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驰援武汉护士的手记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援鄂医疗队呼吸与感染专业的护士姚洁林。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援鄂医疗队护士程丽娜。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援鄂医疗队护士孙雪洁从隔离病区走出来,摘掉护目镜,给自己留下一张自拍照。
中新社北京2月11日电(韩冬野)“亲爱的老妈,见字如见人,咱先谈好不许哭……”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援鄂医疗队呼吸与感染专业的护士姚洁林到武汉十天,才决定动笔给母亲写一封家书,第一次告知母亲自己到武汉一线支援的真相。
在她手写这封信的时候,她不知道,其实,母亲早已知晓真相,已默默哭过。
1月27日,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医护团队共计11人,包括3名医师、8名护士,从北京出发驰援武汉,对口支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区。
为国家、为人民、为病人,做好份内之事
这次到武汉支援,是春节期间姚洁林对母亲的第三次爽约。今年春节,姚洁林跟母亲说好回家过年,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生后,她一次又一次加入值班队列,直至驰援武汉,“我要用实际行动践行对护理这个职业选择的责任与担当”。
临行前,她决定对母亲“隐瞒”。她在信中说,长这么大第一次给母亲写信,这也是第一次离开母亲这么远、这么久,更是第一次对母亲说“我爱你”。
母亲看信后,在微信中对她说:“你瞒我,我就装作不知道吧。”“当初知道真相后我一夜没睡。你贫血、免疫力低、睡眠差,我实在不放心。”“不哭了,我支持你。”
她到武汉支援,长辈、兄弟姐妹每天都询问她的情况,“他们觉得我是英雄,为我骄傲。但其实我很平凡,我只想为国家、为人民、为病人,做好自己份内之事。”姚洁林说。
这份加油,给自己、给队友、给武汉
“14:00班车前往协和医院西院区开始战斗,进入12楼清洁病房后,人生第一次穿上了纸尿裤,说实话真是羞涩。”护士孙雪洁在1月30日的日记中写道:和协和本院的护理同仁一对一搭班,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为发热患者测量体温、按时送药送饭、收治入院患者、为患者给予吸氧……“忙碌起来,大量地出汗,并没有便意”。
她写道,能感受到病患的恐惧和焦虑,不断给予他们卫生教育,比如口罩戴好、有需要按铃、不要随意出病房……“期间,危重症患者不断按铃,诉求自己的痛苦,我们就一遍一遍地进入病室耐心安抚情绪。”
“6个半小时的坚持,又累又饿又渴又缺氧,护目镜上的雾气形成水珠不断往下流,眼睛看不清,一遍又一遍地两人核对各项操作,生怕有些许差错。”她说,21:30从隔离病区走出来,摘掉护目镜,感觉整个世界都亮了,摘掉口罩帽子看到自己的脸,“给自己留下一张自拍照,算是别具意义的纪念”。
“我们的工作将日复一日进行,直至疫情控制住。”她写道,这份加油给自己,给队友,给武汉,也给我们自强不息的民族。
她让我先离开再饮水,怕传染给照护她的人
医务人员们尽心尽责照护患者,患者们的一举一动也在温暖着医务人员。
“让我感动的是182床老爷爷。”护士程丽娜在日记中简短地记录日常点滴,“去给老爷爷送饭时,他在给家人打电话,我进去时老爷爷就把电话给挂了,把口罩重新带好;过了几分钟,我需要给老爷爷测血氧饱和度,又敲了一次门,老爷爷又在打电话,他又挂了电话把口罩戴好……我感觉老爷爷对我们很尊重。”
“病区内有一位患者按呼叫铃想要喝水,她不断强调水杯要倒满。”护理长刘淑珍问及原因,患者说:倒满水之后我可以少按几次呼叫铃,不想过多劳烦护士帮忙。“当我把水杯递给她,她让我先离开再饮用,说怕传染给照护她的人。”
“你走到患者身边,能看到眼神里充满了对活下来的渴望。”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援鄂医疗队队长郭军说。除了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对症给药,给予患者关注和心理安慰,是医护人员做的更多的事情,这和救治同等重要。
郭军会和患者多说说话。“你40岁,我也40岁,咱们这个年龄是抵抗力比较强的,要对自己有信心,症状会渐渐好转的。”他常对一位男性患者说:“相信科学,咱们能挺过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