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除夕夜,一名湖北发热患者来到上海市救助管理站求助……
摘要:大年三十晚上,突然到来的一位求助者,让上海市救助管理站隔离观察室内的空气紧张了起来。
体温37.8℃,持续低烧伴有咳嗽和吐痰。大年三十晚上,突然到来的一位求助者,让上海市救助管理站隔离观察室内的空气紧张了起来。
在值班人员的追问下,求助者出示了身份证,经过查询救助系统,发现该求助者于12月20日至24日,曾在武汉市救助管理站接受救助,后被送回位于湖北十堰的老家。
“该求助者有一定的精神异常。我们问他来上海前回过武汉吗、怎么来上海的,他都讲不清楚。”担任当晚总值班的救助站站长刘晨告诉记者。
救助站立即拨打120,并派人陪同,第一时间将求助者送往就近医院。有惊无险的是,通过胸片和血液指标,医生排除了病毒性感染,经诊断为普通肺部炎症。但医生仍然建议隔离观察14天。从1月24日至今,该名求助者一直住在救助站的隔离室内,身体状况正在逐步好转。
刘晨告诉记者,之所以能够稳妥应这一突发事件,救助站提前制定的疫情防控工作预案帮了大忙。根据预案,救助站提前设置了一间单独的隔离观察室以进行入站预检工作,穿戴着口罩、手套、防目镜和隔离服的工作人员对其身份进行查询、登记,并仔细查看求助者的体征状态,一旦发现发热咳嗽等异常,立刻通知医护人员介入,经确认后可立即送医。
“刚开始的确会有些紧张,但因为都按照预案做,再加上之前有过培训,慢慢心态就放松下来了,现场也没出现慌乱。”当晚值班的工作人员常亮告诉记者。
市救助站提供的数据显示,1月23日至2月4日,全市共计救助受助人员245人次,其中湖北籍人员27人次,现全市留站受助人员36人,其中湖北籍有8人。市站共计救助122人次,其中湖北籍人员6人次,现市站留站受助人员15人,其中湖北籍有3人。
市救助站站长刘晨告诉记者,求助人员的生活轨迹通常比较复杂,不可控因素较多,救助站因此在疫情防控中承担着较大风险。“据统计,目前38种传染性疾病中,在救助站发现过其中的35种,所以在卫生防疫方面我们一直很重视。”刘晨说。
据了解,为了强化防疫措施,市救助站设置了专门的隔离房间,并将六楼原本的未成年活动区域辟为专门的隔离区,供有发热症状或需要进一步观察的人员使用,同时还设置了应急专用电梯。
根据规定,受助人员在离站前也要测量体温,如果存在发烧、咳嗽、气喘或疑似疫情感染情形的受助人员,将不得办理离站手续。同时,救助站对接领人员也要进行体温检测,确保其没有去过疫区或有相关接触史。
目前,市救助站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每天至少保证6名在岗工作人员和12名保安。为了应对夜间送医等情况,还组织抽掉人员组成9人的加强班。“为了降低上下班乘坐公共交通的接触风险,我们鼓励员工连班连值,晚上可住在救助站内。”市救助站副站长康清萍说。
“在防疫工作中,我们的工作人员没有人退缩,无论是深夜送医还是冒着风险陪护,轮到的同志没有人犹豫,也没有怨言,我确实很感动,因为这就是我们必须要承担的职责。”刘晨说。
栏目主编:张骏
文字编辑:张骏
题图来源:市救助管理站设置的观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