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法律不容?这些突然冒出的“四不像”产业,怎么活下去 两会观察

日期:01-19
两会

原标题:与法律不容?这些突然冒出的“四不像”产业,怎么活下去|两会观察

摘要:什么才对挑战性的原创探索有益?

与法律不容?这些突然冒出的“四不像”产业,怎么活下去  两会观察

“监管时,金融科技企业究竟作为金融企业还是科技企业对待?”市人代会浦东团全团审议现场,吕琰代表发过一问。

问题的答案,不如题面这般简单二元——它显然是金融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如对传统金融业一般严格监管,无疑抹杀了其运用科技赋能金融的根本属性;而已发生过的种种情况,更是无时无刻不在提醒:适度有效的监管不可或缺。

吕琰代表说,怎样用好大数据,怎么用好“区块链”,“这些都需要有法律上给出更明确的定义和依据”。而用更广的视角看,金融科技只是近年来兴起的无数高端产业、先进概念中的一类。

有些从传统产业脱胎而来的新兴产业,看似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既不是这个,也不是那个,有代表索性为其贴了个“四不像”的标签。时代发展、技术变革,这种“四不像产业”只会越来越多,如何看待、如何发展、如何监管,需要制度供给的有效跟进。

谈到高端产业、先进概念,人们总爱提前瞻性。这本身没错——起步阶段,甚至还未起步时,就站在更靠前的位置,所带来的先发优势无可比拟。但预测总会失误,“瞻”的可能是完全错误的方向;提前设计出来的相关制度,也许根本是南辕北辙。

正因此,及时性与包容性显得尤为重要。前者,正如任忠鸣代表所说,新的产业发展必然伴随新的科技出现,在新的科技“刚刚冒头”时,能否及时地抓住它,关乎能否先人一步布局,掌握“方向正确”的先机。

包容性则能从多个维度阐释。往小了说,它可以是对科研项目一时失败的包容——科研人员不用再担心能否结题,不用担心达不到预期成果是否会影响后续项目的申请。用吴蓓丽代表的话说,“这对挑战性的原创探索有益”。

往大了说,它也可以是对所有前路尚不清晰的新兴概念、产业等的包容。不能因新事物身侧可能陪伴的未知风险,“一刀切”地斩断它的发展之路。

包容来自自信。实际上,有勇气“静观其变”,也正是一种对自身风险防范能力的自信。上海要成为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必须要有这样的自信。近来被频频提及,且被纳入临港新片区2020年工作要点的“沙盒监管”模式,在某种程度上也给予了上海在金融风险防范方面充足的信心。

前瞻、及时、包容三者之间,本也相辅相成。及时抓住“刚刚冒头”的新事物,需要预测、研究、掌握产业或科技的发展趋势,选择性地给予支持,以免投机取巧者钻了空子。

包容新事物,更要及时出手——毕竟,有的新事物很难在现行法律框架下生存。其中有价值的部分,尽早甄别,才能尽早保护。不然,它们直到胎死腹中,都很难在公共视野中掀起一丝涟漪。

这几日提交人代会审议的《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草案)》,在上述内容中或多或少地有所涉及。而在审议中,“做好产业预测”“抓住苗头”“不能总想着摘桃子”等声音也频繁地从代表们口中发出。其实,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不止能启发科技创新一个领域。往大里说,谋求更高层级的发展,治理日益复杂的城市,都需要一种既前瞻、也及时、更包容的复合思维。

去年末,9名使用电动车头轮椅的乘客,在3号线宝杨路站进站受阻的新闻引发关注。当时,残疾乘客在拆除动力装置后,最终得以进站。事情本身得到解决,但思考仍在延续。这次两会上,还有代表讨论此事。具体观点和对策各有不一,但有一点可以成为共识:在新业态、新模式带来的新问题面前,“睁只眼闭只眼”,或是简单“一刀切”,都不是好办法,还是要在创新的制度设计上做文章。

对上海来说,小到一部电动轮椅车,大到一个全新的、不乏颠覆性的产业,乃至一个重大的战略选择,从观念转变的角度说,都有异曲同工之处。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海南确定8个项目为今年为民办实事事项 东莞今年力争市镇两级政务服务事项实现100%网上可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