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酵素行业研究报告发布,专家呼吁标准化发展酵素产业
新京报讯(记者刘欢)12月18日至19日,“2019酵素产业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并发布《2019中国酵素行业研究报告》。围绕行业发展,与会专家强调标准化的重要性,呼吁制定相关标准,保证酵素产品安全,实现健康规范发展。
行业研究报告发布
本次会议由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酵素分会主办、北京中酵国康酵素科技公司、全国酵素研究中心等多个单位举办。会上发布的《2019中国酵素行业研究报告》涵盖了生产趋势、检测与认证、“食用酵素”消费群体、产品年轻化路线等内容。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关于“酵素”一词,社会上有不同的认知。根据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团体标准《酵素产品分类导则》定义,“酵素”是以动物、植物、菌类等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得的含有特定生物活性成分的产品。其中还将“酵素”分为食用、日化、饲料、农用、环保等11个类别。但现实中,“酵素”也是生物催化剂酶的别称,这种同名现象难免造成一定认知混淆。
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副理事长、酵素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海龙在会上介绍,“酵素”产品是继酱油、醋和酒等以外的发酵产品的分支。“食用酵素”在日本形成产业化,20多年前传至中国大陆。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长、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毛建卫指出,目前社会对“酵素”存在不科学认知,要以科学方法破解。
标准化成发展关键
目前,“酵素”产业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周海龙透露,由于属于新兴产业,社会监管和行业自律机制不健全,存在安全隐患,迫切需要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同时,行业产品分类广泛、品种繁多,也迫切需要完成大量的相关标准制定、行业调研、部门协调等工作,以推进产业良性有序发展。
行业标准化也成为多位与会专家的关注焦点。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物流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廖文杰强调了行业标准对产品安全、可控的重要性。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会长、北京大学质量与法治研究所所长刘兆彬对酵素行业强调标准、质量和监管的重要性。国家食品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行业中心食品部部长曹有福也认为,标准是行业健康规范化发展的前提基础。
此外,专家对品牌与个性化营销展开了讨论,认为企业应当找到自身优势与核心竞争力,打造行业优势品牌。
新京报记者刘欢
编辑李严校对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