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脱贫工作不能跟一头猪较劲

日期:12-15
经营性收入

原标题:脱贫工作不能跟一头猪较劲

最近,半月谈记者在多地调研脱贫攻坚,和群众算起“收入帐”时,发现一头猪竟有4种不同算法。甚至,在同一个县内,同时存在几种不同算法。部分地区在扶贫工作中存在的标准模糊、核算时“数字至上”等问题引起社会热议。

一头猪,究竟应该如何算收入?具体的实践中,不同扶贫干部的算法常常不同。有的是直接计入经营性收入;有的是不计入经营性收入;有的提出,1头猪不计入,养2头及以上均计入经营性收入;还有的则认为,应按照猪的市场售价除掉养殖成本后剩余的部分计入经营性收入。

标准存在“模糊空间”,执行中难免就会出现偏差。由此,具体操作层面的方式不一、尺度不一等问题就会随之而来。

这样的问题其实并非孤例。在遇到贫困户自养的鸡、鸭、牛、羊等时,都会带来相似的困惑。在此背后,基层干部有着现实的顾虑——如果把一些存在标准模糊的相关收入计入了经营性收入,进而让该农户达到脱贫标准,而脱贫验收评估团队如果认为这项收入不应该计入经营性收入,认定这户收入不达标,就会认为该户为错退。对于基层而言,错退不是个小事。贫困县能否脱贫的一项重要指标是“错退率”,“错退率”如果超过相关标准,则不能脱贫。

诸如此类问题,确实需要明确的答案。回答好此类问题,首先要重视的,应该是对相应标准的进一步明晰,以及对于“模糊地带”的着力消除。因此,必须从细节着手,以问题导向,明确更具体、更具操作性的要求,减少标准层面的混乱。

不过,明确标准其实只是做好了“第一步”。对于扶贫工作而言,相关的考核千万不能陷入机械主义、教条主义的误区。不能把重点放在对于数字的过分关注,让“数字至上”成为评判扶贫成绩的唯一标尺。

扶贫工作的重心,还是要放在系统解决好群众的不愁吃、不愁穿,以及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等方面,不能让仅看数字叠加的“达标”思维占绝对主导。

脱贫,不能跟一头猪较劲。评价扶贫工作群众有无“获得感”,关键还得让群众说了算,不能仅仅让数字说了算。相关的考核评价工作,要及时纠正“唯数字论英雄”的偏差,让群众在考核评价中有更多的话语权。

半月谈评论员:梁建强、周楠

责任编辑:张申

中国石化公众开放日活动在德令哈开幕 刘涛在黄南州调研时强调 坚持人民满意目标 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