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不忘历史珍爱和平
山河肃穆,草木含悲。12月13日,2019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
清晨7时,着装整齐、高大挺拔的国旗护卫队战士迈着正步,走向集会广场中央,升国旗、下半旗。国旗对面是巨大、黑色的“灾难之墙”,映衬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白字。
上午10时整,公祭仪式开始。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现场8000余名各界代表齐声高唱国歌,国歌声毕,低首肃立,共同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
今年92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老人带着儿子葛凤瑾一起来参加公祭仪式。62岁的葛凤瑾已经加入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传承记忆行动,他说:“父亲到了耄耋之年,有些活动无法亲力亲为,我们有责任接过接力棒,将和平事业传承下去。”
“今年的国家公祭仪式更加突出和平理念,在沉痛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同时,彰显了对和平生活的热切期盼。”参加公祭仪式的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刘成说,南京大屠杀的惨痛教训从未远离我们,作为学者必须在牢记历史的同时,开展历史研究、和平教育与和平活动。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公祭仪式上,82名南京市青少年代表深情诵读《和平宣言》,他们的着装上身白色、下身藏青色,神情庄严肃穆。“参加完公祭仪式,心情是沉痛的,但我们不能够也不应当沉湎于沉痛,而应该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青少年诵读者崔自鑫眼含热泪告诉记者。
南京大屠杀发生第四天,国际友人约翰·马吉冒着生命危险,用16毫米家用摄影机秘密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拍摄下来。长达105分钟的镜头,成为留存至今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唯一动态画面,是揭露日军暴行的有力铁证。
“今天我们来参加公祭仪式,像个大家庭一般,不是为了愤怒、憎恨,而是呼唤和平,缅怀那些逝去的人们。”约翰·马吉之孙、摄影师克里斯·马吉对记者说。
公祭仪式最后一项议程,是由6名社会各界代表撞响和平大钟。随着和平大钟每隔5秒撞响1声,3000羽和平鸽飞过国家公祭仪式现场,这既是对亡灵的告慰,也是对和平的呼唤。
海军指挥学院战略指挥系教授冯梁是撞钟人的军人代表,他说,“撞响和平大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作为军人代表,将继续苦练本领,时刻准备着守卫家园,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绝不让历史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