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美达成首阶段协议,“过度让步说”流于短视
贸易摩擦是外部不可控因素,但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却是中国的自身逻辑。从这个角度来看,中美第一阶段的“妥协”是一种新形势下的“共赢”。
▲12月13日23时,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美经贸磋商有关进展情况,并答记者问。图片来源:央视新闻截图
这个周末,中美双方就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的消息,为市场注入强劲信心。接下来,美方将履行分阶段取消对华产品加征关税的相关承诺,实现加征关税由升到降的转变。
这一成果来之不易,中美经贸摩擦经过了近两年的争执、协商、博弈,终于达成某种程度的共识,两国都应该谨守承诺并继续相向而行。但也有观点认为,在整个协商过程中,美国居于强势地位,中国则是用“妥协”、用“过度让步”换协议;通俗地说,中国吃了亏,美国才罢手。其实,这种观点仍然是“零和博弈”思维的延伸。
“脱钩求自强”VS“合作中发展”
二战结束后,摆脱殖民压迫、实现民族独立的发展中国家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热情地投入到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事业中。然而,首先就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如何实现国家的发展?
针对这个问题,学术界主要有两种声音。一种是“依附论”,认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是一种不平等的依附关系:发达国家输出资本、技术和高附加值工业品到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只能出卖廉价劳动力、原材料和低附加值产品。这种不平等的交换,会使发展中国家永远处于被压迫的境地。所以,根据“依附论”的主张,发展中国家要想获得发展只能切断与发达国家的经贸联系,用现在的时髦词儿来说就是“脱钩”。
另外一种声音是“现代化理论”,虽然也承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核心与边缘地位,但是边缘地带国家是有可能通过“学习”逐渐向核心国家靠近,获得真正的“发展”。而要想学习,一方面要加强与发达国家的经贸联系,在联系中学习并参与竞争,不断提高自己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另一方面,也要从制度方面进行改革,以不断适应市场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自工业革命以来有多个国家先后脱颖而出,从边缘国家成为核心国家。这一过程中当然伴随着国际政治权力与结构的变化,甚至引发过激烈而残酷的战争。但这并不是注定的,同样也有很多国家通过进一步的改革和开放,在快速发展自己的
同时,成功地避免了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
▲图/新京报网。
从这个角度来看,经贸领域的争斗既可以视作生死之争,但同样可以视作利益的重新分配。不同的视角,决定了我们要采取怎样的应对方式。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无疑是成功的,但是这种成功既来源于自己主动对发展路径的正确选择,同样来源于中国与世界的积极互动。正是世界市场的和平与开放,让我们能够发挥比较优势,能够参与全球竞争。
贸易摩擦是外部因素,扩大开放是自身逻辑
2018年美国对华挑起贸易战,双方不断针对对方的商品加征惩罚性关税。从战术层次来看,无非是利益与尊严之争;但是从战略层次来看,中美两国的博弈存在“脱钩”的风险。国内外很多悲观的人认为中美之间的经贸冲突是结构性冲突,或者说是超越经贸层次而上升到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层次的冲突。
如果是这样,那么中美之间的对抗一定会陷入“大国政治的悲剧”或者“修昔底德陷阱”。在核时代,即便是双方不会走向全面战争,经贸领域的“脱钩”可能会重塑全球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格局。
可喜的是,这种悲观的可能并没有成为现实。中美两国就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强烈地预示两国之间依然存在巨大的合作共赢空间。因为这不但有利于中美两国的核心利益,而且也符合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方向。
两年来,中国政府密集出台各种新政策,缩短负面清单,不断释放改革红利。从这个角度来看,中美第一阶段的“妥协”更应该是一种新形势下的“共赢”。
从另一个角度看,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所涉及的食品和农产品、金融服务、汇率和透明度、扩大贸易等内容,本就有助于满足国内民众消费升级的需要;至于加强知识产权、扩大市场准入等,也是我国早已推进的方向。所以,谈判虽是两国间的博弈和平衡,但本国发展仍是最根本的基点,是难以撼动的原则。
18年前,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之前也有过我们是否让步过度的争论。回头来看,还有人这样认为吗?所以,我们要以第二次入世的精神和信心看待和应对中美经贸谈判,继续扩大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使之继续充当中美关系的压舱石。
□梁亚滨(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教授)
编辑孟然校对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