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前线日记| 90后在疫情面前绝不退缩,撑起了重任
作者:尤敏(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ICU护士、四川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
时间:2月5日
地点:武汉
今天第一次下临床,乘坐班车去医院,看到阳光明媚,感觉见到希望的曙光。怀着忐忑的心情到了医院,等待我们的是四川首批援鄂的队员,从门口到病区,细心耐心讲解每一步流程,穿戴防护装备是我们最担心的事,生怕防护不到位,好在有感控小组的老师帮忙检查。还没进入病区,护目镜就起雾严重,同组的老师帮着给我处理后,大家整装进入了病区。
我在一个密闭的小操作间,进去就感觉缺氧明显,处理医嘱和配液体,活动量不算大,但里面的衣服早已湿透,不能想象病房的小伙伴,估计早已汗流浃背。我与病房护士同仁们的沟通,采用的是最传统的方式:传声筒兼传送门,相互敲门像是对接暗号一样,因为以最大声说话也不一定能听清楚,call机是全院在用,在这里可操作性不那么强。
尤敏(左一)和同事。
带我熟悉基本工作流程的同仁曾老师是95后,已上班四年了,处理完医嘱,配完液体,我们闲聊了几句,她说,看到我们来支援,感到满满的幸福,她崇拜“重症人”(指ICU医护人员),不仅技术精湛,而且心理素质过硬,用她的话来说,ICU医务人员都是全能的。她说自己已经10多天没有好好吃饭和睡觉了。嗯,90后在疫情面前绝不退缩,撑起了重任。
15点,曾老师要去取药,由我处理医嘱。流程还不够熟悉的我有点担心,果然一会儿来了一个血气分析的医嘱,她打电话给我,我说正在处理,但条码无法打印,我尽自己所能还是没解决。刚单独上班,最怕电话突然响起,一看是医生办公室打来的,紧张,接起来了电话,主管医生说他刚下了血气分析,我说正在处理但条码没法打印,以为他是他催我处理,但是他说他知道条码打不出来,让我别慌,别担心,马上有同事就进来帮我看看是不是操作没对,就挂了电话。
尤敏。
我迟疑好几秒才反应过来,主管医生是专门打电话来安慰我的,这是我接过最美好的电话,它让我心安,让我在无助中感到了温暖。不一会儿一位老师来了,查出是网络问题,打电话给信息部门很快就处理好了。
晚上六点下班,小伙伴们指导我按流程脱防护服,卸完之后感觉获得了重生一样。因为错过了班车时间,医疗队又专门安排了车来接我们。回到酒店,消毒、量体温,吃了酒店人员为我们保温的晚餐后回到房间,按院感流程完成洗漱,瞬间轻松。
在武汉工作的第一天,对我来说,有入院前的忐忑,有工作中的担心,但更有温暖!
红星新闻记者于遵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