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召开第三次新闻发布会

日期:02-13
疫情

原标题:青岛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召开第三次新闻发布会

青岛日报2月12日讯今天上午10点,青岛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召开第三次新闻发布会,通报青岛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最新疫情:截至2月12日0时,全市累计报告53例确诊病例,已发现聚集性疫情10起

发布会上,青岛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孙继通报了青岛市最新疫情。

确诊病例情况:截至2月12日0时,全市累计报告53例确诊病例,分布在10个区市(西海岸新区12例、市北区10例、即墨区8例、市南区和李沧区各5例、崂山区4例、平度市和莱西市各3例,城阳区2例,胶州市1例)。确诊病例中,男性24例,占45.28%,女性29例,占54.72%;年龄最小的1岁、最大的85岁,20岁及以下4例。从2月10日12时到2月12日0时,没有新增确诊病例。

53例确诊病例中,25例有外省居住或旅行史,占47.17%,其中18例来自湖北省,占33.96%(武汉12例,占来自湖北人数的66.67%);7例(13.21%)有其他地区旅居史(其中河南省2例、潍坊市2例、云南省2例、泰国1例)。明确本地密切接触者发病28例,占确诊病例的52.83%,分别为家庭聚集(22例)、同病房患者(4例)、医护人员(2例)。目前,所有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或者与其密切接触者,均能找到比较准确清晰的传染路径。

疑似病例情况:截至2月12日0时,全市现有疑似病例29例,分布在7个区市,其中市北14例、市南7例,即墨、李沧、崂山各2例,城阳和胶州各1例。

现有疑似病例中,男性19例,占65.52%,女性10例,占34.48%,年龄范围0.5-76岁,20岁以下的5例,占17.24%。

截至2月12日0时,累计报告疑似病例209例,其中180例已排除,近期我市报告疑似病例数总体呈下降趋势。

聚集性疫情情况:目前全市已发现聚集性疫情10起,涉及确诊病例38例,平均每起聚集性疫情传播病例数3例。比如:上次提到的,黄岛区某患者因家庭聚餐暴露导致7例病例的家庭聚集疫情;还有最近发生的,市南区某慢性病患者,因与同病室自湖北来青探视病人人员密切接触,感染传播11例病例的聚集疫情,都提示聚集性疫情传播风险较大。

青岛市疫情防控总体处于平稳可控的状态

自疫情发生以来,青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市长作为指挥部的总指挥,每天主持召开工作例会,截至2月11日,累计召开了19次工作例会,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全市上下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目前,疫情防控总体处于平稳可控的状态。

据孙继介绍,全市上下持续在防输入、防扩散上下功夫,狠抓落实,突出抓好重点关口、行业领域、社区(村)的防控,强化联防联控,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

第一,把住重点关口严防输入。在火车站、长途站、机场、港口及公交、地铁等处设置324个检测点,对交通工具、人员进行24小时管控检测,做好来青返青人员的信息登记上报工作,做到不漏一车、不漏一人,严把输入关。加强对巡游出租车车主的疫情管控力度,在出租车集中的交通枢纽设立消毒点87个,逐人逐项落实防控措施。

第二,严查社区(村)堵塞漏洞。开展网格化、地毯式排查,把社区防控工作压实到2.85万个网格中,实行区市、镇街、村居三级联动,逐一排查疫区来青及健康状况异常人员,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累计排查363万户、1006万人次,对排查发现的需要居家或集中隔离观察的人员全部落实措施。

第三,管好行业领域严防扩散。卫健、教育、民政、工信、商务、住建、金融、文旅等部门对17个行业领域编制防控工作预案,做到重点行业领域严查严管,确保不留盲区。制定《青岛市大型商场(超市、商业综合体)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经营服务防控工作细则》,加强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清洁、消毒、通风管理。严查全市598家集贸市场,严厉打击野生动物非法交易和活禽宰杀行为,关停市区15处活禽交易行市、19处活禽专卖店。排查小旅馆、短租房、民宿等场所62106处,督促整改8204处。

第四,用好信息手段科学防控。一是研发开通来青人员信息预登记系统。通过媒体广泛宣传,通过三大运营商实时向来青的外地手机号码和返青的本地号码发送提示短信,来青返青人员可提前填报个人相关信息,顺利通过交通卡口,大大提高了通行效率。

二是升级口罩预约系统。为方便市民购买口罩,研发了手机预约系统,已在阿里云部署完毕,目前线上系统运行比前几天顺畅多了。市民预约成功,可凭二维码到预约门店购买,减少了市民排队聚集的风险。下一步将通过多种途径千方百计扩大生产和采购,增加口罩供应。每天定量投放,并通过多种渠道形式,让更多市民群众能够获得口罩等防护用品。

三是制作“发烧药品实名登记二维码”。“实名登记二维码”已正式在各个药店使用,实现市民购买发烧药扫码登记。后台将依据登记信息运用大数据分析相关人员情况,精准开展防控工作。发布《关于“众志成城共抗疫情”十二项防控措施的通告》,在戴口罩、不聚集、合理购物、科学隔离、落实责任等方面做出要求,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同时,推出“疫情防控便民16条”,从医疗救治、交通管理、生活服务、行政服务等四方面推行网上办、电话办、简化办、延期办、预约办、不接触办等便民服务措施,确保疫情防控期间不误“市民事”。

共同构筑起抗击疫情的“铜墙铁壁”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全市人民自觉参与,大力支持,辛勤付出,共同构筑起抗击疫情的“铜墙铁壁”。

广大医务工作者战斗在防控第一线,不辞辛苦、任劳任怨,全力以赴救治患者,在火线上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同时,青岛医务工作者为苍生毅然“逆行”,截至目前,已经累计派出五批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有303名青岛医疗工作者奋战在湖北疫情防控一线。

由公安、交通、卫健、海关等部门和从各行各业抽调人员组成的查验队伍,严把青岛的入口,不畏严寒、日夜坚守,排查来往车辆及人员,为全市疫情防控筑起了第一道安全屏障。

全市5.7万名网格员严守全市2.85万个网格,联防联控、群防群治,走街进巷、入户走访,夜以继日地守护着社区、商场、楼宇的防疫安全。

广大志愿者同医务人员、公安干警、基层干部一道,舍小家为大家,讲奉献勇担当,构筑起了同心战“疫”的坚固防线。

全市广大党员始终冲在一线,成立临时党组织1710个,设立党员责任区22107个,组建党员突击队7237支,积极做好疫情排查、维护稳定、治安防控等工作,切实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的旗帜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时期,我们应该保持怎样的心态?

目前,疫情防控进入了关键时期,总体上平稳可控,广大市民要正确看待、科学防范、坚定信心。

要避免两种心态:一是麻痹思想,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比如出门不戴口罩,甚至还参加一些聚会或者娱乐活动。这是对疫情的严重性认识不足,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不会被感染。二是对防控的信心不足,听信谣言,思想压力过重,产生恐慌心理。

这两种心理都是不应该的,都缺乏科学依据。这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也是对他人不负责任。要根据权威信息,科学地认识和对待疫情,自我调整心态。确实调整不好的,建议拨打市里已经开通的心理咨询热线,寻求专家的帮助。

只聘用本地工人,要求开健康证明,这些做法都没有依据,也是不允许的

有市民反映,有的地方要求企业只聘用本地工人,有的企业要求职工返岗必须开健康证明,这种做法是否有依据?

孙继说,个别地方、个别企业确实存在这种现象,但这样做都是没有依据的,也是不允许的。只要企业按要求落实了各项防控措施,任何部门不能干预企业正常开工,有关部门也不能要求企业只招聘本地员工。

当然,我们也劝告重点疫区特别是还在湖北的人员,在疫情解除前暂时不要来青岛。目前青岛的劳动力市场还是关闭的,找工作也不容易,生活也会带来很多问题。一旦疫情解除,青岛会张开怀抱,欢迎大家的到来!

企业不能要求职工开健康证明。因为新冠肺炎不是一般体检能诊断出来的,要求职工开健康证明会造成医院人员集聚,从而增加感染风险。

小区“封闭”不等于“封死”,不是不让任何人进出

有的市民反映,小区不让人员进出,是不是合理?

孙继说,根据省指挥部第11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近期社区(村)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的最新要求,所有村庄、小区、单位实行24小时封闭式管理,在出入口设置检查点,人员凭证出入,佩戴口罩并进行体温检测。对节后返回人员,管理人员要做好信息登记工作。

对这一要求,各级特别是负责社区管控的同志要正确理解,“封闭”不等于“封死”,不是不让任何人进出,只是要做好登记、体温测量,特别是租住在小区的人员不属于非社区(村)人员,应该做好登记后允许进出。

对“层层加码”,不论是不是租住在本小区的人员都不让进入的做法要坚决纠正。青岛的大门没有关,小区的大门也不能关,只要租住在这个小区,小区就不能把他们作为外来人员、不让进入小区。在严格防控的前提下,还要有人文关怀,体现青岛这座城市的温度。

不如实报告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将受到法律的惩处

《中国日报》记者提问:目前正值返青复工人员流动的高峰期,及时掌握返青人员、复工人员信息、掌握其健康状况,对疫情防控十分重要,请问青岛相关部门如何让来青人员主动、及时、如实报告个人信息?

孙继介绍,准确掌握来青人员信息是实施精准防控的基础,也是关键,从一开始,我们就注重去收集、了解、统计、运营这些信息。

第一,通过各个卡口,包括火车站、机场、高速路口来青人员都要填写相关信息。

第二,社区排查要登记相关信息。随着疫情的进展,我们不断运用一些信息化的手段,比如“来青人员信息预登记系统”,包括药店的扫码登记系统,大大提高了获取信息的效率,提高了信息运用的能力和水平。

第三,就是如实报告。广大来青人员以及青岛籍外出返青人员要做到主动、如实、及时报告,主动报告就是自己自觉到社区、村庄、单位去报告有关情况;及时报告就是来青岛以后还没有回家之前,进一个卡口、进社区入口就要如实报告个人信息。在报告的时候,无论是自己主动报告,还是有关部门人员要求报告,都要如实报告个人的有关信息,特别是旅居史,有没有去过湖北?自己的身体状况是什么样的?不如实报告,轻的批评教育,重的将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将受到法律的惩处。

复工复产,如何把住重点关口严防输入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提问:目前对于外来入青人员以及车辆采取什么样的防控措施?如何解决新市民返程交通问题,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

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市运管局局长袁海波介绍,在统一部署安排下,近期交通口岸的各项保障工作在有序推进,总体运行平稳,在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的同时,积极为复工复产做好交通运输保障。

在高速公路路口包括普通国省道与其他地市交界处都设有检测点,按照属地化的原则坚持每车一检、每人一查,进行体温的检测、身份的核查。

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体温异常的,现场由卫健部门按照专业规定进行处理;对于体温正常如果是来自湖北等重点地区的人员积极劝返,对不听劝返的严格落实隔离观察措施;对于其他省份来青车辆及人员,因工作、上学、居住等确需进入青岛的,做好人员信息登记后,落实相关隔离观察措施;省内其他地市来青岛人员,如果体温正常一律放行;重点物资运输服务保障等各项手续证件健全的车辆,有绿色通道保障通行。

新市民包括外来务工人员返青,在落实好防控措施的同时,提倡大家通过自驾、拼车、包车等形式,鼓励企业组织直通车到务工人员集中的地方接回来,因地制宜保证返青人员运输保障工作。如果相关企业有需求,会全力及时做好相关的运输保障工作。

上下班、办公、工间活动、就餐等这样防护

《青岛早报》记者提问:如何加强对写字楼防疫管控?

青岛市公安局副巡视员、宣传处处长王海安回答,为了做好写字楼和办公场所的防疫工作,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于1月29日印发《关于印发〈青岛市办公场所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防控指南〉的通知》(青防指办第58号),从上下班、办公、工间活动、就餐等各个方面都明确了具体的防护要求和措施。

一是人员入楼管控。写字楼入口处设置体温检测点,所有人员进入前必须戴口罩接受体温检测,体温超过37.3℃,严禁入楼,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检查。

二是办公环境管控。每日须对会议室、电梯、卫生间等公共部位进行消毒,每日通风3-4次,每次20-30分钟。

三是各类会议管控。提倡通过视频会议形式开会,控制会议时间,注意开窗通风,参会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尽量保持间隔1米以上,会议结束后场地、家具、茶具等必须进行消毒。

四是食堂进餐管控。提倡采用分餐形式,确需集中就餐应延长就餐时间,合理安排就餐顺序,避免人员聚集,餐厅、餐具用品严格消毒,严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避免肉类生食。

五是空调消毒管理。建议关闭中央空调系统,中央空调系统风机盘管正常使用时,必须定期进行消毒。

六是废弃口罩处理。尽量设置废弃口罩回收专用垃圾箱,每天至少两次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对垃圾箱进行消毒处理,由专人按规定对回收口罩进行处置。

七是楼内防疫宣传。通过各种形式宣传防疫知识、注意事项等,两人以上的办公室必须戴口罩,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要勤洗手、多饮水,进食前、如厕后要按照六步法严格洗手等。

2月10日,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总体复工率达到86%

大众网记者提问:当前全市复工情况怎么样?政府对复工复产采取了哪些措施?企业应该怎么办?职工应该怎么办?

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姜海天回答,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同时企业复工复产迫在眉睫,青岛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先后下发两个紧急通知,明确了企业要采取的防控措施和具体操作规范,切实保障企业复工复产安全有序。2月10日是青岛市工业企业全面启动复工复产第一天,规上工业企业3000多户,总体复工率达到86%。

围绕企业复工复产,青岛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

一是及时摸底,超前部署。市工业运行工作专班于2月5日专门召开会议,对全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情况进行调度摸底,并下发企业复工复产11条指导意见,特别对企业复工提出了明确的防控要求。

二是顶格协调,强化责任。对各区市、百户重点企业分片包干、逐家对接,针对企业当前面临的采购、配套、用工、物资保障等方面困难,加强统筹协调,帮助企业复工复产。

三是加强服务,做好保障。积极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需求等困难。适应防控需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助企复工服务新模式,如开通企业复工复产应急诉求网上受理窗口,开通企业复工线上服务,联合三大运营商推出企业“远程复工”云服务产品等,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线上服务。

养老机构“超常规”防护老年人,全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青岛日报》记者提问:老年人是新冠肺炎易感人群,老年人集中的养老机构更是重中之重,请问都采取了哪些防控措施?另外,对困难群众有哪些关爱措施?

青岛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哲回答,自疫情发生以来,市民政局迅速组织开展养老机构和困难群众疫情防控工作,采取多项超常规措施,确保养老机构防控工作有序开展,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生活。

在养老机构疫情防控方面,一是自1月27日起,全市养老机构实施封闭式管理,杜绝外部感染源输入。二是建立疫情防控每日监测报告制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送医并第一时间上报处理。三是根据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适时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随着近期企业复工复产,现在没有人照料的,对确实需要返回养老机构入住或新申请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由各养老机构在采取医学隔离观察措施后,有序安排入住,既确保机构内老人的安全,又满足群众需要。

在关爱低保、特困等困难群众方面,1月29日,市民政局全面统筹抓好青岛疫情防控期间社会救助工作,确保发挥社会救助的兜底保障作用。目前,共为21户困难家庭通过绿色通道发放临时救助金67840元。下一步,全市民政系统将牢牢扛起养老机构和困难群众的疫情防护责任,确保防控到位、不漏一人,同时切实保障好困难群众等服务对象的生活。

青岛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已近九成 重庆新增7例确诊病例 累计确诊525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