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维东:为广东建设制造强省作出东莞贡献

日期:12-25
科学中心供给侧

原标题:梁维东:为广东建设制造强省作出东莞贡献

编者按

日前,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梁维东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昨日,南方日报A06版刊发文章《东莞市委书记梁维东受访时表示,要把握“三区叠加”的重大历史机遇,为广东建设制造强省作出东莞贡献》。梁维东指出,东莞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建设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为契机,推动技术、人才、资金、土地等资源要素进一步向先进制造业集聚,努力为全省建设制造强省作出东莞应有贡献。东莞日报今日全文转载,敬请关注!

梁维东:为广东建设制造强省作出东莞贡献

■梁维东接受南方日报专访首席记者郑琳东摄

“我们要牢牢把握东莞正面临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我市建设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三区叠加’的重大历史机遇,结合推进省委‘1+1+9’工作部署,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近日,东莞市委书记梁维东在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表示。

制造业是东莞的立市之本和核心竞争力所在。近年来,东莞坚持发展实体经济不动摇,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取得良好成效。今年前三季度,东莞规上工业增加值逆势上升,同比增长8%,居珠三角首位;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占比分别提升至53.7%、41.5%;工业投资增长21.2%,带动东莞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近6年来的最快增长,发展“成绩单”令人备受鼓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梁维东指出,东莞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建设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为契机,推动技术、人才、资金、土地等资源要素进一步向先进制造业集聚,努力为全省建设制造强省作出东莞应有贡献。

梁维东:为广东建设制造强省作出东莞贡献

■东莞大力实施城市品质提升工程,加快形成与国际一流湾区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格局。图为2019亚马&莞马开跑盛况记者程永强摄

盘活处置用地近万亩

为产业发展“拓空间”

今年8月,省委批准东莞建设省改革创新实验区,允许东莞市在全域范围内大胆创新、先行先试,这是近年来东莞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东莞如何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建设改革创新实验区为契机,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梁维东表示,东莞坚决把“拓空间”体制机制改革作为实验区建设的突破口和重中之重,提出要加快破解涉及土地资源配置、利益分配共享、镇村发展模式调整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不断优化土地要素供给、提升配置效能。今年以来,全市已完成市级收储土地近1100亩,镇街(园区)收储1.1万亩;“三旧”改造面积6694亩,启动了150亩以上重点更新单元74个;盘活用地7866.1亩,处置闲置土地1839.8亩,大力巩固和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

针对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仍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东莞重点探索了政府扶持资金的市场化改革、加大央行再贴现、支小再贷款额度等一系列改革措施,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比如,获批实验区以后,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就再批准支持东莞36.38亿元支小再贷款,超过近5年来办理支小再贷款的总量。制造业新增贷款比重从2018年末的19%大幅提升至今年前三季度的49.1%。

全会提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改善营商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东莞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去年以来共有1800多个项目在改革中缩短了50%的审批时间;前三季度为企业减负255亿元;在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排行榜中,东莞政商关系健康指数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一。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

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

全会提出,要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其中包括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等。近年来,东莞围绕创新驱动和制造业转型升级,不断探索经验并取得实际成效。目前,大科学装置散裂中子源投入运营,南方先进光源已启动预制研究,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引进了8位两院院士和17个科研团队。近期东莞与中科院达成共建松山湖科学城的意向,并得到省支持把松山湖科学城纳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科技创新主体迸发新活力,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连续多年实现翻番,目前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今年总量预计达6200家。

东莞还着力推动人才发展制度机制改革,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计划总投入33亿元深入实施“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其中从2018年起3年内推动100万名产业工人提升学历技能素质,加快打造技能人才之都。目前累计培训78.4万人,累计新增技术工人14.5万人。

“我们将继续牢固树立创新第一动力理念,深度参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大力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系统构建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的创新体系,全面提升东莞创新能级。”梁维东表示。

全会提出,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东莞作为广东省唯一一个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城市,已通过国家验收,共形成了三批40项具有良好示范效应的改革做法,得到国家部委通报肯定;虎门港综合保税区正式获批,实现了东莞高层次海关特殊监管平台的历史性突破;今年1-10月全市进出口11056.3亿元,保持平稳发展,连续三年在海关总署“外贸百强城市”榜单名列全国第三;1—10月合同利用外资117.2亿元,同比增长7.3%,新增超千万美元项目90宗,同比增长17.8%。

“接下来,我们要全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以‘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统揽,积极推动滨海湾新区纳入国家自贸区,系统实施‘东莞制造’品牌战略,推动企业扩大内销市场和开拓海外新兴市场。”梁维东表示,“我们还将重点推动台港澳企业增资扩产,加强科技成果与台港澳企业的对接转化,提升台港澳企业创新能力。”

新建扩建公办学校200所

增加公办学位33万个

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今年来,东莞紧紧围绕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战略部署和价值追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民生痛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找准差距,特别是大力提升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全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和可及性。

近年来,东莞在教育方面的短板较为突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数量从2015年的139.78万人增长到今年的163.8万人,年均增长6.16万人,预计至2025年还需年均增加学位约6万个。聚焦这一痛点,2019年以来,东莞共推进85个公办中小学(幼儿园)新建扩建项目,截至10月底,已动工建设46所,建成16所,共新增学位18070个。东莞还投入9.2亿元扶持民办教育发展。东莞还积极解决随迁子女的入学问题,从2017年起实施积分制入学民办学位补贴政策,2017-2019年,分别向随迁子女提供积分入学学位和优惠政策学位7.9万个、15.2万个和17.1万个。

“从2020年开始,我们将实施公办学校建设大会战,计划推动新建、改扩建公办中小学约200所,至2025年增加公办学位约33万个,其中增加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位约27万个。”梁维东表示。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东莞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美丽东莞建设工作,近年来通过城市品质三年提升计划、污染治理攻坚战等抓手,聚焦城市品质和生态环境,主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梁维东介绍,东莞正在大力实施城市品质提升工程,加快形成与国际一流湾区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格局。通过全面优化城市格局,加快中心城区、松山湖、滨海湾新区“三位一体”都市核心区建设。实施城市品质三年提升计划,第一批200个项目已完成,接续推进总投资1478亿元的第二批340个项目建设。高规格组建了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区”建设总指挥部和现场指挥部,国际商务区完成规划方案并启动全球招商,达成了410亿元的意向投资,三江六岸、两轴三节点、黄旗南片区建设加快推进,中心城区特别是中心广场、东莞大道一带的景观全面提升,得到市民群众的广泛“点赞”。加强与周边城市交通互联互通,规划建设6条地铁连接广州、6条地铁连接深圳,地铁1号线加快建设,赣深客专、佛莞城际建设加快推进,穗深城际正式开通。

同时,东莞提出坚决打赢水污染治理攻坚战、蓝天保卫战和净土防御战三大战役。2016年11月以来,全市已累计投入超过550亿元持续深化治水工作,全市累计新建管网3986公里,是“十二五”期间的16倍。近3年来,全市累计压减煤炭消费总量超过400万吨,治理VOCs企业超过6000家,基本完成全市“散乱污”企业整治,累计整治51669家。

南方日报记者胡智勇江强靳延明郭文君见习记者吴擒虎

美团任命李树斌为美团App部负责人 向王慧文汇报 11月四川共接到环保举报831件 反映大气污染的举报件最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