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财“狼师”被开除,名师和惯犯之间有多少错位与缺位

日期:12-10

原标题:上财“狼师”被开除,名师和惯犯之间有多少错位与缺位

高校预防性骚扰长效机制,才是扼住“狼师”魔爪的利器。

▲涉性骚扰副教授任5上市公司独董年兼职收入超50万。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

被曝将女学生锁在车内“上下其手”;受害女生曝出的录音、微信聊天记录中,出现了疑似钱逢胜让她“把自己当哥哥”的话;事后还被很多所谓知情者曝出前科累累……12月6日,“上财副教授被举报性骚扰”一事甫一曝出,就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此事如今有了新进展。12月9日,上海财经大学通报称,经查,当事人钱逢胜严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造成极其恶劣社会影响。经研究决定,给予钱逢胜开除处分,并按程序报请上级部门批准;撤销其副教授专业技术职务;撤销其教师资格。

仅用3天时间,涉事校方就对这起性骚扰事件做出了严肃处理,体现了“零容忍”的态度。但梳理该事件,仍有些教训需要汲取。

该事件和之前不少发生在高校的性骚扰事件“发酵”路线基本一致,都是受害学生顶着多重压力,通过自媒体爆料或向媒体救助,在出现“舆情”之后,学校高度重视,进行调查处理。

某种程度上,此事最终能得到快速处理,还与被骚扰学生的维权观念水位较高有关:

她咨询了律师,在律师指导下冷静收集证据。这其实已是无奈之举,可就是这样没有办法的办法,也在网上没少遭遇质疑,可见类似事件中受害者维权的不易。

这也跟高校性骚扰发生的特点不无关系:由于教师与学生的身份、权力不平等,教师掌握着对学生的考核权、评价权,引诱、威胁、恐吓和性骚扰学生有职务之便,也有导师权作为掩体。因此,治理校园性骚扰问题,是高校面临的共同难题。

正因如此,高校从前端防范性骚扰,将性骚扰作为师生关系异变的典型加以治理,也尤为必要。2017年,教育部就明确将“骚扰学生或者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作为师德红线之一;去年初,教育部重申,对触犯师德红线、侵害学生的行为坚持零容忍态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还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建立健全高校预防性搔扰的长效机制。

根据此要求,学校理应成立防范性骚扰工作委员会,委员会应有教师伦理(师德)委员会成员和学生会成员共同组成,在听取教师和学生意见基础上,制定行为指南,明确哪些行为是涉嫌性骚扰的行为。通过指南,既让教师约束自己行为不可越界,也教育学生如何识别性骚扰,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利。

另外,要完善校内处理机制,在学生投诉、举报遭遇性骚扰后,委员会应不受干预,独立启动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做出处理建议,再由学校对当事人进行行政处理和学术处理,涉及违法犯罪的行为该报警应报警,由警方介入调查处理。

据新京报报道,该事件中,钱逢胜被曝丑闻后,有多名女生站出来控诉曾被其骚扰。有该校在读硕士称,由于钱逢胜期末考试出题很难,挂人很多,大家都怕被挂,所以学校有个传统是考前请他吃饭,席上他会揩油;该同学还提供了钱与多名女生微信聊天截图。另据澎湃新闻引述该校学生的讲述,“在第一节课上就会暗示全班请他吃饭”。

从这些爆料看,钱逢胜俨然劣迹斑斑。这些情况此前有无学生反映,校方有没有收到这方面的反馈,目前不得而知。

但无论如何,高校在防治类似性骚扰事件上应更加主动,具体而言,应明确校园性侵性骚扰监测、预警和处理机制与主体等。“性骚扰只有0次和无数次的区别”,而高校就该用长效防控机制,在某些“狼师”迈出第一步时就及时察觉、迅速处理。

退一步讲,高校当尽早切掉“学校教师被绑在同个利益战车上”的观念囊肿,不能把性骚扰视为家丑,压住学生的投诉不调查、不处理。讳疾忌医,只会让学校形象丑上加丑,而爱护学校声誉最好的方式,莫过于正视问题,并用真正的零容忍与之切割。

从此前多起高校教师性骚扰女学生事件看,都是经媒体报道引发舆情后再处理,这多少也说明,有些高校在性骚扰防控上仍有不足。鉴于此,主管部门也不妨督促各高校建立防范性骚扰的委员会和工作机制,并对其防治工作加以督导。

回到该事件上,出事前是名师,出事后是“疑似惯犯”,这番情形本就说明了很多问题。这里面,到底还有多少学生受到侵犯?存不存在视而不见的情况?这些也亟待查清。而往深了讲,这事也提醒高校,预防性骚扰长效机制该来得更及时和给力

□熊丙奇(教育学者)

编辑陈静校对卢茜

江苏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包丰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福建晋江一民宅发生火灾致3死2伤 纵火嫌犯已被刑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