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媒体述评:中国打响复工复产攻坚战
参考消息网2月12日报道境外媒体称,中国多地企业2月10日在超长春节假期后复工,为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各地办公楼纷纷严阵以待,采取体温监测、高频次消毒、关闭集中用餐区等应对措施。
开启抗疫“新战场”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2月11日报道,复工首日,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马路车流量较前几日明显增多,但与往年同期相比,仍然大幅减少。与此同时,出行安全仍是大多数上班族最为担忧的事情。
报道称,办公楼则纷纷制定严格的卫生与防控措施。一些企业也劝阻员工返工。一名吕姓国企管理人员说,他所在集团的返工率不到4成。
在广州,大多数企业也是“有限复工”,即一部分员工在家办公,甚至一个部门只安排一人到公司。
报道指出,随着多地企业复工,外来人员陆续返城,中国各大城市面对的防疫形势将更为严峻。广州、北京、杭州、上海等地均已要求居民住宅小区或村庄实施封闭式管理。
另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2月11日报道,随着数十万工人在过完延长的春节假期后重返工作岗位,位于中国南方的高技术制造业中心深圳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报道称,深圳的大多数工人在春节后不得不返回这座城市,而且常常要长途跋涉,还面临被强制隔离的风险。
苹果公司的供应商富士康科技集团发表声明说,该公司在中国大陆的厂区正紧密配合各地政府复工要求,“依分批原则有序复工”。据估计,富士康公司在深圳雇用了大约20万人。
深圳市政府上周宣布,所有企业在假期结束后复工前都必须进行报备,确保所有企业都配备必要的预防和卫生设施。
紧急纾困稳信心
据路透社2月11日报道,中国国务院近日发出通知称,既要切实做好春节后返程和复工复产后的疫情防控工作,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又要及时协调解决复工复产中的困难和问题,尽早恢复正常生产,为疫情防控提供充足的物资保障,为稳定经济社会大局提供有力支撑。
“经济也是另外一片重要的战场,”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撰文称,“在疫情对抗之时,复工是木桶盛水的道理,以最短板为限,目前看口罩可能就是这眼前的‘限’,口罩也是这场经济之战的‘马蹄钉’,口罩供应足量是人员集聚开工的重要前置条件。”
报道称,防控疫情虽仍是当前的重中之重,但其短期内对生产经营的冲击亦不可小觑,尤其对中小企业而言,3个月可能已是现金流的极限。分析人士认为,在陆续复工的同时,应继续加大对企业的结构性政策支持,结合此前中央和地方已出台的租金和信贷政策,将企业从员工工资、房屋租金、信贷本息3大支出压力下解救出来。
另据路透社2月10日报道,两位银行业消息人士说,300多家中国企业正在寻求获得总额至少为574亿元人民币的贷款,以帮助缓解冠状病毒疫情造成的影响。
报道称,潜在贷款者包括外卖平台美团点评、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叫车服务提供商滴滴出行、人脸识别初创企业旷视科技以及互联网安全公司奇虎科技。提出申请的公司还包括菜市场经营商、救护车生产商、环保公司等。
报道还称,为帮助对抗此次病毒疫情,中国央行已经为银行系统注入资金以提振市场信心。银行业和保险业监管机构也敦促放贷机构降低利率。
此外据《日本经济新闻》2月11日报道,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企有意通过“不可抗力”条款免除违约责任。目前已经有约100家中企收到了中国贸促会开具的证明书。
报道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影响,中国贸促会1月底就开始为企业开具认证遭遇不可抗力事实的证明。按照法律界人士所说,证明本身并非“免罪符”,但可以在涉事企业之间的谈判中使用。
系统风险概率低
据路透社2月10日报道,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日前发布报告称,目前来看,中国节后复工情况并不理想,部分企业可能会面临生产经营延后、资金周转承压等难题,但考虑到当前政策支持力度较大,延迟复工对企业的影响只是阶段性的。
报告指出,随着政策的加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各部门相继展开复工安排部署。但目前来看,居民复工情况并不理想,复工时点有可能进一步延后。分析认为,宏观方面,延迟复工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供给端,可能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延后以及资金周转承压,考虑到当前政策上进一步加大了对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延迟复工对企业生产的影响更多体现为阶段性的劳动力短缺,大规模的企业违约甚至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概率较低。行业方面,延迟复工对制造业、服务业的影响较大,但对地产、基建的影响相对较小。
据估算,复工的完全实现可能仍需22至23天(即2020年3月1日前后),同时考虑到外地返工人员仍需7至14天的隔离期,复工时点可能会进一步延后。
2020年2月10日,中国多地迎来节后复工复产首日。图为北京一家制药公司生产线上的员工。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