但血液病需要靠输血来维持生命,外伤、肿瘤、血液病、孕产并发症和重大手术治疗中,血液也是急重症患者必不可少的“救命药”。
团市委倡议献血的海报。
前几天有位产妇产后大出血,用了将近40个单位(1个单位约200毫升)的血液才把人从鬼门关拉回来,陆韬宏说:“她身上的血几乎换了两遍,但我们欣慰的是把人救回来了,如果没有这些血液,这个产妇就挺不过来了。”
2月5日,上海市血液中心向全体员工倡议: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积极踊跃报名参加无偿献血,陆韬宏率先响应倡议参加成分献血,他也已经多次献血了。其实,血液中心400多人,每年都有200人献血,大家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挽起袖子献血,站起身子工作”。一旁的医生笑着说:“我们中心最大的便利就是,上班时间可以去献血”,而他自己已经献过40次以上,得过“全国无偿献血奖金奖”。
疫情期间,为了保障献血对象的自身安全为,不造成过分集中,带来防控隐患,团体献血需要预约,并分时分段,快速分流;献血小分队上门服务时,需要有大礼堂或者空地等宽敞的地方,也要稳妥错时分批,避免人群聚集;而想要自行献血的,需要提前做好沟通和预约登记,确保安全。
团市委的倡议书一发布,很快就得到了响应,“已预约报名”的留言在文末刷起了屏,还有人评论:“终于发现我能做点什么了,义不容辞。”陆韬宏说:“特殊时期,爱心人士更需要挺身而出,为共同护佑城市生命线出一份力”,他身后的墙上写着:“爱因你而完整,为他人着想,捐献热血,分享生命”。
栏目主编:张骏
文字编辑:张骏
题图来源:李茂君摄
图片编辑:徐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