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春走基层|120调度医生:电话指导急救,安抚情绪
十几个小时,调度医生姚楠接了近百个电话,夜宵只是凉透的饺子。
大年三十(1月24日)下午三点,北京120调度指挥中心调度医生姚楠准时坐在了调度台前。她本应和家人欢聚,却守着一部电话一台电脑,从大年三十下午一直值守到大年初一早上8点,给需要帮助的人派去救护车。这是她连续第四个在岗位上度过的春节。
除夕夜,新京报记者跟随姚楠值班,调度大厅内电话铃声此起彼伏,调度医生们一边接着电话,一边用手指飞快的敲着键盘。十几个小时,她接了近百个电话,夜宵只是凉透的饺子。
姚楠告诉新京报记者,调度医生要迅速了解具体位置和病情才能准确派车:“病人家属经常因为慌张,不说或者说不清地址,还有忙于照顾患者电话断断续续,这都会影响救援速度。”
趁着休息的空当,姚楠迅速吃了几口饺子。新京报记者王嘉宁摄
醉汉昏倒在地自行苏醒
大年三十晚上10点,调度大厅内电话铃声此起彼伏,调度医生们一边接着电话,一边用手指飞快的敲着键盘。姚楠正接着一个求助电话,并飞快地在电脑上记录信息。
“病人苏醒了是吗,意识正常吗?您问问他四肢麻不麻,电话不要挂,我马上给您派车。保持冷静,也保持电话通畅。”姚楠说完之后,马上将救护车派出去,“救护车已经派出去了,保持患者的体温,可以给他盖上些。”
姚楠告诉新京报记者,求助的是一名醉酒昏迷患者的家属。患者62岁,住在朝阳区青年路附近,喝酒后出门送朋友,突然昏倒在地,家人急的直哭。好在患者自行苏醒了,家人才镇定一些:“春节期间的求救电话相比平时要少一些。大过节的,不是真急,患者一般不会叫救护车。我们一般节日期间接到的急救对象病情普遍危重或非常紧急,五环内禁放(烟花爆竹),我们的工作其实轻松了不少。”
正说着,一通电话又打了近来,通州区王哥庄村,54岁的男子聚餐饮酒过量晕厥。姚楠立即派车,嘱咐家属让患者取侧卧位,避免出现恶心、呕吐后窒息的情况。
“每年过年,酒醉的情况都特别多。很多人一开心,就使劲儿喝,直到昏迷才发现事情不对,赶紧打120求救。”姚楠说,酒精中毒如果严重的话,很容易造成猝死,“过年喝酒是开心事,但是我每次看到这种求助都特别揪心。”
姚楠在接求助电话,登记信息。新京报记者王嘉宁摄
女子煤气中毒幸无大碍
姚楠拿起水杯,刚要喝水,电话又响了起来。在短暂的询问后,姚楠说:“患者还有呼吸吗?好的,您先关掉煤气的总闸门,让中毒者离开中毒环境,把衣服解开点,把她移到通风的地方。她吐了吗?可以先把呕吐物清理一下,让她安静休息,尽量减少心肺负担和耗氧量。”姚楠一边记录一边派出救护车。忙了10多分钟后,姚楠长呼一口气,“接到病人了”。
求助者是房山区于庄村一名35岁的女子,在出租房内一氧化碳中毒。附近的邻居发现后,她已经出现呕吐,四肢无力的情况。幸好邻居求助及时,该女子并没有生命危险,被送至医院继续治疗。
姚楠说,虽然这几年一氧化碳中毒少了很多,但如果遇到了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要立刻关闭阀门并且马上打开门窗,保持空气的流通,以降低屋内的一氧化碳浓度,把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对于中毒比较严重的病人,应立即检查患者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让病人仰卧解开衣领和紧身衣服,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比如人工吸氧,心肺复苏,边急救边等待医护人员的到来。
姚楠腰部不适,站起来缓解疼痛。新京报记者王嘉宁摄
调度医生指导救治幼儿卡异物
正月初一凌晨一点多,趁着没有电话,姚楠赶紧吃上一口“年夜饭”。虽然只是凉透的饺子,但姚楠却吃的津津有味:“真是饿了。”
正吃着,电话又响起来,姚楠扔下筷子,赶紧跑了过去。问了两句后,她迅速记录下来电话和地址,并派出急救车。
求助者是一名怀柔三岁女童的家长。女童误将一整个榛子吞了下去,正好卡住了喉咙里,脸都憋红了。家长慌张不已,想用喝醋,吃馒头等偏方,将榛子压下去,但毫无效果。
姚楠一边派救护车,一边指导女童家长:“现千万别使劲拍孩子的后背,也不要用醋和馒头往下压。急救车已经在路上,现在你听我的指示,冷静下来……你轻轻拍拍孩子的背部,尝试着让她自然呕吐。”
姚楠边说边看着急救车的位置:“慢慢拍,对,再拍。急救车还有五分钟左右,就能到你那里……太好了!你现在不要让他喝水,给他顺顺气,等待急救车。等医生到了给孩子再检查一下就能放心了。”
最终,经过姚楠的指导,孩子自行将榛子吐出来了。急救车离开后,女童家长专门打来电话,对姚楠表示感谢。
儿子发微信叮嘱防护与安全
“我们现在人手紧,工作量大,大家都是顶着压力,坚持完成工作。”姚楠说,每个人都有休息时间,可以用来吃饭和休息,但电话响个不停,没有人愿意放下手头工作去吃饭休息,“我们做的是都事关人命,谁敢马虎。”
谈起家里人,姚楠笑道:“家里人比较理解,今年还为了我把年夜饭挪到了中午吃。儿子还专门给我发了微信,让我注意防护和安全。”
此时,电话再次响起,一名男子嘶吼道:“我爸爸不行了,快给我派车!”姚楠询问患者位置和联系电话,对方却完全听不进去,只是重复这一句话。姚楠严肃的说:“你冷静下来,把地址说出来,我才能派车。”她反复说了几次之后,对方才像是如梦初醒,将地址说了出来。姚楠立刻派车,并继续询问患者情况。
患者是一名82岁老人,有脑梗病史,突发心脑血管疾病,出现了抽搐。家人因为太过于慌张,险些耽误了急救时间。
姚楠说,调度医生的心理素质要好,不能因为对方急,自己就急了。同时,问询也要有技巧,迅速了解具体位置和病情才能准确派车。“病人家属经常因为慌张,不说或者说不清地址,还有忙于照顾患者电话断断续续,这都会影响救援速度。”每当遇到这种情况,她会先安抚对方,尽量稳定对方的情绪,最快问出信息,派出急救车辆。
虽然累的直不起腰,姚楠还是笑着说,“我们做的就是救命的急活儿,不管过不过节,随时全力以赴。”
新京报记者张静雅
编辑郭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