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吉林“抗疫”医护故事:后方也是战场
新华社长春2月4日电(记者赵丹丹)“你这个症状目前判断不是新冠肺炎,不要紧张,放松心态,按时吃药,好好休息。”4日一早,88岁的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简称吉大一院)肝胆胰内科教授吕美德在家中接通了第一个咨询电话。
在传染病研究领域工作60余年的吕美德,17年前曾站在抗击SARS疫情的第一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已年近九旬的吕美德坐不住了,“即使不能上前线,我也要出一份力,这是我一辈子的使命。”
1月27日起,吉大一院发热门诊开通了十部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咨询电话,吕美德在正常接诊之余,又毫不犹豫当起了接线员。一个上午,吕美德除了接电话几乎没有任何其他动作。电话开通前两天的咨询高峰,他一个人就接听了400多次电话。
“病人有些恐惧心理,这很正常,要给他做一些解释,让他解除负担。如果他真有感染的可能性,告诉他怎么观察,因为心理‘防疫’同样重要。”吕美德说。
在吉大一院感染科病房,55岁的临时护士长鞠桂萍用沙哑的嗓音和超快的语速不停安排工作。从26日起,她已经连续10天没有回过家,每天工作12个小时,吃住都在单位。“感染科负责疗区和发热门诊,任务非常繁重,每天都像打仗一样。”她说。
其实,鞠桂萍本可以不让自己这么辛苦。2018年,47岁的鞠桂萍从护士长的岗位卸任,凭借自己多年的经验,做起护理流程优化、质控等工作。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科室现任护士长朱媛奔赴武汉前线,最让她放心不下的就是科室的工作。“朱媛,你放心去吧,科里有我呢!”面对重担,鞠桂萍毫不犹豫冲了上去。
鞠桂萍告诉记者,2003年,她曾两次进入非典一线,2个月没有回家。每次遇到大小疫情,她都参加过,可谓身经百战。
“我是一名有33年党龄的老党员,况且我还有丰富的经验。”鞠桂萍说,“我们科的一个年轻人,结婚6天就上前线了,他们很勇敢,我相信他们一定能平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