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各地都在拼!疫情冲击下,上海靠什么让受困企业活下来?
摘要:困难的时候帮一把,对企业经营的正面作用,对企业家心态的积极影响,可能是远超平时的。
发展一线,也是“战疫”前线。眼前的当务之急,是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让企业活下来、让客户留下来、让订单保下来。
对上海各级党政部门和领导干部来说,当前迫切需要应对的这场“战疫”大考,是公共卫生体系、城市治理能力的大考,同样也是优化营商环境、主动服务企业方面的一场大考。
上海的优化营商环境行动已经进入3.0版,这几年推出的各项举措,已经取得积极成效。但营商环境好不好,终究要靠市场主体的感受来说话,要在实战中接受检验。
能否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真心实意、及时主动为其纾困,不仅会影响甚至决定一批企业的前途命运,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营商环境水平。反过来说,“共克时艰”的特殊时期,也是安商、稳商的好时机,是各级政府充分赢得市场主体信任、更好打造服务企业“店小二”形象的窗口期,也是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一个特殊的机遇期。
复工以来,各地针对服务企业,相继出台了各种政策和举措,有不少力度超常,引起一些反响。这也是一场营商环境的比拼。上海要适应这样的竞争态势,积极借鉴他人之长,同时做强自己的优势特色,让服务企业的措施更为精准、更具实效。
市委已经明确提出,要更加精准地指导企业有序有节奏复工复产复市。这意味着,一方面要认真指导督促落实企业防控措施,确保复工安全、有序;一方面则要帮助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困难,确保复工顺利推进。两者不能偏废,关键就是想法设法帮助企业找到复工复产和防疫的平衡点。
而这必须来自政府部门、领导干部对企业的充分了解。
好的营商环境,往往是“跑”出来的。这段时间,各级领导干部要多跑企业,一家一家地倾听呼声、发现问题、研究对策。有道是“患难见真情”,困难的时候帮一把,对企业经营的正面作用,对企业家心态的积极影响,可能是远超平时的,关键就看各级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有没有这颗真心,是不是真正跑到一线,听到、听懂并回应企业最迫切的期盼诉求。
主动、真心、有针对性地服务企业,应该成为上海特色,成为企业青睐上海、选择上海的重要原因。
为企业解决眼前困难也好,长期的营商环境优化也好,都必须凸显问题导向——跑下去是为了解决问题,研究设计出台各项政策措施,也是为了解决问题。相关的一切工作,都必须直击问题,不能流于表面,甚至变成“作秀”。
上海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时反复强调的“精准”二字,也指向对问题的精准把握。当前,打通供应链、解决融资难、缓解劳动力短缺等,是企业遇到的突出问题。我们的各项措施,应该对准这些突出问题,有的放矢给出对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并引导相关企业在抗压、自救的过程中找到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衡量营商环境好坏,要看政府的行动力、执行力,也要看制度供给的及时性、有效性,看政策措施的精准性、实用性。为支持沪上企业抗击疫情,上海已经出台包括“28条措施”在内的一系列惠企政策措施,得到了好评。
但眼下极为迫切的,是尽快把惠企措施真正送到企业手里,让企业可感、可用。这就需要更为精准、更为细致的分解落实,不能大而化之;也要主动帮助企业精准对接,要尽可能让政策精准地找到企业,而不是让企业漫无头绪地找政策。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关键时刻的关键措施,更要打通落地过程中的“最后一公里”,要用实实在在的落地成效,让企业感受政府的诚意和能力,感受营商环境的优质与高效,感受上海这座城市的品质与温情。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本文刊于2月21日《解放日报》,原题为《“战疫”大考,也是营商环境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