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胖五”一飞冲天!为何这么多人热泪盈眶?
如今“胖五”复飞,再次踏上星辰大海的征途,两年前泪洒现场并背负了巨大压力的中国航天人,终于长出了一口气。
27日晚,长征五号遥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
“胖五”一飞冲天,完成涅槃。
此前,人们关于“胖五”的记忆,还停留在2017年7月2日,凝固在那个346秒!
当时,二次出征的“胖五”在升空346秒后,一个发动机出现推力异常降低,结果没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那次失败,引起舆论场上有关我国航天人才流失的议论。有人甚至把发射中的技术问题,上纲到体制问题。
如今“胖五”复飞,再次踏上星辰大海的征途,两年前泪洒现场并背负了巨大压力的中国航天人,终于长出了一口气。
01
为什么说这次发射压力巨大?
一个原因,是“胖五”之前2016年和2017年的两次发射,都没取得所谓的“完全成功”。
2017年就不用多介绍了。单说2016年11月3日,那是作为中国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的“胖五”首次亮相。
这次发射成功将卫星送入轨道,但没能阻止网上的争议。有些人抓住后续披露出来的一些细节,比如发射多次推迟,甚至发射倒计时也被重置等,说当时“胖五”性能并不稳定,发射成功纯属侥幸。
2017年7月2日的二次发射失利后,这种质疑似乎得到了证实。
以至于之后“胖五”工程人员在反思和紧张查找问题的同时,还要克服来自外界的压力和非议。
过去两年多来,“胖五”团队细致梳理400多个重大关键环节,逐一进行复查复算,累计召开600多次各类技术研讨会,通过1000多项计算仿真和地面试验,充分考核验证火箭技术产品状态,全力以赴提升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飞行任务可靠性。
到今天“胖五”第三次发射前,每个中国航天人心里都憋了一股劲,一定要让它“完全成功”地升空。
另一个压力大的原因,是“胖五”对中国航天事业太重要了。
有关“胖五”身世的介绍大都提到,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航天部门就已开始酝酿和规划新一代运载火箭。直到2006年10月,长征五号才正式立项,启动工程研制。
也就是说,历经中国航天人30年的刻骨攻关,才成就了2016年“胖五”的首次发射。
除了不平凡的身世,“胖五”的里程碑意义,还在于它是未来几十年中国航天事业的基础。
如果没有“胖五”,我国规划中的探月工程三期“嫦娥五号”任务,准备在2020年发射的火星探测器,以及将来建设载人空间站的各项准备工作,可能都将被迫推迟。
用国家航天局自己的话说,“胖五”是身系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全新跨越的大项目,标志我们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
研制团队怎么可能没有强烈的使命感和随之而来的压力呢?
02
接下来的问题,是经历坎坷的“胖五”,放到世界上究竟处在什么水平?
就整体性能来说,长征五号在当前全球商业火箭市场算得上第一集团,跟欧洲阿丽亚娜5型运载火箭、美国德尔塔-4重型运载火箭、猎鹰9号运载火箭以及俄罗斯质子-M火箭实力相当。
不过,世界主要研发国家在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发展上日新月异,“胖五”一入役就将面临激烈竞争。
即便如此,一些航天领域专家认为,以“胖五”为最新标志,中国航天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凸显:
我们的型号发展与项目需求总体匹配。更重要的是,有着坚定的长期目标规划,这对高风险的航天事业尤其重要。
一种得到普遍认同的说法,是美国近年来在航天领域相对衰落,就与战略目标频繁更改密切相关。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大量项目在冷战后被取消,美国航天人才大规模流失。小布什时期,雄心勃勃的“星座计划”定下在2020年将美国航天员重新送上月球的目标,为此设计了新型猎户座飞船和运载能力不输土星五号的战神五号重型火箭。
但奥巴马上台后取消这一计划,说数十亿美元的预算太过昂贵。为安抚NASA,华盛顿又提出2030年前将人类送上火星。可特朗普上台后又来了个 180度大转弯,再次将月球作为优先目标。
而无论重型火箭、月球轨道空间站还是载人飞船,都不是短短几年就能研制出来的。
美国政府在航天战略发展目标上的折腾,导致配套项目被反复取消或重设,代价就是时间和金钱的浪费。
相比之下,中国航天有着长期而稳定的规划。前面说过,“胖五”早在30年前就开始酝酿,历经挫折从未放弃,如今终于修成正果。
在“胖五”取得成功的同时,中国论证中的新一代长征九号运载火箭也将稳步发展,为我国深空探测、载人登月和登陆火星、空间太阳能电站等任务提供核心能力。
03
这次“胖五”发射后,我们终于可以平心静气地复盘一下,到底怎么看前两次发射的“侥幸成功”甚至失利。
当年把发射失利说成政策甚至体制问题的人,显然受到了某种刻板印象的误导。
依靠中国航天人的努力,国人已经习惯中国航天总是捷报频传,习惯了“中国长征发射成功率世界第一”。
在这样的氛围中,很多人忘记了航天发射向来就是高风险、高成本、高压力的领域。
尤其“胖五”,本身就是中国研制的难度最大的一款火箭,它的发射堪称中国航天几十年来的最严峻挑战。
苛责“胖五”的人,对“胖五”成功的难度缺乏了解。
媒体已对“胖五”的技术层面有了详细介绍。比如,它攻击突破了12大项、200多个核心关键技术,技术跨度大,创新难点多。
实现技术突破后,它还面临其他环节的层次考验,从部件制造,到长途海运、组装、加注燃料,再到点火、进入轨道。“胖五”发射成功,需要这一系列复杂的工作系统严丝合缝。
用一位航天领域专家的话说,这个系统事关“胖五”的技术可靠性,是它面临的真正考验。
在“胖五”已取得众多前所未有的创新突破后,我们不能再因一次发射失利而气馁,但也不能因这次发射成功就盲目乐观,觉得以后“胖五”次次都能成功,一劳永逸了。
技术可靠性,需要更多发射实践验证和磨合。只有经过更多历练,才算真正获得“合格”的标签。
“胖五”初期遇到一些问题,这给了工程团队在技术和系统配合缓解加以改进的空间。但技术的归技术,不应成为某些人动辄上纲上线的抓手。
把心态放得更平稳、更理性一些,这才是一个航天强国国民应有的心态。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补壹刀/刀贱笑&斩马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