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疫情下的北京小南庄社区:严格防控,解决住户实际问题
从春节开始,海淀区小南庄社区居委会书记柳春英,便和同事、社区志愿者,组建了疫情防控队伍。
新京报讯(记者张静姝)疫情之下,作为基层治理单元,北京的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最前线。
从春节开始,海淀区小南庄社区居委会书记柳春英,便和同事、社区志愿者,组建了疫情防控队伍。
为了减少人员流动,有效应对疫情,队员们在社区门口排查登记;在社区内清洗消毒;为隔离家庭跑腿、送菜,成了维护社区安全的一道屏障。
海淀区小南庄社区,一位前一天刚从外地返京人员想要出门,被柳春英劝回。受访者供图。
连夜准备物资“打硬仗”
“1月21日,周二,晴。马上就要过年了,手头的工作依然繁重,有垃圾分类工作,还有春节期间的消防安全,协调处理机动车充电桩挪桩的问题……脑子里满满的。”
这是小南庄社区居委会书记柳春英的工作日志,按照往年惯例,紧张的收尾工作过后,正月初一开始,她便能好好休个假。
她原本计划正月初二(1月26日)回浙江老家,但1月21日下午5点左右,一名医生朋友打电话,提到了新型冠状病毒,这让柳春英感觉到了危机。
“该怎么和居民们说呢?现在情况还不明朗,说重了会引起大家恐慌,说轻了大家满不在乎。”再三考虑后,当晚,她和同事第一次将与疫情有关的内容,张贴在了社区各个单元楼。“大家戴上口罩,尽量避免去人多的地方,如有发烧,请马上去医院就诊。”
随后,她和同事连夜购买了口罩和消毒液。非典时就已经在小南庄社区居委会工作的柳春英不敢松懈,“我当时心里就做好‘打仗’的准备了。”
此后两天,她密切关注新冠肺炎的消息。1月22、23日,居委会先后三次向居民发布了防控公告,同时开始排查社区内的武汉来京人员。“抗击冠状病毒的战争开始了。”柳春英在日志中写道。
1月24日,北京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以往热闹的庙会和文化活动逐个取消。庚子年的春节,北京格外冷清,街巷空旷,行人寥寥无几。
“17年前那个满城口罩的北京又出现了。”今年72岁的张阿姨,曾是石景山一位社区工作者,疫情发生后,她给儿女们一一打电话,“今年家庭聚会取消,你们都老实在家待着,甭裹乱。”
海淀区小南庄社区有两栋临街居民楼是开放的。社区搭建了帐篷作为执勤点,24小时有人值守登记返京人员的情况。受访者供图
“解决他们的问题就是解决我的问题”
从大年三十开始,小南庄社区居委会的社工、社区党员、志愿者、物业保安等,组成了70多人的执勤队伍,对整个社区的7个点位,进行24小时执勤把守。
回京人员登记、社区居民进出、4000多人的居家防控,这些事,执勤队员都得操心。
小南庄社区大门口,铺了喷洒了消毒液的地毯,快递和外卖放在门口,工作人员消毒之后,再送抵居民家门口。另外,对于居家隔离人员,居委会不允许发放出入证。
柳春英认为,疫情防控,细节一定做到位。就算有些居民们会抱怨,觉得繁琐,他们也不能放松。
2月12日下午三点,柳春英在社区门口,拦住一位小伙子。“你干嘛去呀,我记得你昨天刚返回北京,应该在家隔离,先别出门。”小伙子解释说,家里没水喝,也没有吃的,他打算去趟超市。
“超市人员密集,你可以网上买,送到社区之后,我们给你消毒,再放到你家门口。”柳春英把小伙子带到一旁的登记处,给他普及了北京的疫情,并劝说他先回家,暂时不要外出。随后,她回居委会办公室拿出三瓶矿泉水递给小伙子,“给你先应个急。”
早晨8点到晚上10点,这样的劝说要反复很多次。有的人要出去购物,有的人要上班,还有人外出连口罩都不戴。强硬的阻拦显然不是最好的办法,柳春英告诉新京报记者,“我得知道他们要干嘛,给他解决了问题,我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临街开放居民楼是监控难点
“最难的就是这儿了。”柳春英指着紧邻着西三环辅路的两栋开放的居民楼说。眼前这两栋楼所有单元门,直面小南庄路,处于完全敞开的状态。
路边一个临时帐篷外,两位执勤人员在四处走动,紧盯着每个单元门,旁边的自行车,是他们随时都可能用到的工具。“两栋楼连起来,有一百多米的距离,有时眼睁睁看着有人拉着箱子从那边进入,我们一路小跑也追不上,只能骑自行车过去将他们喊住。”
尤其在夜里,气温低、视线差,执勤人员在路边轮班,一盯就得盯一宿,丝毫不敢大意。2月14日,北京大片区域降雪,执勤人员在岗位上冷得直打哆嗦,几个人只能轮流换岗。
为了应对疫情,柳春英组建了两个微信群。一个群里有35名湖北返京人员,另一个群包含400多名其他省份的返京人员。有工作人员专职在群里关注信息、动态,每天收集群员的体温数据,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
截止目前,小南庄社区无确诊和疑似病例。一位密切接触者及35户由湖北返京人员,都严格按照要求进行14天的居家隔离。这些人中,大部分已经平稳度过隔离期。这对柳春英来说,是最好的消息。
编辑赵凯迪
校对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