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科研补贴给得太晚了?人大代表:最缺钱时不给,这不合理
摘要:“成果落地、投入市场后,科研机构根本不愁‘变现’,此时补贴显得有些多余。”
“《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草案)》中,提到要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让广大科研人员敢啃‘硬骨头’、勇闯‘无人区’。”市人大代表吴蓓丽说,“对我们科研人员而言,这是一个好消息。但我觉得,‘宽容失败’可以放在更重要、更靠前的位置。”
吴蓓丽说,做科研项目,科研人员总要担心能不能结题,达不到预期成果会不会影响后续项目的申请,“尤其是大项目,没有人能打包票说‘保证达到预期目标’。”她建议,“宽容失败”不仅不要做负面评价,更要有滚动性的支持,“这对挑战性的原创探索有益。”
吴蓓丽还建议,应重新考虑对科研机构“工资帽”的设置,提高科研人员待遇,才能更好留住人才、培养人才。
吴蓓丽的建议引发了与会科研领域代表们的共鸣。代表们不断“抢”过话筒,提出对科研经费、人员待遇等问题的看法。
市人大代表陶明昌表示,这些问题,不止是科研部门一家的事,适用于所有领域,要全部门转变观念,形成合力。要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
他认为,现行的模式大都为“后补贴”,即成果落地后,再给与相应资金补贴。他直言,这种模式并不合理,“对科研机构而言,前期研发正是高投入、低产出的环节,此时资金的短缺将会极大程度上影响项目的进展。而成果落地、投入市场后,科研机构根本不愁‘变现’,此时补贴显得有些多余。”
栏目主编:张骏
文字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