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援助武汉医疗队查医生第十九天日记:“上海方案”与家乡红肠,两者都是“食粮”!
2020年2月12日,援助武汉第十九天,武汉晴转多云。
三女将值班的运气还是不错的,除了零星处理了两例突发事件以外,真的是一夜无殊。上半夜的时间在熟悉新病人情况和复习老病人病历中很快度过。
一起值班的周医生是个“雷锋”。在到达武汉的第二天,也就是我们大家忙着培训消毒隔离知识、准备上岗时,他们医院一起来的一个小伙伴发高热,这位小伙伴到武汉前奋战在发热门诊,所以领队为了大伙的安全,命令她单间隔离。被隔离的她需要有人照顾,周医生主动承担了为小伙伴送饭送菜的职责,幸运的是三天后小伙伴退热了,所做的新冠肺炎核酸检测也是阴性。
周医生来自二级医院,她说今天是她在武汉的重症病房第一次单独值夜班,心跳比任何时候都快,忐忑、紧张,五味杂陈。她紧张夜间发生了事情该如何处理,我们另外两个一起安慰她,三人一起,同舟共济,互相帮助嘛。下半夜,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下,夜间刺骨的冷在棉大衣、取暖器的保护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一夜平安!
8点交完班后,来自上海九院呼吸科的熊主任给大家上课,题目是《病毒性肺炎所致呼吸衰竭的诊疗思路》。熊主任已经总结好前段时间病人诊治的经验,结合了其他在武汉重症病房一线各位大佬的诊治经验和武汉各医院ICU专家之前一个月救治危重病人的经验、2003年SARS救治的经验,为我们制定了一整套上海医疗队新冠肺炎危重病人救治的模式,从无创呼吸机肺炎设置的参数、气管插管合理时间、激素使用合适时机、激素的剂量和疗程,哪些类型的病人使用鼻罩、如何脱机等等。他的“上海方案”考虑的一应俱全,感觉夜班后的自己补充到满满的精神食粮,一扫值夜的疲累。
讲课结束,郑队强调我们的病人应该有标准化的治疗。在标准化的基础上,要精准治疗,需要进一步调整呼吸机参数,关注机械通气的并发症和全身脏器功能。另外再三关照大家一定要注意人文关怀,强调医生除了关心病人的躯体疾病外,更要关注患者心理的变化。
今天群里发了一篇患者的日记,详细阐述了他进入隔离病房后的经历和心路历程,患者写到:作为武汉人,这一回的疫情是可怕的,但是,同时感受到了五湖四海是一家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间真情。
晚餐我们品尝了上海爱心人士“投喂”的三林大红肠和金枪鱼罐头,听说上海市相关部门也集中采购了两吨蔬菜送到万豪酒店,这是上海各界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今天两种食粮俱全,又感受到家乡的温暖和支持,我们一定会不辱使命!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
仁济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查琼芳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