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武汉:红会掌控物资待发 协和另获捐赠应急

日期:02-01
捐赠武汉湖北

原标题:直击武汉:红会掌控物资待发,协和另获捐赠应急

武汉市已将所有捐赠物资集中统一调配,这有助于物尽其用,但配送效率亟须提升。这几日陆续有社会捐赠物资送到武汉协和医院,但仅有一线医护人员能穿上防护服,很多医用物资仍然紧缺

文|《财经》特派记者刘以秦信娜发自武汉

面对武汉不断蔓延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自外界的大批捐赠物资近日陆续紧急送往武汉。但从武汉相关医疗机构曝光的情况看,很多急需的医用防护物资并没有及时发放,多个消息源称,大批捐赠物资被湖北省和武汉市红十字会所集中掌控。

1月31日,多个消息源称,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下称“武汉国博”)堆放了大量红十字会的物资,但无法得到及时配送,个别医疗机构前往领取物资时受到刁难。

当晚8点,《财经》记者抵达武汉后直接来到武汉汉阳区白沙洲大桥附近、靠近长江边上的武汉国博A馆,夜色笼罩中的国博中心看到什么人,显得比较安静。《财经》记者没有遇到明显的阻拦,走进近万平方米的A馆,看到里面堆放着大量物资等待运送,其时相关物资运送工作已在进行中。

《财经》记者看到,现场物资包括成箱的医用口罩、消毒液、手套等,还有各类成箱包装的药物,包括感冒颗粒、止咳糖浆等,以及各类生活物资,包括食品、日用品等。

直击武汉:红会掌控物资待发 协和另获捐赠应急

直击武汉:红会掌控物资待发 协和另获捐赠应急

直击武汉:红会掌控物资待发 协和另获捐赠应急

直击武汉:红会掌控物资待发 协和另获捐赠应急

一位在现场的红十字会志愿者告诉《财经》记者,救援物资目前的流转流程是:社会捐赠物资集中运送到这里,由现场的仓储管理团队统计成表格,将物资信息发送至疫情指挥部,由指挥部统一按需调配。他同时提到,《财经》记者在现场看到的物资都是最近1-2天送到的,还有大量是当天下午才送到,还未来得及运送出去。

直击武汉:红会掌控物资待发 协和另获捐赠应急

另一名现场工作人员向《财经》记者表示,他们已经好几天没有休息了,一直在进行物资调配工作。《财经》记者初步统计发现,现场搬运货物的工作人员大约20名;场馆内简易办公室里,还有4名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一直在接打电话,表示没有时间接受媒体采访;场馆外还聚集了十几名等待运货的司机,他们来自中国邮政以及武汉本地的国有企业。

2月1日上午,《财经》记者再次来到武汉国博中心A馆。相比前一天晚上,现场增加了更多的安保人员,除工作人员外,其他人一律不得再进入仓库察看。现场聚集着多家武汉医院的医护人员,他们接到通知来领取物资,多名医护人员告诉《财经》记者,还在等待消息,不能立刻拿到物资。

一位刚刚交班的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则告诉《财经》记者,由于各方面领取物资的需求量太大,国博中心库存的医疗物资也已经告急。

截止2月1日11点55分,中国各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确诊病例11823人,疑似病例17988人,死亡人数259人,治愈人数249人。其中,湖北仍然是重灾区,武汉则中重中之重。

一线医院目前均处于物资紧缺状态,武汉市的医疗物资配送由政府和红十字会统一调配,物资能否得到及时快速配送,处于疫情一线的武汉,医疗物资供应情况究竟如何?

僧多粥少,防疫物资全线告急

“我们是市7院的护士,来领物资。”两名护士在1月31日晚上9点左右赶到国博,她们告诉《财经》记者,是收到了红十字会的通知,让她们来领取物资。

工作人员一直在问,“介绍信在哪?”其中一名护士急忙翻出手机里保存的文件照片,并催促工作人员,“能不能多分一点给我们。”得到的回应是,能分到的物资并不多。

2月1日上午,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赶到国博现场,他们都是接到了红十字会的电话通知,请他们过来领取物资,现场一位湖北省中医院的医护人员告诉《财经》记者,他们来了好几个人,只允许一位医护人员进入仓库,也不清楚具体能拿到多少物资。目前医院的防护装备已经告急,“最多还能支撑1-2天。”

武汉龙阳医院的书记张和平也来到国博现场,他提到过去一段时间,他们收到了来自卫健委提供的物资中,很多都不符合医疗标准,“很多都是防尘服而不是防护服,口罩大部分是普通口罩而不是N95。”他今天接到领导通知来领取物资,到达现场后,被告知没有物资可以领取。

对于物资缺口问题,《财经》记者询问了一位红十字会物资调配信息部的志愿者,他表示,“疫情时期,所有医疗物资的使用量是之前的20倍,比如协和医院,普通时期一天口罩消耗量在1000-2000只,现在一天需要4万只,这种情况下,物资再多也不够用。”

“我们从除夕开始就没有休息过,大量的志愿者都参与进来,没日没夜的干活,我们也很着急,可是物资缺口摆在那里,大家都没办法。”

1月25日,该志愿者接到来自韩国一家企业的电话,称有500万只KF96口罩想捐赠给武汉,他一直在跟进这条捐赠信息,3天后,对方发来信息表示,韩国有关部门禁止这批物资出口。

“目前所有的口罩厂都已经被政府接管了,但现在的情况是全国人民都在抢口罩,哪里能保证有那么多口罩呢?”这位志愿者说。

物流受限,民间捐赠走不通了

1月23日武汉封城,1月27日武汉市严禁私家机动车出行。在当地人看来,这一举措能够抑制疫情扩散,但物资运送却成了大问题。

李一是一名武汉人,自疫情开始之后,他就自发组织了一个四人的物资运送小队,他们共筹集了20万元捐款,包括8万只口罩,近1万套防护服等。他认识不少一线的医生护士,拉了几个物资对接的微信群,先询问医护人员有哪些物资需求,然后去采购,送到医院。

武汉某定点医院的医生告诉《财经》记者,由于大量捐赠物资并不符合医疗规范,医护人员都会在接受捐赠前,提前说明需要的物资型号、数量,来保证效率,避免浪费。

该医生同时提到,医院和医生都在自发的对外发布求助信息,“多一个求助渠道,就多一分希望。”

但这样来的民间捐助物资已经很难直接送到医院。李一的团队采购的最后一批物资于27日送达,他表示,之后就再也运不进来了,“如果是拉着医疗物资的货车,会被政府拦下来,运给红十字会,再由他们统一调配。”

他筹集到的一批医疗物资,包括2万套防护服,运送到武汉时,被政府人员拦下,称要送到红十字会,他试图追问物资流向,但并未得到任何回复。

他捐赠的最后一批物资,包括4万只口罩,2000套防护服,在微信群里通知各医院来领取,一次来了近40家医院,最后每家医院能分到的物资很少。

对于武汉政府和红十字会的举措,不少人表示不满也不理解,“你直接能立刻送过去我们都认可,但是物资去了哪?医院已经火烧眉毛了,哪怕物资不符合标准,也总比什么都没有强。”

1月30日,湖北省红十字会公布的捐赠信息显示,目前已经配送6万只N95口罩至省疾控中心,3000只N95口罩给协和医院,3万只口罩给荣军医院,1.6万只N95口罩给武汉仁爱医院,1.6万只N95口罩给武汉天佑医院。

这也是目前湖北省红十字会披露的第一份物资发放信息,共计17条,总计金额862.46万元,截止1月31日,湖北省红十字会共计收到捐赠物资、款项金额总计4.46亿元。

前述志愿者称,大量的工作人员都在前线派送物资,信息披露环节会滞后于实际的工作情况,“我们的首要工作是救灾抢人命。”

对于为何组织民间组织和个人定向捐赠给物资给医院,该志愿者称,现在是疫情传播期,应尽量减少人员流动,另外如果不能统一配送,会出现物资分配不均的现象,并且现在不符合标准的物资太多,“医疗物资就是医生手里的枪,如果不合格,怎么上战场?”

但问题是,“枪”不能及时有效送到医护人员手中,他们又如何上战场?

直击武汉:红会掌控物资待发 协和另获捐赠应急

直击武汉:红会掌控物资待发 协和另获捐赠应急

直击武汉:红会掌控物资待发 协和另获捐赠应急

直击武汉:红会掌控物资待发 协和另获捐赠应急

直击武汉:红会掌控物资待发 协和另获捐赠应急

混水摸鱼,集中管控物资利弊

感染患者和疑似病例数量还在不断上升,武汉本地已经出现病床供不应求,医生防护装备紧缺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当务之急就是尽可能的解决物资难题。

但在大范围的物资紧张和物资流转过程中,冒领物资、诈骗物资的情况已经出现。湖北省中医药的一名医护人员提到,他们此前去卫健委领取分配物资,但被告知已经领走了,不能重复领取,他们调出领取人姓名,发现并不是省中医的工作人员。

另一家定点医院的医生也提到,有人冒用他们医院的名称去社会上募集物资。多名参与物资捐赠配送的人员告诉《财经》记者,冒领物资再坐地起价的情况已经出现,一些地方口罩已经卖到25元一只。

1月31日,武汉市委书记马国强对外表示:“我们强调所有捐赠物资一定要通过红十字会,目的就是要让捐赠者捐赠的物资、资金的使用能够及时准确的登记在案。”

针对这种情况,由政府统一管理,能够有效解决物资按需分配,但组织民间组织和个人定向捐赠的行为,并不符合《公益事业捐赠法》的有关规定。

《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公益性社会团队(基金会、慈善组织等)和公益性非盈利的事业单位(公益性教育机构、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等)都可以接受捐赠。

浙江十阳律师事务所律师姜旭日告诉《财经》记者,民间捐赠行为属于民事法律行为,适用民事法律规定,只要捐赠方和受赠方就捐赠内容达成协议,捐赠物资合法,其他机构和部门无权干扰。

湖北省中医院的医护人员表示,他们也认可政府统一配送物资,但前提是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资源来组织调配,目前他们接受的所有物资,都是由医护人员去各个地方领取,包括红十字会的仓库,卫健委的仓库甚至机场。“如果政府把物资都送到医院,就不会出现冒领的情况。”

1月31日,湖北省召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武汉市政府党组成员李强在会上提到,红十字会的捐赠是满足需求的重要渠道,医院物资有多种原因,消耗量大于供应量,但捐赠的物资和急需的没有很好的对应。同时,工作中也存在差距,周转不够快,调拨不够及时。

前述红十字会志愿者也提到,他一天能接到20-30个电话,询问为何物资不够,“现在物资的需求量急剧增长,全国人民都在盯着红十字会,监督是好事,但是希望大家不要拿放大镜看我们,也不要过度炒作。”

2月1日上午11点,这名志愿者交班离开武汉国博中心,他收到来自医院的物资求助信息,想自己搬运一部分物资先送过去,但是他并没有相应的物资配送手续。

暂解燃眉,协和仍需医用物资

2020年2月1日上午10点多,武汉协和医院内,工作人员正在搬运新的物资,一车羽绒服。现场捐赠方负责人对《财经》记者说,天气凉,希望医生能暖和点。这车羽绒服将交由医院总务处,由各科室申请后,分发。

这位工作人员装备齐全,身穿白色防护服,戴着防护眼镜、口罩和手套。她提醒在现场《财经》记者,最好穿上防护服,医院毕竟是疫情高危区。

另一边,几名寻常打扮的医院工作人员上来帮忙,穿着常见的白大褂,戴着口罩,一位医生的口罩还有呼吸阀。他告诉《财经》记者,这是自己从家里带着来的,能更保险一点。

至于防护服和眼镜,在场帮忙搬运和清点物资的医护人员身上均未见到。“防护服多珍贵啊!”一位协和医院医护人员说,“只有一线人员才能穿。”因为每天都要换,不可能一件防护服用好几天,所以非一线的医护人员只能穿白大褂。作为后勤人员,他每天可以获得一个N95口罩和一付医用手套。

防护服到底有多珍贵。一位负责人说:“节省节省再节省,压缩压缩再压缩。”为了节省,现在医院不允许医护人员来回进出病房,于是出现了有的医生要憋尿好几个小时,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进入医院疫情高危区以后,医生就尽量不出来,因为每出来一次,就要重新更换防护服。

在武汉协和医院食堂一侧,《财经》记者见到有工作人员在清点少量个人及企业捐赠。两名工作人员推车搬运两箱口罩,一箱1000个。其中一位拍着箱子说,这一箱口罩一天都不够。“一个医生每4个小时要换一次口罩,一天的用量至少是5000个”。

直击武汉:红会掌控物资待发 协和另获捐赠应急

 2月1日,武汉协和医院内,医护及工作人员正在搬运物资

2月1日,武汉协和医院内,医护及工作人员正在搬运物资

是何道理,红会拒收捐赠衣物

武汉协和医院的工作人员告诉《财经》记者,这几日陆续有社会捐赠物资到达医院。

正在帮忙搬运的医院保安人员说,昨天也有物资过来。“上午11点的时候,来了两箱口罩和防护眼镜的医疗物资”。“每天到的物资不一样,有些会提前联系医院配送的时间,个人捐赠一般会直接送过来”,上述工作人员说。

不过从专业角度来看,部分来自个人捐赠的医用物资并不符合标准。根据协和医院官网发布的信息,防护服需要符合 GB19082-2009《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标准。并提示二级以上医用防护服,一般衣服上有红蓝条纹。

有关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如果捐赠物资符合这个标准,对一线医护人员会更有用。上述负责人说,防护服一定要是医用的。一些捐赠物资可能一线人员用不了,但行政和后勤人员可以用。

这车羽绒服还没卸完,另一辆装着秋葵和黄瓜的卡车已开进医院。从三亚到武汉,王木和老公一路开车用了30多个小时送达,他们说,一路上并没有遇到太多困难,“我们有相应的证件,各个路口就会放行。不过到服务站需要检查体温,一路上七八次吧”。

《财经》记者在武汉协和医院看到,通行证核发单位为“海南省交通运输厅”,名称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物资及人员运输车辆通行证”。

2月1日,《财经》记者在武汉协和医院的两个小时内,先后看到5批物资车陆续到达,除医用消毒水等,还有蔬菜、牛奶等生活用品。“还得保证病人和医护人员的吃饭问题”,上述负责人说。

这期间,《财经》记者尚未发现经由红十字会转运而来的物资。对于是否委托红十字会捐赠,一位现场捐赠者予以否认。“我看他们现在刷屏了,”她说,之前她所在的公司曾与武汉及湖北红十字会联系捐赠羽绒服的事,但对方不感兴趣,后来他们直接与武汉协和医院联系,得知医院非常需要,便直接通过邮政配送过来。

对于湖北及武汉红十字会为何拒收这些羽绒服,截止发稿未得到相关方面的回应。

《财经》特派记者将继续从武汉一线发来相关报道,敬请关注。

本文图片由刘以秦、信娜拍摄

黄冈市市长:加强医疗物资采购 向社会寻求捐赠 五问湖北红十字会,“痛定思痛”后这些情况仍待澄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