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龄患儿被隔离的25天

日期:02-15
肺炎新冠肺炎

原标题:9月龄患儿被隔离的25天

已经历25天隔离的奇奇一家,接下来还将面对14天的隔离观察。

经过19天的治疗和观察,2月14日,北京市年龄最小的新冠肺炎感染者、9个月大的奇奇(化名)出院了,一同走出病房的还有她的妈妈和姐姐。已经历25天隔离的奇奇一家,接下来还将面对14天的隔离观察。

1月31日,北京市新冠肺炎防疫发布会上透露,奇奇一家6口人按既定计划从武汉来京旅游过年,抵京后,奇奇的爸爸发烧被确诊,此后奇奇和妈妈、姐姐也先后确诊。

9月龄患儿被隔离的25天

2月14日,地坛医院,新冠肺炎患者:9个月大的奇奇(化名)及其妈妈、姐姐经过治疗后出院,医院为一家人准备了鲜花和鼠年吉祥物。新京报记者侯少卿摄

奇奇发烧了

1月26日晚11时,北京市卫健委通报称,在新增患者中出现了当时全国年龄最小的确诊感染者——9个月大的奇奇。

奇奇一家来自湖北武汉,到北京旅游过年的计划早在半年前就已经制定好。这支“家族旅行团”共6人,奶奶、爸、妈、10岁的姐姐、6岁的哥哥以及9个月大的奇奇。出发前一家6口一切正常,期待着在北京畅玩7天,清华、北大、故宫、颐和园、圆明园该预约的门票全部准备齐全。

1月20日,刚在酒店办理好入住,爸爸发烧了。

当晚,高烧将近39摄氏度的爸爸去了急诊,第二天确诊为新冠肺炎感染者,随后被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收治(现已出院)。也是在这天晚上,钟南山院士接受媒体采访时确认,新冠病毒存在人传人情况。

隔离的日子从这时候开始了。奶奶、奇奇妈妈和3个孩子作为密切接触者被隔离在酒店观察,整个楼层被封闭式管理。每隔一段时间有医生来做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检测结果显示,奇奇、妈妈和奶奶三人同样为“阳性”,但由于无症状,奇奇妈妈拒绝了120急救中心的转送建议。“在异乡被120送到医院,我不想去也不敢去。”那时,奇奇妈妈会刻意留心新闻中在家隔离自愈的新闻,希望自己家也能这样幸运。

“那段时间我每天半夜都要醒好几次,给三个孩子一遍一遍量体温。”一些由于耽误治疗导致的坏消息也不断通过媒体传来。奇奇妈妈比喻,那时就像自己头顶了一个雷,逃避、焦虑、怀疑,战战兢兢地过一天,又对第二天的到来充满忧虑。

最让她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1月25日晚,9个月大的奇奇突然发起高烧。最高时烧到了38.8摄氏度。此前还抱有侥幸心理的妈妈坚持不下去了,第二天一早,母女俩前往北京地坛医院,当天两人确诊感染并被隔离。

9月龄患儿被隔离的25天

2月14日,地坛医院,新冠肺炎患者:9个月大的奇奇(化名)及其妈妈、姐姐经过治疗后出院。新京报记者侯少卿摄

“抓住人就问,什么时候能出院”

带着嘴里突然生出的6个大溃疡,妈妈抱着奇奇住进了隔离病房。

“刚进来的时候,感觉我们母女俩就是相依为命。”隔离病房门窗全封闭,房间因为运作时时发出轰轰的响声,另外一侧设有一个小传递窗,里外两层,外面医护人员递送物品,房间里的那层窗子必须关紧,等放完关好窗,奇奇妈妈再打开拿进来。

为了预防感染,整个区域的医护人员都是“全副武装”,护目镜、防护服、口罩、手套、鞋套全身封闭,最好的辨认方法是依靠他们在防护服上写下的名字。这身装备吓到了只有9个月大的奇奇。加上环境变换,每次有医护人员进入房间检查或询问情况,奇奇都会号啕大哭。

“她就一刻不离地紧紧贴在我身上。”妈妈知道,奇奇有很强烈的不安全感。

入院后需要进行一系列常规检查。抽血化验、CT肺部扫描筛查判定两位病人的病况。但不同于成人,奇奇只有9个月,身上血管太细,一针扎下去抽不出血的情况也有发生。为了减少对婴儿血管的损伤,医护人员选择在孩子大腿根部抽血。“我吃药检查都可以,但看着孩子抽血时哭得撕心裂肺,心里真的太难熬了。”

奇奇妈妈说,只是检查阶段就扎了那么多针,心里是有疑虑的。“抓住人就问,你为什么要做这项检查?有什么用?我们什么时候能出院?”她看到报道里说,针对新冠肺炎目前没有有效药,自己因为症状较轻,做雾化、吃艾滋病用药——克力芝和一些益生菌调整肠道菌群。医护人员告诉她,“你只需要相信我们。”但她心里的问号与日俱增。

所幸,奇奇的检查结果显示,只是发热和血项偏高,症状较轻。医院尽量只使用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

中医大夫张伟听说奇奇妈妈口腔溃疡,给她开了三服汤药,没过几天,溃疡调理好了。从这个转变开始,奇奇妈妈对医院的信任感提升,“开始觉得,原先头顶的雷是可面对可解决的。”随着对医院环境慢慢熟悉,奇奇看到“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也不再害怕,有时候反而伸手“求抱抱”。

“她知道医护人员可以到病房外面,也想让他们带她出去。”奇奇妈妈笑着说。

9月龄患儿被隔离的25天

2月14日,地坛医院,新冠肺炎患者:9个月大的奇奇(化名)及其妈妈、姐姐经过治疗后出院。新京报记者侯少卿摄

一家人分隔三处

2月1日,10岁的大女儿确诊,也被送进了奇奇和妈妈的病房。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暖心的举动。”奇奇妈妈说,当初不愿意住院就是怕跟孩子分开。奇奇只有9个月大,无法想象离开妈妈她会有多害怕,况且孩子尚在哺乳期,考虑到这些,由于患者都是轻症,一开始医院便让奇奇和妈妈入住同一间病房。大女儿确诊时同样是轻症,按照2月时北京市相关要求,地坛医院主要收治重症患者,但考虑到家庭情况,大女儿还是被送到地坛医院隔离治疗。

从1月26日开始,十几天的时间,这个6口之家一直处于分隔三处的状况下。

虽然彼此分隔,但妈妈、爸爸和奶奶每天都会使用手机联络。“而且我们很有默契,如果发现对方今天情绪特别低落,就会马上调整自己的状态,鼓励带动对方。”奇奇妈妈说,三地隔离期间,丈夫对她说,“我们已经很幸运了。”给了她很多力量。

2月14日出院当天,奇奇妈妈一直表达着感谢和愧疚。

她说,因为自己一家人从武汉跑来,导致整个酒店一层被隔离封闭,每天工作人员消杀多次很辛苦,给大家带来了很多不便。而想象医疗资源紧张的武汉本地,自己就不会再生出“倒霉被感染”的想法,反而因为一到北京就被检查出感染后隔离而感到庆幸,“没有把传染源带给更多人。”

奶奶独自带着孙子在酒店隔离,常常着急,让奇奇爸妈在隔离时期十分担心,“老二比较调皮,不爱好好吃饭,也不太听话。”中关村医院预防保健科公共卫生医师王磊,负责监护和照料他们,每次去都会问孩子想玩什么,并在礼物中夹上小卡片,写上祝福的话语。奇奇哥哥说想要黏土,其他医护人员并不了解这是什么,但有个一岁零八个月大孩子的王磊一下能响应孩子的喜好,并在第二天准时带来。

“老二问我,这个医生叔叔怎么对我们这么好啊?”奇奇妈妈在微信上把这句话转给王磊,王磊回复,医生不就是病人的保护神吗?

每天,王磊还会给奇奇一家发很多鼓励的话语。“‘肯定没问题的’、‘一切都会好起来’,这些话好像谁都会说,但在我们特别消沉焦虑的时候,有人在旁边给你加油,就会特别安心。”奇奇妈妈说。

9月龄患儿被隔离的25天

2月14日,地坛医院,新冠肺炎患者:9个月大的奇奇(化名)及其妈妈、姐姐经过治疗后出院。新京报记者侯少卿摄

完全的信赖

“看这个小鳄鱼,咬一咬你的小脚。”医护人员逗着奇奇,用血氧检测仪夹住孩子的脚,仪器显示,血氧99%,心率98,一切恢复正常。这是在地坛医院住院隔离的第五天。

奇奇妈妈问医生,是不是可以停药了,医生看过病例分析后,给了肯定的答案。

五天的时间里,奇奇和妈妈对医生的认知从怀疑、不安到理解和感谢。

奇奇大腿根抽血疼得号啕大哭,但奇奇妈妈后来发现,穿上隔离服的医护人员行动受到一些影响,但为了又快又准地完成抽血,医护人员屏住呼吸,全身绷着劲儿,身体发出的汗在护目镜上形成水汽。“每次给奇奇抽完血,我们的手都是抖的。”护士长王颖说。

第一次拍CT时,奇奇因为发烧异常烦躁,但拍片位置不能发生偏移,为了尽量不给孩子使用镇静剂,放射科的李硕和奇奇妈妈、护士一起上阵,使出浑身解数哄孩子,“争取哄睡着了。”同样是一名“奶爸”的李硕,在为奇奇检查时,会细心地把除去胸部的所有部位都进行防护,力争达到摄影条件最优化、图像最清晰,同时照射剂量最低。

因为是计划7天的行程,奇奇一家带的东西并不多,孩子的纸尿裤、湿纸巾等也早就用完。医护人员发现后,自发给奇奇买了这些生活用品,同时孩子又正到了需要吃辅食的时候,王颖给奇奇买来果泥、小饼干、香蕉,营养科专门给孩子“开小灶”,米粥、面片汤、鸡蛋羹……每天不重样儿。

奇奇也早就不再害怕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叔叔阿姨,反而在走出隔离区后,因为没有这层“铠甲”陌生起来。

2月14日出院后,奇奇妈妈带着两个孩子回到了隔离酒店。将近20天没见妈妈的儿子红了眼眶,却又有些不好意思。奇奇妈妈说,老二在宾馆用王磊送给他的黏土捏了一个泥人。泥人身穿蓝白色衣服,脸上两团红扑扑的晕,嘴角微微上翘。他说,这是还没见过长相的王磊叔叔,泥人的脚下是一些五颜六色的小泥块,是被打败的病毒。

回到宾馆的奇奇一家6口重新团聚,接下来迎接他们的是14天的隔离观察期,“虽然不知道隔离结束后一家人接下来要去哪,但至少眼前这一关是要跨过去了。”

新京报记者马瑾倩协作记者侯少卿

编辑樊一婧校对刘军

西藏连续16天没新增确诊病例 现金使用是否安全、患者如何理赔?金融监管最新回应来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