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第三次召开会议,是否宣布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引关注

日期:01-30
疫情世卫组织

原标题:世卫第三次召开会议,是否宣布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引关注

专家认为,这次可能不会认定构成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中国需做更多工作让世界相信中国有能力防控此次疫情。

新京报讯(记者谢莲姜慧梓)北京时间1月30日20:30,世界卫生组织突发世界委员会第三次召开会议,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是否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商讨。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1月29日在推特上称,由于中国以外已经有3个国家出现人传人现象,这导致病毒全球传播的可能性增加,因此他再次召集突发事件委员会开会。

全球疫情风险等级由“中等”更改为“高”

此前,世界卫生组织已经两次召开突发事件委员会会议。在北京时间23日凌晨召开的首次会议发布会上,谭德塞宣布推迟决定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是否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24日凌晨的发布会上,谭德塞则直接宣布新冠病毒疫情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称疫情在中国是紧急情况,但尚未成为全球卫生紧急情况。

1月25日,世卫组织报告将全球疫情风险等级定为“中等”。1月27日,世卫组织更新疫情报告,称中国面临的疫情风险“非常高”,区域及全球面临的风险“高”。

谭德塞29日在推特上表示,对于本周评估全球新冠病毒风险为“中等”深感后悔,“我已经多次强调风险等级应为高风险”“明天的突发事件委员会会议后,我们将有更多新信息”。

今晚召开的突发事件委员会会议上,世卫组织是否会宣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PHEIC)引发关注。

专家称此次或不会认定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件

国家卫生健康委1月30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会上称,这是世界卫生组织针对这类不寻常事件的一种常规做法。作为技术专家,这些年一直从事传染病的防治,我也一直参与本次疫情的防治工作。根据我个人研判,我们现在的防范措施是最严格的,是非常有效的,我们有信心能够有效控制疫情,最终战胜疫情。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世卫组织这次可能不会认定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同时中国需要做更多工作,让世界各国和组织相信中国有能力、有条件防控此次疫情,并且这些措施很快就会见效,“这次疫情绝不能成为中国经济的拐点,也不能使中国的对外开放受到影响。”

解读1:宣布疫情为PHEIC意味着什么?

《国际卫生条例(2005)》规定,“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按特殊程序确认的不寻常公共卫生事件,它意味着疾病的国际传播会对其他国家构成公共卫生风险,并可能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国际应对措施。而《国际卫生条例》缔约国有责任向世卫组织通报相关疫情和病例。

换言之,“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世卫组织对流行病的一种较高级别的预警,意味着该事件“严重、突然、不同寻常、意料之外”,同时对公共卫生的影响“超出国界”,并可能需要立即采取国际行动。

根据世卫组织网站信息,世卫组织总干事有责任确定某个事件是否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干事可征求《国际卫生条例》突发事件委员会的意见。根据突发事件委员会的意见,缔约国、科学专家提供的信息,以及对人类健康风险、疾病国际传播风险和干扰国际旅行的风险的评估,总干事最终决定某事件是否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SARS、天花、野生型脊髓灰质炎和人类流感都被自动认定为PHEIC,无需突发事件委员会的声明。

解读2:世卫组织一般会给出哪些建议?

在宣布某次事件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世界卫生组织一般会同时提出应对局势的临时建议,以控制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这些临时建议每三个月需要审查一次。

据《南华早报》报道,宣布某次事件构成PHEIC的目的是为了让国际社会对受疫情影响地区进行财政、资源、医疗等方面的支持,同时确保疫情发展透明度。但同时也提出警告,不应将其作为经济上污名化受灾国的理由。

报道称,一些国家可能会因此切段与疫情暴发国的旅游、贸易联系,但这一行为违反世卫组织总干事建议。在宣布刚果(金)埃博拉疫情为PHEIC时,总干事谭德塞就警告各国不要将此作为“施加贸易、旅行限制的理由”。他表示,这样会恶化疫情的影响,同时严重影响到受疫情影响人群的生活。

解读3:世卫组织曾宣布过几次PHEIC?

事实上,在2002-2003年的非典(SARS)疫情过后,“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个词才被创造出来。

自《国际卫生条例(2005)》生效以来,世界卫生组织共宣布了五次“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09年4月,甲型H1N1流感传播到世界213个国家和地区,造成超过1.7万人死亡。当年4月,世卫组织宣布甲型H1N1流感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是自修订后的《国际卫生条例》2007年生效以来发生的第一起引起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14年5月,南亚和非洲的脊髓灰质炎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是一种病毒引起的强传染性疾病,侵袭神经系统,可在数小时内造成全面性瘫痪。2020年1月7日,世卫组织专家委员会决定脊髓灰质炎病毒依然是PHEIC。

2014年8月,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被世卫组织宣布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据美联社报道,世卫组织最初一直拒绝将此次疫情定性为PHEIC,担心会损害该国经济。宣布之后,时任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也建议,不要对西非施加旅行限制,因为这会导致医学专家远离该地区,从而加重疫情。

2016年2月,世卫组织宣布南美地区爆发的寨卡病毒疫情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当时疫情在美洲急速蔓延,巴西最为严重。怀孕期间感染寨卡病毒感可能使出生婴儿患小头症,或出现其他先天性畸形;成人和儿童感染寨卡病毒可能面临罹患神经系统并发症。因此,多个国家建议公民推迟怀孕。

2019年7月,世卫组织宣布刚果(金)埃博拉病毒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是继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后,埃博拉病毒的第二次大暴发。

新京报记者谢莲姜慧梓

编辑陈思

云南划拨600万元党费用于疫情防控 黑龙江新增1例新冠肺炎病例 新增疑似病例48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