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履职在线

日期:01-08
人大代表博物馆

原标题:代表委员履职在线

开栏的话

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以来,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协委员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依法履职履责,在建设新青海征程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在全省“两会”召开之际,本报开设《代表委员履职在线》栏目,讲述工作生产一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充分发挥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依法行使代表委员职权,积极履行代表委员义务,为党和政府决策建言献策、密切联系群众,为党和政府分忧、为人民群众解难的故事。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百姓事,无小事——记省人大代表冯桂萍

“作为一名在社区工作的省人大代表,我的责任就是倾听最基层人民的声音、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尽全力为他们办好每件事。”西宁市城西区兴海路街道办事处尕寺巷社区党总支部书记、社区主任、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冯桂萍这样说道。

冯桂萍所在的尕寺巷社区拥有辖区居民11123人,在社区工作的这20年里,面对着头绪多、任务重的社区工作,冯桂萍始终一心一意为辖区群众着想,把自己的心血全部倾注到了辖区居民群众的身上。

作为省人大代表,身在社区工作,为冯桂萍的履职提供了最新鲜的社情民意。“正所谓‘百姓事,无小事’,辖区居民们的事看似大多都是有关衣食住行、‘鸡毛蒜皮’的小事,却件件都关系到大家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每天,每位尕寺巷社区的工作人员都要“入户一小时”倾听居民们的所求所需,冯桂萍也不例外,这些年不论寒暑,她入户听取基层反映、听取群众呼声的脚步都未曾停下,“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进千家门、问百家事、操多家心,就是为了贴近群众,听取大家的意见与要求,但最根本的还是要时刻关心他们的疾苦。”

尕寺巷社区是城西区“三无”楼院和低保户最多,环境较差的社区,为改变这一现状,冯桂萍始终把改善群众民生问题作为头等大事,努力为增进辖区群众民生福祉而工作。“为老旧楼房更换天然气设备、改造电路,修缮危旧房屋,解决临街餐厅油污堵塞下水道,改造老旧院落景观,解决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近两年,冯桂萍以省人大代表的身份积极建言献策、主动多方协调,解决了许多辖区居民们反映的急事和难事。

“每年一次的人代会,是全省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此,我必须广泛听取广大选民的意见和要求,带着群众的愿望参加会议,反映他们的期望和呼声。”冯桂萍直言,作为一名省人大代表,她感到“压力很大”。从2019年8月起,冯桂萍就一直在为今年人代会上的建议而走访调研,“人大代表为人民,这既是责任也是义务。我的压力来源于群众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来源于群众对人大代表为民发声为民服务的期盼。所以我必须深入调查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急,抓住群众最关注的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西宁市城西区湟水河湿地公园体育游乐园器械维护问题的建议”“关于西宁市物业从业人员树立良好职业道德教育培训的建议”“关于老旧楼院小巷停车处罚问题的建议”“社区关于对7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核审方式改变的建议”,去年以来,冯桂萍重点关注的这几个问题,件件都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关、都与社区工作密切相关。

“一个代表建议从开始调研到最终提出,要考虑到规范性、准确性、全局性、可行性和群众性的方方面面。”冯桂萍说:“经过仔细考虑和筛选,我准备在今年的人代会上重点提出‘西宁市城西区湟水河湿地公园体育游乐园器械维护问题的建议’,力求解决运动器械存在只重视投入,不重视维护,缺乏人员的管护,导致器械不同程度的损坏,不能正常使用的问题。”

从过去的“出门一身土”到如今的“开窗就见绿”,从“取暖做饭一身黑”到清洁能源入户,冯桂萍见证了辖区居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她说,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群众们的日子一定会过得更好,自己还将继续立足社区工作,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听取广大群众的心声,踏踏实实再为群众办成几件好事,并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争取做一个群众满意的人大代表。(莫昌伟)

是殊荣,更是责任与担当——记省政协委员叶玉梅

“能够连续两届当选省政协委员,对我来说是一种殊荣,也是党和人民对我的信任。我深知自己的使命和责任,积极了解社情民意、积极参政议政,真正发挥作用。”省政协委员、省博物馆研究中心研究馆员叶玉梅的话语中透露出满满的真诚,这些年,她尽心履职,诠释一名政协委员的责任和使命担当。

岩画,被誉为崖石上的史书,形象生动地记录了古代人类的生产生活状况。我省的岩画见证青海远古先民在古道及丝绸南路上发挥的重大作用,是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2018年,叶玉梅花了一整年的时间,几乎跑遍了各州县,专门调查研究我省岩画现状。

在调研中,叶玉梅发现因人为破坏和自然风蚀的原因,一些距今4000年左右的远古岩画遭受严重破坏,尤其是一些罕见的刻绘岩画,内涵尚未破解,却已经处于濒临毁灭的境地。

调研的结果让叶玉梅忧心忡忡,岩画通常裸露于山野之中,分布松散,得不到相应的保护,这种特性的远古文化一旦失去,将不会再重现。如何使青海岩画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的关注?如何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并科学合理地开发与保护?经过反复思考,2018年11月底,叶玉梅撰写了《物质文化遗产岩画艺术的原生态传承保护与研究开发亟待加强》的提案,并提出将一部分难以保护即将脱落的岩画实施切割,运往省博物馆或各州县博物馆展览和珍藏,进行抢救性保护;积极开展“江河源岩画”申遗工作;组织相关专业人员成立一支岩画研究队伍,加大对青海岩画的研究工作等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在叶玉梅的呼吁与努力下,全省各地更加重视岩画的研究与保护,2019年10月中旬,她与省博物馆几位同仁一起前往我省岩画数量较多的海西调研时得知,格尔木市博物馆已向省政府申请到1000余万元资金,专门用于岩画保护工作,对此,她十分欣慰。

“我希望以后青海岩画能成为青海高原文化的‘闪亮名片’。能让更多人了解岩画艺术,了解青海的历史。”叶玉梅说。

叶玉梅一直认为要着力挖掘江河源文明精髓,讲好青海各民族和谐相处的历史故事,为融入“一带一路”打造交流互鉴的文化带平台。2019年8月30日,叶玉梅参加了国际文化博览会并代表青海省政协做了题为《岁月留不住,古道亦流芳—青海在一带一路中发挥的作用》的发言。

同时,叶玉梅也时刻关注社情民意,关心群众的需要,尽己所能为群众解决问题。

叶玉梅注意到,目前,我省多数离退休人员安坐家中,生活单一,虽然物质生活没有任何匮乏,精神生活却成为空白,时间长了就会出现身体不适、抑郁,甚至出现失能、半失能等现象。

作为老科协的一名成员,叶玉梅在参加老科协活动时看到了另一番景象,六七十岁的老年人在老科协、在排练厅欢歌笑语,个个精气神十足。她认为,他们的精神面貌足以说明精准养老靠自己是可以做到的,多参加集体活动和公益性事业,就会远离抑郁,摆脱老年困惑,丰富的精神生活对老年人非常必要。为了更好地丰富老年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使老年人老有所为、发挥余热、实现价值,使离退休人员生活丰富多彩、健康快乐,叶玉梅撰写了《将“老年大学”开进博物馆》的提案,建议省博物馆与老科协等社会机构签订共建协议,利用博物馆自身资源,创办具有特色的展览和特色活动,让老科协积极参与到博物馆建设中来,达到创新展陈模式、讲解模式、教育模式、宣传模式和执行模式效果,真正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在随后省博物馆公开招聘志愿者讲解员时,叶玉梅和省博物馆工作人员,细致全面地为报名参加志愿者讲解员老年人进行了培训……(李雪萌)

宁德:节日纠“四风”,擦亮监督探头 落水的“水爷”——云南省临沧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主任李华松严重违纪违法案剖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