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新闻发布会举行

日期:01-04
枢纽

原标题:解读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新闻发布会举行

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让市民生活更有质感

解读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新闻发布会举行

《决定》对市民美好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制度安排,未来成都的发展将更有温度、市民的生活将更有质感

成都日报摄影部供图李冬摄

【治理体系】

以“人本原则”构建城市现代治理体系

《决定》特点

■坚持把落实中央和省委全会精神贯穿始终

■坚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始终

■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始终

■坚持把对标一流贯穿始终

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于2019年12月26日至27日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成都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建立完善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现代治理体系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决定》为什么以新发展理念为主线,为什么是“10 1”的构架体系、决定的核心内容是怎么组成的、能够给大家带来什么实质性的政策红利……昨日,市委外宣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点击查看新闻发布会)。会上,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公厅综合室主任鲜阳红对全会进行解读。

《决定》为什么要以新发展理念为主线?

《决定》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始终,鲜阳红介绍,从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来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开启了天府之国高举新发展理念旗帜大踏步走向世界的崭新篇章。

从成都的历史来看,成都自古就有创新的精神、协调的文化、绿色的底蕴、开放的意识和共享的情怀,构建城市现代治理体系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主线是对成都历史文化的尊重、对历届先辈治理城市经验的传承。

从成都近年实践来看,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坚持以新思想引领城市发展方向、以新理念统揽城市工作全局,取得一系列显著成效,世界城市排名由2017年全球第100位跃升至2018年全球第71位等。

“这些成绩的取得当然有多方面原因,但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推动发展的理念十分科学和先进,始终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成都新时代改革发展的实践导航和价值标尺。”鲜阳红表示,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始终,一以贯之坚持好落实好。

《决定》为什么是“10 1”的构架体系?

“城市治理涉及方方面面,我们必须全方位系统性地进行制度设计,才能形成一个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治理体系。”鲜阳红说。

城市治理首先需要新思想武装新理念引导,为此设计了《决定》的第二部分;围绕新发展理念这条主线,在《决定》的第三至七部分,分别设计了以创新发展制度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协调发展制度体系提升城市引领力辐射力带动力、以绿色发展制度体系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以开放发展制度体系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以共享发展制度体系满足市民美好生活需要;根据成都具体情况和城市治理的现实需要,在《决定》的第八至十一部分,分别提出构建社会治理、文化建设、法治保障、权力运行监督制度体系;再好的制度只有刚性执行才能产生治理效能,为此专门设计了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障体系,作为《决定》的第十二部分,为制度的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这样,整个《决定》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城建、开放、民生、基层社会治理、法治保障、权力运行监督等方方面面,从而形成了“10 1”的完整制度构架。

《决定》的核心内容来自哪儿?

“《决定》围绕回答好在城市现代治理中‘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问题,核心内容主要来自四个方面。”鲜阳红表示。

坚持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全会精神,切实把党中央和省委决定的要求具体化、体现好,确保党中央和省委全会精神在成都全面贯彻、全面体现。

坚持系统总结城市现代治理取得的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在总结提炼“十个坚持”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将近年来成都推动主体功能区差异化发展、以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组织经济工作、产业功能区建设、新经济发展、社区发展治理、公园城市建设等成功探索、创新实践固化为制度。

坚持对标一流借鉴先进经验,《决定》起草之前,范锐平书记和有关市领导分别前往北京、上海、浙江、广州、深圳等省市学习考察,认真研究了世界先发城市的营城经验,将国内外先进城市的治理经验充分转化为成都城市治理的制度设计。

坚持前瞻视野科学谋划,深刻把握城市发展规律和时代潮流,对城市治理中面临的共同难题进行前瞻性制度设计。

据介绍,针对智慧城市对经济社会发展、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营运等各个领域的深远影响,提出了要提高科技支撑能力;针对解决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创造性提出了构建党委领导双线融合的社会治理机制。

《决定》带来哪些政策红利?

“《决定》坚持把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作为价值遵循,把‘人本原则’作为构建城市现代治理体系的逻辑起点,通过可感可及的制度设计,真真切切地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民感到城市的温度、生活的美好。”鲜阳红介绍。

对企业来说,《决定》围绕“放水养鱼”“让利企业”,建设一流国际化营商环境,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告知承诺”制度、完善“城市机会清单”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实施企业开办全流程“一件事”便利化改革、创新新经济发展政策体系和要素供给方式、深化以成长为导向的企业扶持激励制度改革等等,可以说这些制度设计,为成都的企业提供了全生命周期的细致服务和保驾护航。对市民来说,《决定》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始终,着力构建满足市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制度体系。

通过构建国际立体大通道体系,让市民随时兑现“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通过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提供更多“成都蓝”“西岭雪”的生态福利;通过健全以利民为导向的基本公共服务清单管理和动态调整制度,努力实现学有优教、病有良医、住有宜居、人有普保、老有颐养等等。

《决定》对市民美好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制度安排,未来成都的发展将更有温度、市民的生活将更有质感。

【经济工作】

“创新提能年”要正确处理好七对关系

2020年是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是实现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目标、基本建成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的决胜之年,也是系统开展“十四五”规划、谋划未来发展蓝图的关键之年。

全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紧扣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坚持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相统一,以“创新提能年”为主题,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胸怀大局、坚守定力,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

发布会上,市委政研室主任曾明友,就市委关于2020年全市经济工作安排部署情况进行解读,主要聚焦“正确处理好七对关系”。

要正确处理好稳定当前与谋划长远的关系,努力在科学作为中推动城市发展行稳致远。

稳当前,充分发挥有效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深入实施1000个补短板、强功能的重点项目,持续开展六类500强精准引进计划,以有效投资优质项目构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底部支撑。谋长远重点要立足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目标,加快推动城市转型、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充分彰显成都的比较优势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要正确处理好极核引领与区域协同的关系,努力在聚势赋能中增强经济人口承载能力。

重点是要千方百计做强极核功能,聚焦重要功能型平台和重大产业性项目,持续做大做强“五中心一枢纽”功能,全面提升城市枢纽辐射力、极核影响力和开放带动力。千方百计推进优势互补,坚定推动成渝相向发展,以片区综合开发加快东部新区整体成势,以点连轴带动协作城市共同发展。千方百计提高承载能力,积极推进主体功能区差异化发展,前瞻布局适配性强的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能力,加快布局“48 14 30”国际客货运航线网络,持续拓展7条国际铁路通道和5条国际铁海联运通道对泛欧泛亚区域中心城市的覆盖面,全面增强城市经济人口承载能力和高端要素资源集聚能力。

要正确处理好产业升级与动能转换的关系,努力在转型发展中构建开放型现代化产业体系。

重点是要聚焦动力变革大力发展新经济,强化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产业培育和场景供给、“政产学研用投”协同创新,积极推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加快形成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品牌影响力。聚焦供给变革巩固消费结构层次优势,着力打造地标商圈潮购、公园生态游憩等八大场景,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能级商圈,以审慎包容的理念深化消费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聚焦效率变革加快构建产业生态圈,明确界定以1平方公里左右为起步区,深入实施产业功能区建设七大行动,持续做好标准厂房、人才公寓建设,加快打造1000万平方米高品质产业空间,引导产业功能区跨区域协同共建,整体提升产业功能区能级。

要正确处理好公平公正与效率效能的关系,努力在优化服务中加快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重点是要在全面实现营商环境2.0版本目标的基础上,尽快推出覆盖范围更广泛、社会预期更稳定、企业感受更直接的营商环境3.0版本。稳步建立覆盖服务人口的公共政策体系,推动公共政策由户籍人口逐步扩展到常住人口、公共服务逐步面向城市服务人口。稳步建立覆盖各类主体的产业政策体系,打破产业门类和企业规模、发展阶段、企业所有制限制。稳步建立覆盖全要素的智能化数字化管理功能体系,大力推广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积极探索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全面升级社会治理“一键回应”。

要正确处理好稳定秩序与激发活力的关系,努力在宽严相济中实现多重目标的动态平衡。

重点是要注重凝聚共识,坚持以新思想新理念汇聚各方力量、凝聚发展共识,让“爱党、爱国、爱家乡”成为广大市民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注重见微知著,持续推进“三张清单”和10个重点领域防范化解风险攻坚行动,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注重社区发展治理,坚持科学发展和有效治理有机统一,加快建设宜人宜居、智能智慧的城镇社区,望山亲水、乡风文明的乡村社区,功能复合、职住平衡的产业社区。

要正确处理好体系建设与能力提升的关系,努力在创新提能中提高城市工作科学化现代化水平。

体系是基础、能力是保障,关键是要以“创新提能年”为载体,创新领导工作方式提升发展势能,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增强核心功能,创新经济组织方式转换新旧动能,创新生活服务方式推动品质赋能,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提高治理效能,加快形成与城市发展定位、战略目标相匹配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要正确处理好从严从实与关怀激励的关系,努力在表率示范中激励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面对新时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机遇和重大挑战,要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检验各级领导干部的一个重要尺度,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奋进的姿态和严实的作风,深入推动城市有变化、市民有感受、社会有认同。

【聚焦关注】

关键词:增强合作整体效能

培育建设成都都市圈加快成德眉资同城化进程

如何健全协调发展体制机制,聚焦增强合作整体效能,提升区域经济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市发改委副主任向进表示,要积极推进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培育建设成都都市圈,做强成渝相向发展四川一侧极核。加快成德眉资同城化进程,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成都都市圈,打造同城化发展先行示范区。推动“五区”协同发展,做强成渝相向发展腹地,持续开展“企业市(州)行”活动,深化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区域战略互动合作。

向进表示,要推进主体功能区差异化发展,做强成都“主干”。“五个城市区域共同形成功能协调、互补共促的网络化功能布局,提升国家中心城市承载能力。”

关键词:建设世界文化名城

加快建设一批重大引领性支撑性项目

塑造“三城三都”品牌,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成都将有哪些举措?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市版权局)局长师江介绍,2020年,“三城三都”建设还将进一步提速。

要加快建设一批重大引领性支撑性项目,高标准打造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等“文商旅体会”融合发展重大项目,提升城市音乐厅等演艺设施运营水平,积极推动国际川菜小镇等美食载体建设,打造高品位消费场景。

要招引培育一批国际国内知名企业,评选全市百强文创企业,力争实现“全国文化企业30强”零突破,培育本土年营收过亿元会展龙头企业6家,形成一批年收入过5000万元的会展企业。同时,制定出台系列产业发展政策,并持续办好一批重大活动,进一步提升成都“三城三都”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关键词: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今年保持5条以上定期直飞航线开行力度

成都提出要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而国际通道建设是其重要抓手。成都如何进一步开展国际通道建设?

据市口岸物流办主任杜进有介绍,2019年,成都的国际(地区)航线数量增至126条,其中定期直飞国际航线达73条。2019年以来,成都全年新开定期直飞国际航线达15条。

杜进有表示,2020年保持5条以上定期直飞航线开行力度,加密重要门户枢纽机场航班频次,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航点数和通达欧美澳区域航班量稳步增长。“协力做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及运营筹备工作,确保2020年基本建成、2021年如期投运,探索天府国际机场、双流国际机场‘两场一体’运营模式,打造洲际航空客货运转运中心。”

关键词:城市现代治理体系

创新党委统筹、双线融合的领导体制

建立完善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现代治理体系,市委社治委将从哪些方面发力?市委社治委副主任雷科表示,要继续坚持和深化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实践,明确一个方向,创新一套体制。

创新党委统筹、双线融合的领导体制,构建社区发展治理强基础优服务惠民生与社会综合治理防风险促法治保平安的双线体系,推动社区发展治理与社会综合治理深度融合。完善城乡社区发展与治理一体推进机制,积极推进城镇社区、乡村社区、产业社区分类治理,完善城乡社区形态、业态、生态、文态、心态统筹推进机制,全面提升城乡宜居品质和精神气质。

“要聚焦民生需求和治理难题,不断完善基层共建共治共享治理体系、市民诉求全响应工作体系、矛盾纠纷化解全链条工作体系,推动城市回归‘让人民生活更美好’的发展初心。”雷科说。

关键词: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今年将建成100个“网红打卡点”

全会《决定》对绿色发展、生态优先发展、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市公园城市局副局长谢玉常表示,要推动《决定》精神落地落实,让城市有变化、市民有感受、社会有认同。

对标国际一流标准和先进理念,健全公园城市政策法规和规划技术体系,完善上下一体的工作推进机制,让绿色生态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新建小游园、微绿地80处,市政公园30个,实现二环高架路28公里立体绿化全覆盖,让市民有更多绿色获得感。

今年将建成100个“网红打卡点”,打造100个文体旅商融合发展的新经济新业态场景。加快建设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生态示范工程,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打造公园城市响亮品牌。(记者王雪钰)

东河区:立足创新驱动 善用“三个加法”助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科右中旗:“三个精准”剑指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