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水皮:房地产,梦中的黄花——杂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最希望房地产政策松绑的是谁?
答案是地方政府。
因为土地出让金的收入已经超过一般地方政府收入的50%,房价上涨,地价上涨;地价上涨,房价上涨,这个死循环总要有人下决心打破,但是打破的人一定不可能是地方政府,而是中央政府。
现实中总是有人试图突破底线,从年初的佛山市到年底的张家港市,每每有取消限购限售的传闻传出,每每也都成了昙花一现的笑话。地方政府的出尔反尔当然是丧失公信力的,但是与可能的收益相比,公信力的含金量显然不能解决眼下的问题,所谓远水不解近渴。经济下行压力下,企业的利税也在下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去年1-10月尚有5.52万亿,今年同期只有5.01万亿,少了将近5000亿,规模以上的企业如此,规模以下的就可想而知。财政收入下降,如果土地转让收入再不落地,一分钱真能憋死英雄汉。
中央的政策是一城一策,因地制宜,但是毕竟房地产有全局的影响,即便一城一策,也不能突破“房住不炒”的底线,在这个前提下,地方可以作的努力无非是扩大不受限人群的基数。比如以引进人才的名义,过去是博士、硕士、学士,现在则可放宽到大专,甚至中专。北京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但是全面放开则是没事找事,不叫停让领导难堪;叫停,让自己难堪。
中国的经济是政策经济,大家眼睛盯着中央的一举一动,一些相关的表述即便有细微的变动也足以让人浮想联翩,不能自已,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解读,选择性扩散,选择性决策,选择性投资。最近一段时间,港股也好,A股也好,地产股持续走强,原因说来好笑,就是因为中央政治局讨论四季度经济工作的报道中没有提及房地产,而投资者却认为没有提及就是好事,甚至总结出政治局会议与地产市场的波动规律,即年尾市场躁动,年初市场冲动,年中政策宣示,市场重归平静。但是实际情况其实并非如此,中央政治局会议一般年中强调房地产政策是严厉的,一年比一年严厉,去年还是“房住不炒”,今年提的则是“决不动用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政策是一贯的。
而在紧接着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通报中,有关房地产的描述再一次明确:“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面落实因城施策,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与上一年度经济会议的提法不同的是,今年特别指出“要加大城市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工作,加强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可以确定,房地产政策的大政方针没有变化,短期炒作的预期注定是一厢情愿的。
而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的提出,即是房地产业下一步的方向,同时也基本上宣告增量时代的结束,靠卖地的期望恐怕会落空,必须放弃。房地产行业出现分化也是必然的,今年破产的公司大约400家左右,但是这个数字和全国9万家相比,九牛一毛都算不上,房地产业的调整时间尚未到来。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中央经济工作的报道中又一次出现了“三期叠加”的概念,即中国经济处在经济增速的换挡期;产业升级的痛苦期;前期刺激计划的消化期。中国经济目前的压力来自周期性、结构性、体制性,其中体制性则是新的提法,而“三期叠加”则是久未提及的老说法。特别是前期刺激政策的后遗症经久未愈,此时此刻,指望决策层重走短期刺激的老路,是不是脑子有点短路或者就是利令智昏?
房地产不是明日黄花,但肯定是盛景不再。花开花谢自有周期,现在只不过告别炎热的夏天,正在进入凉风习习的秋天,而冬天的雪景尚在遥不可及的未来,春潮涌动的季节也许永远都看不到了,或者在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