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往东来》:为中日语言交流史正本清源

日期:01-11
中日东往东来

原标题:《东往东来》:为中日语言交流史正本清源

我们致敬《东往东来》,致敬其为中日语言交流史的正本清源所作出的努力,它梳理了近代史关键语词在社会变局下的嬗变。

采写丨李永博

《东往东来》:为中日语言交流史正本清源

《东往东来:近代中日之间的语词概念》

作者:陈力卫

版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年6月

作者简介

《东往东来》:为中日语言交流史正本清源

陈力卫

陈力卫,日本成城大学教授,专攻日语史、中日语言交流史,主要著作有《和制汉语的形成与发展》《图解日本语》《日本的谚语·中国的谚语》《近代知识的翻译与传播》,译有《风土》《现代政治的思想与行动》。

致敬辞

日本语词概念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传播影响深刻。东亚汉字文化圈的辐射影响力,塑造了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复杂性。近代以来,西方文明的输入与历史的纠葛,导致了中日之间语词概念的传播、互动与共享关系受到干扰,以至于后世在谈论时总是以讹传讹。通过对比中日近代出版的报纸杂志和辞典收录状况,《东往东来》打破了过往的种种偏见与谣传,对语词概念的来源进行了具体验证,并透过语词概念的辨析,描摹出一部中日两国社会思潮与文化互动的变迁史。

我们致敬《东往东来》,致敬其为中日语言交流史的正本清源所作出的努力,它梳理了近代史关键语词在社会变局下的嬗变;我们致敬作者陈力卫,他对概念背后的社会思潮进行了复盘,重新回溯了近代中日两国的社会思想变迁和东亚文化的互动历史,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近代史中的文化输入与输出的双向互动,对理解近代中日两国的思想文化史有着重要价值。

答谢辞

这是一本学术著作,主要讲中日近代的语言文化交流,关注语词概念的传播问题,五百多页,又厚又贵,能够获奖是我根本没想到的。特别是继去年的译作《现代政治的思想与行动》(丸山真男著)后,今年的拙著《东往东来》能连续获奖,简直有点不敢相信,或许是人到花甲才交的好运吧。当然这里首先要感谢评委和读者的认可,有读者此书才有意义。也要感谢主编这套“学科、知识与近代中国研究书系”的复旦大学章清教授,能忝列其中就很荣幸了。我在后记里也提到过,不会忘记很多朋友的提携和帮助,自己做语言学的能跟各个领域的朋友相互沟通、相互学习才有了一点进步。最后要感谢社科文献出版社的编辑宋荣欣女士和陈肖寒先生,没有他们的辛勤努力,也不会在交稿一年之内就能出版。

这本书

中日两国在语词上互相借用

新京报:你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留学日本,是什么样的机缘让你开始了对日语的语词史与中日语言交流史的研究?

陈力卫:当时我还在北京大学当日语老师,后来自费公派前往日本,一开始的目的就是学习日语。到东京大学以后,日语史就成为我之后长期从事的研究。由于日语里有很多汉字,所以日语史研究的一半就是在研究日本人如何吸收汉字、读解汉字的历史。近代日本从中国汲取了哪些成分?这个问题就是《东往东来》第一编的内容,其实是属于日语史的部分,是构筑近代日语语词的关键之一。相对于日本学者,我们对中文的读解更容易一些,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在这方面比日本做得更多一些。

新京报:在写作这本专著的时候,你一直在质疑一种流行的观点,即现代汉语词汇的一半以上甚至更多都来自日语。你觉得这种谣传或偏见是如何产生的?

陈力卫: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国学者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关心汉语的语言来源问题,尤其是日语借词的部分。这在50年代形成了一个研究高潮。日语借词的问题被部分学者提出之后,日语或中文的学习者一碰到双音词,容易往这个方向靠。但是汉语中究竟有多少日语词汇,从一开始就没有明确的标准,也没有学者去仔细地验证,各类说法多是人云亦云后的产物。另一方面,日本人在谈论汉语中的日语借词时,也自然地产生一种文化上的优越感,他们认为千年以来日本一直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如今日本文化终于也能影响中国了。当这个话题最终上升到报纸、杂志等公共媒体上时,带有民族主义色彩的情绪就逐渐显露出来。把这一话题扩大也是一种没有自信的表现,当然日本方面也为这种现象的产生“添油加醋”。

新京报:你在书中提出,近代中日的语言交流并非是单向的。尤其在甲午战争之前,近代中国在学习西方文化的过程中,也向外输出到日本,直接影响了日语的构成,而这往往被很多人忽略。这种文化现象是怎么产生的?

陈力卫:日本在18世纪末兴起了“兰学”,当他们想要翻译荷兰学的时候,却发现缺乏相应的近代知识。而十六七世纪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带来的西方知识都是用汉文书写的。因此,这些汉语文本就成为日本知识分子学习西方文化的一种参照。日本意识到想要获取西方的新知识,中国是一个比较好的渠道。从此之后就形成了这样一种模式,只要是中国有新的东西,日本就赶快引进,这种做法一直到明治维新以后还在持续,这其实也是日本人走向近代化过程中的一个步骤。我们最初开始研究日语史的时候,这一块已经是被我们关注,所以就日语学界内部而言,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

这个人

从思想脉络中破解语词迷思

新京报:与通常的语言学研究相比,《东来东来》的一个特点在于花了相当的篇幅挖掘语词概念背后的思想内涵与社会脉动。语词史与概念史或思想史的研究有怎样的互动关系?

陈力卫:20世纪是一个思想剧烈波动的世纪,也是东方人接受大量外来新知的世纪。对于同一个英文语境下的概念,中文有来自传教士的表述,日语有来自兰学的表述,再往后还有严复等留学西方人士构建的话语表述。不同来源的表述相遇和交流时,必然会出现混乱的情况,而这在过去谈论和分析得比较少。想要理解混乱产生的根源,就需要从思想脉络中寻找答案,才能把一些语词在不同时代的不同意义梳理得清楚。这种梳理就与概念史的方法论比较相近了。

过往语词史的研究,多局限于部分文学经典作品。实际上,语词概念的研究应该主要从公开发表的报刊、杂志和思想著作中寻找线索。这部分的语言材料在过去的语言学研究中比较欠缺。基于这样的反思,我们就需要关注同时代的思想家和著作是如何使用具体语词的,这也是重建概念史的过程。举例来说,在20世纪初引进西方概念的时候,中文的“民主”与日语的“共和”都对应着英语中的“republic”一词。我们现在知道两者的区别,但在当时完全是同一个概念,只是在中日两国之间的不同。这种不同是如何磨合的,需要我们来做一些梳理和解答,国内概念史的兴起也推动了这种方法论。

新京报:就你的研究统计,汉语中的日语借词大概有多少?

陈力卫:我在书里使用的是上世纪80年代增订的普通话常用词表,因此范围只限于4000常用词。那么在这些常用词里边,我们能发现,可能有7.2%是日语借词,如果是局限于中日同形词的话,那一下就增长到23.6%左右。再限定到社会科学领域,特别是政治、法律、经济领域的话,就能够达到38%左右。所以也的确是大家都觉得人文社科里面日语借词的比例比较高,但是并不是说高到70%、80%这个程度。

此外,要把历史拉到现代的话,日语借词的分布可能要稍微有些偏重,因为常用词表是不太吸收专业词汇之类的。如果涉及各个专业的话,总体比例要稍微再高一点,不同专业的情况也有差距。比如在矿业和铁道领域,来自中文的词汇占了大多数,但到医学领域,日语占据的比例就更高一些。下一步我们需要做的工作就是把事情做得更细,具体到各个学科分类,这样可能说起来更具体一点。

作者丨李永博

编辑丨安也

苗圩:2020年7月1日新能源汽车补贴不会继续退坡 湖南岳阳通报4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