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今年北京两会升级:支出查得更细了
今年北京两会,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实现了“升级”,共设8个模块,其中包括4个监督模块和4个管理模块,基本可以实现查询、分析、预警和服务功能。
新京报快讯(记者姜慧梓)1月13日是2020北京人代会的第二天,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室内挤满了赶来查看预算报告的代表,截至当天中午已经有百余位代表现场查询他们关心的领域的预算支出,约400人次登录APP手机客户端在线审查预算报告。
进入2020年,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也迎来2.0时代。据了解,该系统于2019年北京两会首次启用,今年系统全面“升级”,可查具体的细项支出,代表还可以线上提交审查意见。此前,该系统已经全面应用于今年北京16区的区级两会上。
升级:可查细项支出,在线反馈意见
人大财经办副主任洪继元介绍,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今年两会实现了“升级”,共设8个模块,其中4个监督模块,包括审查监督、国资监督、专项监督和地方预算监督,此外还有宏观分析、代表服务、法规文档和系统管理4个模块,基本可以实现查询、分析、预警和服务功能。
具体有哪些升级?新系统运用大数据,细化了可审查的预算科目,每大类支出预算都可以看到具体的支出方向和安排资金的金额。
1月11日,卫爱民代表刚刚报到完毕,就来到预算联网监督室查看今年的预算草案,他最关心教育投入,从“普通教育”进入,进一步查看教工委、市教委、卫健委以及其他;进入“市教委”可以看到资金具体划拨给哪些学校,比如首都医科大学,改善办学条件、基础设施投入1168.81万元,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建设、高精尖创业人才投入1875万元,“知道了大学里钱是怎么花的,支出看得更细致。”卫爱民表示。
据了解,系统升级后,覆盖了财政、发改、人力社保、税务等多部门数据,并将预决算审查流程嵌入系统,可以全口径、全过程地进行预算审查监督,同时市区两级数据贯穿,实现了全链条监督。
新系统还设计了互动功能,代表可以通过手机APP直接线上提交审查意见。
效果:绩效公开,为代表履职提供支撑
来自丰台团的代表刘颖同样关注教育投入,通过系统,北京市教委预算绩效申报表上能够清晰地看到申报的预算金额、期望达到的目标、执行的评估标准等。
刘颖表示,代表审查预算报告,不只关心花了多少钱,而更多的是这些资金起到了多少效益。
“目前人大对财政的监督更多向支出预算和政策倾斜,这是近些年我们人大代表履职的方向,系统今年公开了预算绩效,为我们的履职提供支撑。”刘颖说。
此外,她还关注到去年减税降费的成果,“减多少钱不是目的,关键是要看能达到什么长效。”刘颖介绍,通过系统可以看到,在编制预算草案时考虑到了减税降费的影响,“不仅仅是直接的资金影响,而是连带性影响,比如人民的腰包鼓了,从而刺激了消费,再进而对宏观经济产生拉动,这些更深层次的效果被反映出来,便于我们履职。”刘颖说。
建议:细化项目事前绩效评估,整合支出与绩效
有多位代表关注财政预算绩效。代表李季名提出建议,绩效申报表的内容应该更加细化,“目前支撑这个绩效的可研报告和论证还看不到,是否合理还缺少判断的依据”,他希望下一步能够提供绩效评价的支撑数据。
刘颖则建议,项目的事前绩效评估应该提供更多信息,目前只能看到支持、不支持或者部分支持的具体项目和资金总额,但看不到每一分项被砍掉或划拨的资金金额。
卫爱民则在操作的便利性上提出建议:“如果能把支出和绩效整合到一起,直接点击就可查看对应支出的绩效,会更方便。”
据了解,人大预算审查系统于2019年北京两会首次启用,预算报告审查由过去的线下讨论拓展到线上,“以往我们对部门的预算审查监督都是通过报告材料或者正面汇报,但是受时间和篇幅限制,我们看到的是有限的。”李季名说。
系统上线一年,并于今年北京两会迎来2.0版,李季名认为,“很多政府部门敢于亮出家底,随时随地接受人大监督,这是需要勇气的。”
新京报记者姜慧梓
编辑丁天校对李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