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把5岁女儿送到外婆家,我到上海南站,上岗三小时劝返一人|公务员日记②
摘要:忙碌到现在,竟然都没顾得上去一次厕所。
讲述人:陈高勇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宣传处干部
王海燕整理
上周四,处里征求意见,说有到基层助力抗疫的机会,我便一口应承。此时不学习医护人员逆行,何时学习?况且,我还曾经是一名军人,参加一线战斗的有不少是我当年的战友和同事,我也应该贡献我自己的一份力量,不当旁观者。
机关党组的组织是非常高效的。周二中午召开了动员会,我们上岗的地点是铁路上海南站,这是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联系的徐汇区的下面一个点,是防输入的第一道防线。周三,我们主动报名的24名公务员,便开始到上海南站上班开展防疫工作。按照约定,13时30分,由接待联络处副处长黄辉任组长,邵峰、黄国胜、王兴建和我一行五人组成的上海南站东南出口工作小组,在上海南站集合。
在家里稍许整理了一下,11时许,我把家属和5岁的女儿送到外公外婆家,对家庭其他成员做一些必要的隔离防护,是我和家人一起商量的决定。不过,以后的日子里,就难以现场体验闺女对我的“欺负”和“保护”了。
第一次开车到上海南站,结果停车场绕了三圈才进去。即使这样,12时左右,我还是早早到了。车停在地下车库,我再次认真检查了护目镜、口罩、手套、防护服等必须携带的防护用品,便赶赴站内集合地点。
在集合地点,上午便来的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另两组人正在全力工作。他们全部穿着白色防护服,戴着口罩、手套,一招一式都挺有范儿。王兴建提早一小时就到了,黄辉组长和其他组员也很快到了集合地点。我们与东南出口组的同事再次熟悉了相关工作流程。上午,他们的战果还算“丰硕”,共查出1人体温异常,6人(4大2小)采取隔离措施,劝返1人,2人身份证丢失。黄组长对我们进行了简单动员,核心就是“不堵一分、不漏一人”,我们完全有这份信心。
上岗迎接的第一批旅客是从昆明过来的,14时33分到站。车站提供的数据显示,将有120人左右,实际从东南出口出来的只约70人。我们一行五人按分工进行操作。我负责按响固定发声的手提喇叭,提醒出站旅客打开手机向我们展示其所收到的健康短信。A类是需要重点关注的,B类是健康无异常现象的,可以直接放行。还有一些不擅长操作手机而未填写的,我们把他们归为C类,属于出站时需要帮助的。我们对旅客一个一个认真检查,旅客也十分配合,鱼贯而出,井然有序。接着,15时许从南宁、怀化过来的旅客,两车紧紧相连到站,共有185人左右,从东南出口出来的约100人。一切都很正常。
然而,在旅客较少的车次上,异常情况还是出现了。16时许,从杭州、无锡开过来几个车次上,我们核验出一名35岁的贵州男子,他既未携带包裹,在沪又无住址、无工作。对这种情况,上海的要求是劝返。于是,我们一边向相关人员汇报,一边对其进行劝返。听说要让他买票返回,这名男子急了,甚至把口罩摘下,故意向地板上吐口水……经我们小组耐心劝说,车站工作人员和民警详细向他说明相关法律和要求,这名男子同意买票返回,并在民警带领下离开了现场。走的时候,这位男子感慨,没想到上海这么严。
16时30分之后,站在东南出口明显感到冷了,这或许跟它是个风口有关。这时,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赵卫星来到现场,检查指导我们工作,让我们感到暖心不少。
17时后,除了从南京杭州过来的三三两两旅客,出站的不多了,自然检查的工作量也小了,我们就在现场散步驱寒,同时也考察一下车站的技术装备。
我注意到,在旅客出站的地方有不少亮眼的装备,有两台机器名叫“生命热图”,一旦在行走的旅客中发现体温异常的,会及时发出警报声。好奇的我,也从这台机器前面走过,体温显示正常。高科技在疫情防控中的运用让人感叹。我们还发现了一面党旗,便簇拥在党旗旁合了张影。黄辉组长说,这是挺有意义的一张照片。
最后一批旅客是从重庆北过来的,19时21分到站。数据显示有161人,其中一大半从东南出口出站。测体温、查健康信息,放行或帮助补录,一番忙碌,便到了快下班的时候。20时许,与后一批工作人员进行交接后,我们离开南站。这时,我们才意识到,忙碌到现在,竟然都没顾得上去一次厕所。
栏目主编:张骏文字编辑:王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