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贫困村的“院士小院”

日期:01-07

原标题:一个贫困村的“院士小院”

新华社昆明1月7日电题:一个贫困村的“院士小院”

新华社记者杨静

只有小学一年级文化的拉祜族群众刘扎丕第一次听到介绍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时,他下意识地愣住了:“院士是啥?”

今年36岁的刘扎丕家住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云山村,过去他一直在与贫斗争,但却苦于不知如何增收。

当刘扎丕得知,村里的活动室要变成“院士小院”,院士们还要在当地租土地,用现代科技种植洋芋时,他内心依然有个问号:“种个庄稼有啥科技含量?”

不仅是刘扎丕,当地很多人一直这样认为,按照祖辈的方式耕地、播种、覆土就可行,哪来这么多讲究。

澜沧县地处我国“直过民族”聚居区,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3年,素质性贫困是这里最为突出的致贫原因。

“村里以前也种洋芋,但个儿小。”云山村委会主任吉有清今年56岁,在他印象中,大家种土豆的方式特别简单,在牛耕完旱地后,把自家的土豆挨个放在沟里,盖上土,坐等收成。

2015年中国工程院开始对澜沧实施定点结对帮扶,当刘扎丕第一次在“院士小院”聆听朱有勇培训时,他震惊了。洋芋有这么多叫法,还要选择品种、脱毒种薯、建垄打沟……

村民过往在冬季要么把地闲下来,要么种些小麦、油菜,基本没有收入。但在2016年的培训结束后,刘扎丕就报名种植冬季洋芋,这是当地首次尝试在冬季种植。从2亩到4亩,再到近期种下去的13亩。种植面积扩大的背后是洋芋的量与质的提升。2019年上半年,刘扎丕的马铃薯收入超过2万元。

“种植科技培训覆盖了所有的生产环节。”澜沧职中对外培训负责人洪剑鸣说,在“院士小院”开班培训有四个阶段,教授洋芋种植基本知识、发放种薯给村民种植、采收评奖、总结经验。

他认为,这样培训与以往培训最大的区别就是,田间地头变成了课堂,院士专家不仅布置“作业”,中途还到地里抽查“作业”,最后还为“作业”评奖,以此督促大家将培训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从而转变传统种植模式。

“去年我种的洋芋获得了单个重量冠军。”说起种洋芋,村民张云珍喜笑颜开。在接受院士专家培训后,按照学到的理论知识种植,当季收获最大的洋芋就有1.41公斤,还获得了5000元奖励。

“有了科技的引领,村民从‘要我发展’变为‘我要发展’。”中国工程院派驻云山村的第一书记何朝辉说,村民过去不知道洋芋种薯还有休眠期,切块后就等着全部发芽进行种植,有的甚至不切块直接将洋芋放在地里,导致部分种薯带病种植,影响外观和产量。而自从院士在村里开班培训后,不少村民带着农具便匆匆挤进“院士小院”,向院士团队请教种植技术要领。

自“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指导班”2017年在当地开班起,以各个产业示范点为实训基地,来自全县各乡镇的学员参加了马铃薯和蔬菜、林下三七、中药材资源与种植等实训课程。仅冬季马铃薯优质高产新技术就使每户平均增加收入12000元。

不仅如此,在去年“双十一”,“院士小院”还开设了扶贫电商班。6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在拼多多电商平台上成功开店38家。半年内,电商班还将进行三次培训,确保大家掌握电商运营管理技能。

“思路一变天地宽。”澜沧县扶贫办负责人说,在中国工程院的定点帮扶下,“院士小院”正在辐射带动当地土豆、三七、茶叶等产业快速发展。云山村贫困发生率有望从最初的42.93%降至1.09%,贫困的拉祜山乡将告别绝对贫困。

上海养老机构日常检测结果:24家“较差” 林双林:降低企业所得税已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