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东莞全面启动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力争2020年建成区绿地率达35%以上
▲东莞主城区高楼林立,绿树成荫资料图记者陈帆摄
昨日,东莞全面启动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力争到2020年9月前实现建成区绿地率达35%以上,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0%以上,林荫路推广率达85%以上,基本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
据悉,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目前我国城市建设管理方面含金量最高的城市荣誉,具有评选规格高、考核标准高、荣誉含量高等“三高”特点。
力争2020年基本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
缘何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记者从东莞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动员大会获悉,我市自2008年荣获“国家园林城市”,随后2010年、2014年和2018年三次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复查省检工作。
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考核要求无论是从质量还是范围上均远远高于园林城市标准。目前,东莞主要存在三方面难题,部分指标尚未达到标准,与申报标准还有差距;重视程度不够,台账资料缺口较大;城市生态建设上还存在薄弱环节。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分为综合管理、绿地建设、建设管控、生态环境、市政设施、节能减排和综合否决项共47项考核指标。根据2018年国家园林城市复查结果的相关数据对照该47项指标进行分析,其中我市达标指标28项、无数据指标11项、未达标指标8项(包含4项否决项指标)。
另一方面,东莞在城市绿地建设和管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与文化元素结合及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等方面均有待加强和提高。如应进一步完善广告设施、城市小品管理,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公共厕所设置第三人公厕,推广透水铺装,减少绿化修剪造型,实现城市绿化向“生态型”“节约型”绿化的转变。
为此,早在今年5月,我市印发了《东莞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力争2020年基本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
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0%以上
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城市绿化、道路建设、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生态修复、文化保护和节能减排等多方面内容,需要全市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广泛参与、全面联动。
对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要求,《方案》明确通过规划建绿、见缝插绿、空中增绿,实现增绿添景,优化城市绿地空间布局,2020年9月前实现建成区绿地率达35%以上,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0%以上,林荫路推广率达85%以上。
《方案》提出,实施自然生态保护和修复,完善生态园林指标体系要求。其中,加强城市自然山水格局保护,制定生态修复工作方案并向社会公示,强化城乡之间绿色生态空间的联系,构建城市生态网络体系。要加强城市规划区内的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2020年9月前完成编制《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和《城市湿地资源保护规划》及其实施方案。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城市发展平台是《方案》重要工作之一。根据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要求,获得国家节水城市称号是申报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前提条件。今年5月,我市已获得“广东省节水型城市”称号。《方案》提出,大力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补足短板,力争2020年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支撑国家生态园林城市顺利申报。
/创建路径/
关键词:增绿添景
力争2020年建成区绿地率达35%以上
《方案》提出,通过规划建绿、见缝插绿、空中增绿,实现增绿添景,优化城市绿地空间布局,2020年9月前实现建成区绿地率达35%以上,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0%以上,林荫路推广率达85%以上。
加快公园绿地建设,努力增加公园数量,提高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的覆盖率,完善公园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公园绿地的功能性、景观性和文化性。
加快道路绿化升级改造,增加乔木种植比例,提高道路绿化档次,升级优化绿道网络,打造林荫路的路网系统,逐步形成“有路就有树,有树就有荫”的效果。
完善居住区绿化,加强对新建小区绿地指标和质量的审核,增加植物配置和游憩等设施对老旧小区绿化进行提升改造,完善居住区绿地的生态效益和服务功能。
强化精细化养护,完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坚决纠正“重建轻管、只建不管”的问题,加强巩固绿化成果。
关键词:生态保护和修复
完善城市生态空间保护加强山体生态修复
《方案》还提出,实施自然生态保护和修复,完善生态园林指标体系要求。
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加强城市自然山水格局保护,制定生态修复工作方案并向社会公示,强化城乡之间绿色生态空间的联系,构建城市生态网络体系。要加强城市规划区内的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2020年9月前完成编制《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和《城市湿地资源保护规划》及其实施方案。
积极推进山体修复,恢复山体自然形态,治理污染土地。加强保护水生态环境,提高水环境质量,2020年9月前实现地表水Ⅳ类及以上水体比率≥60%、水体岸线自然化率≥80%,建成区内消除黑臭水体,落实生态园林指标体系要求,推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
关键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力争2020年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
《方案》提出,大力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补足短板,力争2020年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支撑国家生态园林城市顺利申报。
此外,加快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以设施建设和运行保障为主线,落实规章制度,加强设备和工艺管理,运行安全,实现城市城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5%以上,稳步提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方案》还提出,加快完善城市道路网络体统,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及实施方案,城市道路应保持平坦、完好,便于出行,城市道路完好率达到95%以上。(全媒体记者潘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