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东京国立博物馆为他打破惯例、作品赠予日本天皇,这位华人艺术家有多厉害
他是隈研吾,日本建筑大师、2020年东京奥运会主场馆设计者。他擅长将建筑的古典与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其设计的建筑以禅意和东方美学著称,遍布世界各地。
他是王传峰,知名旅日华人画家,以画鱼见长。他的作品两次登上日本邮票,多次在国内外著名博物馆展出,也曾被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收藏。
一位是建筑界的传奇,一位是美术界的大咖,当他们俩跨界联手会发生什么呢?
东京银座多了个“网红打卡地”
近日,王传峰的个人美术馆在日本东京落成,中国驻日本大使孔铉佑到场祝贺。
美术馆位于银座,由王传峰多年的好友隈研吾亲自操刀设计。而“王传峰美术馆”这几个题字则出自日本已故著名画家、原日中友好协会会长平山郁夫。
这是在日本东京银座拍摄的王传峰美术馆外景。新华社记者杜潇逸摄
隈研吾选择了铝合金板材作为建筑的“骨骼”,深灰色的砖墙配上一条条细密刚劲的铝材向天际延展。
美术馆内也由隈研吾设计的竹子艺术品装饰,他认为竹子是中日两国共通的文化元素。
在这座五层小楼中,每一层都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区间进行展览。现在展出了王传峰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的20余幅代表性作品,包括王传峰为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创作的“鱼水情”系列纪念邮票原版作品等。
在日本东京银座王传峰美术馆内,王传峰(右)和隈研吾交流。新华社记者杜潇逸摄
他画的鱼呆萌又可爱
上世纪九十年代,王传峰在杭州西子湖畔的中国美术学院求学,专攻花鸟水墨画。1992年东渡日本深造的他,已经在国内画坛崭露头角。
然而,他不满足于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希望取得绘画艺术上的融合创新。日本画坛大师东山魁夷、平山郁夫等人的作品深深地吸引了他,让他将目光投向东瀛。
在日本东京银座,一名观众在王传峰美术馆内参观。新华社记者杜潇逸摄
在日本,王传峰找到了自己的绘画方向,“鱼”成为他独特的个人符号。他的作品充满色彩变幻和鱼水灵光,他画的鱼和他本人一样,有一种呆萌和可爱。
衣着不怎么讲究、有些憨态可掬的王传峰,乍看起来不像是一个艺术家。刚过知天命之年的他也常常以沂蒙山的农家子弟自居,但他的艺术成就却令人肃然起敬。
这是在日本东京银座拍摄的王传峰美术馆一角,墙上是王传峰的美术作品。新华社记者杜潇逸摄
——2002年,他的作品与画家邓林的作品一起入选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纪念邮票;
——2004年,他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这是东京国立博物馆建馆100多年以来第一次为在世的艺术家举办画展;
——2008年,他又与日本著名画家平山郁夫联袂为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创作纪念邮票;
——2010年,他的作品还作为中日友好协会礼品被赠送给日本天皇明仁。
除了画画,他还喜欢收藏竹筐
在绘画创作之外,收藏是王传峰的主要业余爱好。
在日本东京银座王传峰美术馆内,王传峰(左二)向来参观的嘉宾介绍作品。新华社记者杜潇逸摄
2011年“3·11”大地震及余震让他多年收藏的陶瓷器毁于一旦,而地震中完好无损的古老竹筐让他看到了这种艺术品的生命力和魅力。
王传峰开始专心收藏上百年的老竹筐,还和隈研吾以及日本摄影大师筱山纪信一起跨界创作——以历时5年在世界各地收集的200个老竹筐为主体,在隈研吾设计的30多处建筑空间内,完成即兴插花,再由筱山纪信拍摄,最后出版作品集《馀香·插花艺术》。
“不期待女儿们成为画家”
在王传峰看来,他的成功离不开在背后默默支持自己的家人。
这是在日本东京银座拍摄的王传峰美术馆一角,墙上是王传峰的美术作品。新华社记者杜潇逸摄
20多年前,他在日本留学时和中国妻子结识,后来他们陆续有了3个女儿。如今,大女儿在上海留学,二女儿在大阪上大学,只有小女儿还在家读高中,一家人幸福美满。
原先三个女儿都不会说中文,而如今在中国上学的大女儿,中文已经说得相当不错。王传峰和妻子都表示不会强迫孩子学什么,或者给她们设定什么人生目标,“她们都会画画但并不期待她们成为画家。”
“文化交流是我的使命”
自1992年赴日以来,王传峰长期活跃于中日文化交流的第一线,既和众多日本艺术家往来密切,也和许多中国顶尖艺术家有过合作。
因为在中日交流方面的突出成就,他在2011年被中日友好协会授予“中日友好使者”称号。
“不管外界赋予了我何种身份,我始终是一位画家,文化交流是我作为一名画家的使命。”王传峰说,希望我们华人在世界上能给人类、给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王传峰告诉记者,未来他将在美术馆持续更新自己的作品。他还计划每年举办两到三次主题展览,吸引全世界的艺术家来到这里。
在日本东京银座,王传峰(左)和隈研吾在王传峰美术馆门口合影。新华社记者杜潇逸摄
记者:华义郭威
责任编辑:张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