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夜访曹疃看脱贫
来源:河北省政府网站
□记者郑世繁
“书记不要把我小看,干活去我换上一身穿扮,是骡子是马地里见……”1月7日晚7时50分,蔚县南留庄镇曹疃村村民三三两两不约而同地聚在村西的古戏台,欣赏原汁原味的曹疃秧歌《帮扶情》。村民不时跟着戏调哼着唱曲,评论着一年来你家收入和他家收获,个个喜笑颜开,正印证了记者在村口看到的励志标语:真扶贫来强攻坚,自力更生过穷关,日子越过越心宽,不给国家添负担!
千年古村建剧团
曹疃村始建于唐末,至今已有千年的建村史,由东西两个连体堡组成,至今完整保留着唐代遗风。据老人们讲,两堡初建时是两家亲戚各自所建,一街两戏台,风雨相伴几十代人,每年从腊月初八起至次年二月初七,你登场来我擂鼓,总是比个不停,比出了拼劲、赛出了韵味,形成了风格一致的独有戏种——曹疃秧歌,“戏窝子”也成了曹疃代名词。曹疃秧歌作为蔚县秧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08年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个村距蔚县乌金矿区只有2.5公里,过去男劳力多从事采煤业,随着一批生产技术落后的煤窑被关停,这些劳动力失去了工作和生活来源;加上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村民耕作经营粗放,地少人多,成为全县典型的贫困村。”中烟张烟公司驻村第一书记李向武介绍。
自2016年中烟张烟公司帮扶以来,一台展现新时代、新课题的勤、能、智、韧发展大戏徐徐展现在人们面前。
“我今年46岁,过去只是在戏台下跟着哼哼,从2016年起,我进了村里的剧团,每年收入3000多元。”唱旦角的郭均平对记者说。
该村把爱听、会唱秧歌戏的村民聚起来,多方筹资组建了全县唯一的一家村级剧团——曹疃新时代秧歌演艺公司,担负起新时代文艺宣传的重任,编排了传统剧目《九件衣》《三贤》《花亭》等15个,编排现代剧目《帮扶情》《十九大》《美丽蔚州我的家》等5个,一组组贴近生活的秧歌戏,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引导群众感恩奋进。
剧团现有演职人员43人,其中贫困群众23人,年龄最大的75岁。逢年过节,除本村演出外,还承接其他村的文艺汇演。三年来,外演61场次,收入26万元,人均增收3000元。
文化自信引领脱贫自信
现在的曹疃,“幸福要靠双手来创造”成为全村的共识,人人比贡献,个个比能力。
村里成立了“荷花”合作社,实行“统一种收,分户管理;成本总核算,收益单核算”的半托管经营模式,联片种植“张杂谷13号”500亩,推广了渗水膜全覆盖机播旱作农业技术,谷子长势良好,亩均产700斤,产谷子33.7万斤,由张烟公司以2.8元/斤的价格保底收购,产值100多万元,实现净收入70万元,亩纯收入1400元,覆盖130户,其中建档立卡101户,户均增收6000元。
村民刘义满2009年接任跃生建材加工有限公司总经理,为让村民早日富起来,2013年,他通过技改把黏土砖改为煤矸石砖;2016年,又投入4900万元进行技改,扩大了产能,解决了全村63户贫困户和60户非贫困户的就业,实现人均月收入3000多元。
真心帮扶激发内生动力
2018年,现代剧目《帮扶情》在中烟张烟公司汇报演出,赢得了公司上下的阵阵掌声,更折射出了中烟张烟公司真帮扶的轨迹。三年来,中烟张烟公司投入资金200多万元,为村里建成钻石文化广场,改造了3个垃圾点;投资100多万元实施了村委会75千瓦屋顶式光伏发电项目,年收益7.5万元,作为集体收入,开展村内公共事务。
帮扶队员更是知村民所想,多方激发村民内生动力,在钻石广场的荣誉榜前,记者看到这样一段话:“该奋斗的年龄,不要选择了安逸。”奋进榜栏下,记录着78人到外地找到工作,拥有了稳定的收入,30户有了小汽车……2018年,整村脱贫出列;在“我承诺、我践行”榜栏下,韩丽霞的“家庭作坊+外发活”箱包加工,解决60名妇女就业;董呈波的养殖合作社,帮扶10户贫困户入股分红脱贫等;在“榜样的力量”栏目中,苏凤英、韩刘全、刘金城、门桂莲等尊老爱幼、邻里相助、妻贤子孝的事迹更是让人感动不已。
李向武望着亮化的街道对记者说,全村主街道达到了硬化、亮化、绿化、美化标准,村卫生室配备了专职医生和必要的医疗器械药品,全村签约了健康保健协议,建有文化活动室1处和文化广场1个,小学1所,没有一个辍学学生,没有危房户,157个贫困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超过国家规定脱贫标准,贫困发生率为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