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吴玉中:为什么要让孩子阅读妖怪故事?
如何拉近现实与想象的距离,如何让孩子在阅读中提升创造力和想象力?为什么我们传统所接触的妖怪故事,总是离不开大家所熟知的古代妖怪设定?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艺术总监吴玉中以“为什么要让孩子阅读妖怪故事”为题,进行了一场和妖怪有关的分享。
撰文丨新京报记者何安安
如何拉近现实与想象的距离,如何让孩子在阅读中提升创造力和想象力?为什么我们传统所接触的妖怪故事,总是离不开大家所熟知的古代妖怪设定?近期,由新经典文化·爱心树童书推出的原创幻想冒险长篇小说《妖怪学校》在北京坊pageone书店举行新书首发活动。活动现场,该书的作者、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艺术总监吴玉中以“为什么要让孩子阅读妖怪故事”这一主题展开了现场分享,用全新的“妖怪符号”演绎一场悬念迭起的幻想之旅。
吴玉中在活动现场。吴玉中,国家一级编剧,曹禺文学奖获得者,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艺术总监。吴玉中创作了多部儿童剧,其中跟绘本大师宫西达也合作,导演了国家大剧院上演的首部儿童剧《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十年间演出近千场。
在一个孩子们经常会听到的故事里,刺猬可以滚动它的刺,然后扎很多枣带回家。那么,这个故事是真的还是假的?吴玉中从这个故事讲起,他说,这个故事听上去很像真的,因为刺猬长着刺,蜷起来圆圆的,容易打滚,刺猬一滚就可以扎上枣,带回去很多。但这个故事其实是想象出来的,因为刺猬的刺其实是保护身体的武器。这个故事和吴玉中的生活有关,他住在北京西山的半山腰,这个地方与自然相接,有蛇,有刺猬,有很多野猫,秋收的时候还有野猪。在这样的环境中,吴玉中做了一个梦,由此创作了《妖怪学校》。
《妖怪学校》,吴玉中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妖怪学校》讲述的是小学生莫非机缘巧合来到妖怪学校,见识到了各种奇妙的法术,同时也发现了很多古怪之处。吴玉中说,莫非的原型其实是他认识三十多年好友的孩子。与以往幻想主题儿童小说不同的是,在设定主人公莫非的形象时,特别强调了平凡的特质。吴玉中认为,平凡并不意味着平庸,作为男孩子,有责任心,有勇气,敢于担当,最主要的是有爱的能力,这样的男孩子就算一生平凡,也会在生活中散发出迷人的光彩,莫非的平凡故事则是平凡人生的完美逆袭。
妖怪在文学作品中并不少见。从某种层面来讲,妖怪体现了民间想象力与创造力。日本的《广辞苑》对“妖怪”做出了这样的解释:“所谓妖怪,是指在人的认知领域所无法解释的奇怪的现象或异样的物体”。在创作《妖怪学校》以前,吴玉中对妖怪并没有太多的了解,但开始写这本书后,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才意识到真正的妖怪在中国古代特别多,从最早的《山海经》,到魏晋时期的《搜神记》,再到《西游记》,里边都有大量的妖怪。比如《西游记》中,妖怪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猪八戒、沙僧等,是天上的神被贬下凡,变成了妖怪。另一种是孙悟空等,这是真正的妖怪。《封神演义》也中有大量的妖怪设定,包括今天的影视剧中,妖怪也是其中的常客,但都没有跳脱出为大家所熟知的古代妖怪设定,无论是仙神、鬼怪、妖精,几乎都可以在古代典籍中找到。
《妖怪学校》插图
吴玉中发现,除了书以外,民间也有旭东妖怪,比如北京的兔儿爷,是神也可以说是妖,它住在月亮上,整天捣药,看到北京城里有人生病,就骑着老虎披着红袍来送药。但在现代生活中,似乎日本的妖怪文化更加兴盛。J.K.罗琳创作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更是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对于神秘西方巫师文化和魔法的阅读浪潮。
那么,现如今,我们的中国就没有妖怪文化了吗?各种影视剧的热播,以及相关书籍的畅销,都可以看出人们对妖怪、法术、魔法世界的热情与好奇丝毫没有退却。对此,吴玉中表示,“妖怪是中国文化里承载着无限想象力的一个符号,很容易被孩子接受。我们不应该一直让它只停留在古代社会,应该把它现代化。”
如何讲述好一个妖怪故事呢?吴玉中说,现在的小朋友更多接触的是魔法而非妖怪,因此他希望创作一本属于中国的“妖怪书”,希望可以像《哈利·波特》介绍魔法一样,把中国的妖怪介绍给大家。吴玉中说,对于小朋友来说,获得讲故事的能力,首先得听故事、看故事、熟悉故事。熟悉之后,则需要在原本故事的基础之上进行发挥,融入生活中的一些想象,让这个故事更加完善,也就是去改编这个故事。接下来,则是在养成改编故事的习惯以后,尝试将这个故事写下来。
作者丨何安安
编辑丨余雅琴
校对丨翟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