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创保税原油混兑调和业务启动

日期:01-20
原油

原标题:全国首创保税原油混兑调和业务启动

青岛日报1月19日讯今天上午,在青岛海关监管所属董家口海关关员监管下,山东港口青岛港开展全国自贸试验区首票保税原油混兑调和业务,标志着全国首创保税原油混兑调和业务全面启动以及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油品政策首个项目正式落地。这也是山东港口积极落实2020年省政府工作报告精神,推动由物流港向贸易港、由目的港向枢纽港升级,加快海洋强省建设,加快塑造高质量发展特色优势的最新成果落地,将加快山东港口青岛港的国际原油集散调和中心建设,为山东港口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提供的创新支点和更强助力。

首票参与混兑的原油来自刚果和安哥拉,分别于12月底和1月初在海关监管下卸船进入保税仓库,混兑后的原油将于近期通关出库进入国内市场。

提升山东原油市场竞争力

为何要进行保税原油混兑调和?这是由于炼厂从全球采购原油后通常不能直接使用,而需要先根据不同的生产装置和产品需求,进行一定配比的混兑调和。

在此之前,我国地炼企业使用的原油通常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混兑,再换小船中转,导致运费提高,到岸原油价格大大增加,影响和制约了炼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集聚着40多家地炼和石化企业,总炼油能力1.65亿吨,产能占全国地炼企业产能总量60%以上的山东来说,保税原油混兑调和的需求更加迫切。2019年,山东口岸进口原油1.65亿吨,占全国原油进口量的32.5%,居全国首位,占全球贸易量的7%,其中仅“马来西亚混合原油”进口量就达743.1万吨,同比增长19.1%。

去年山东自贸试验区获批后,《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允许自贸试验区内注册企业开展不同税号下保税油品混兑调和”,这为山东港口青岛港开展保税原油混兑调和业务奠定了政策基础。由此,青岛及山东保税现货原油市场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

多项国内首创的制度创新

青岛市商务局作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的主管部门,积极研究、争取政策,推进106项改革试点任务,围绕“现代海洋、国际贸易、航运物流、现代金融、先进制造”等五大产业协同发展,特别是涉及油品政策,给予政策指导和业务支持。

青岛海关大力支持山东自贸试验区建设,颁布《服务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二十八项措施》,推动青岛片区打造成为创新发展的先行区。

据青岛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从海关监管角度看,保税原油混兑调和涉及保税物流管控、原产地认定、完税价格审定、商品检验等多项海关监管制度集成创新,在国内尚属首例。为推进保税原油混兑调和业务尽快落地,释放政策红利,青岛海关与山东港口青岛港组成课题组,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集成创新为目标、以风险控制为底线,多次组织座谈会,梳理基本概念,进行可行性研究,创新监管模式,制定监管方案,使其成为山东自贸试验区第一批全国首创的监管创新制度。

山东港口青岛港也主动对接海关,寻求政策支持和指导,确保在符合条件的保税仓库合法、合规、安全、优质开展保税原油混兑调和业务。在去年12月2日举行的山东港口2019油品大会上,山东港口青岛港与国际知名贸易商强强联合,首次提出“国内自贸区保税原油混兑调和”理念,立足董家口港区140万方以及黄岛港区60万方保税罐容,采取订单式保税原油混兑调和定制方案,提供私人定制化服务。山东港口青岛港还积极对接地方炼化企业,确保两种混兑原油按时到港,同时全力打通海关保税原油混兑调和业务全流程,成为国内首个具有保税原油混兑调和功能的沿海港口。

打造国际原油集散调和中心

对山东港口青岛港而言,开展保税原油混兑调和业务更是由物流港向贸易港、由目的港向枢纽港升级的重要一步。

油品是一项带动性强、附加值高的综合性业务,涉及炼化、航运、贸易、金融等方方面面,吸引贸易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青岛集聚。

原油混兑调和业务不仅有效解决炼化企业每批次采购量小、资金压力大等困难,大大降低了采购成本,还扩大了港口保税原油的经营范围与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了贸易商、炼化企业的满意度,实现效益最大化。

目前,众多贸易商纷纷入驻自贸试验区,市场集聚效能激发,山东港口青岛港作为国际原油贸易集散、分拨中心的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显现,带动油品贸易、金融、航运等为一体的全程物流供应链发展。预计未来1至3年内可形成稳定的保税原油混兑业务量,为地方贸易发展贡献可观的外贸量。

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个人征信报告升级为“二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