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岛4个试点功能区人员选聘实现“两精简一提升”
本报12月9日讯记者从市委组织部了解到,近期,高新区、蓝谷管理局、金家岭金融聚集区、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4个试点功能区,采取“全体起立、重新上岗、比选择优”方式,面向全市公开选聘工作人员,各项工作已顺利结束,实现了“两精简一提升”,达到了管委改革“小精专”的目标,为功能区改革发展、加速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人员总量大幅精简。严格控制人员规模总量,4个试点功能区共选聘工作人员257名,比改革前净减少210人,实现了近一半的“瘦身”。其中,高新区由341人缩减为151人,精简比例达到56%。核定的员额总量中,共留出了35%的岗位空缺,用于今后专门引进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在中层岗位选聘上,不一次性占满用光,原则上先按1正1副配备,4个功能区均留出一定数量的中层正副职岗位,为后续吸引人才预留空间。
机构设置大幅精简。按照“大部门、扁平化”原则,围绕主责主业,实行量体裁衣,集成式设置内设机构,高新区、蓝谷管理局分别设置8个、7个,金家岭金融聚集区、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各设置5个,彻底解决了以往职能分散、交叉、不聚焦等问题。在大幅精简机构数量的同时,突出向功能区发展方向倾斜,业务类部门数量、人员数量均占比在3/4以上,综合管理类部门数量、人员数量大幅压缩,一律不设后勤保障部门。
队伍结构显著提升。通过公开选聘,拓宽视野优选“懂专业、有激情、敢担当”的干部,实现了干部队伍结构的优化提升。新选聘人员平均年龄35.5岁,4个功能区中35岁以下的人员占比均在45%以上,最高达到近60%;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达到91%,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以上占54%,新引进了9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队伍来源更加广泛,从功能区以外选聘人员达到了38.5%,涵盖了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既有市级发改财政工信规划等重要职能部门的业务干部,镇街班子成员,中路、海检、海信等企业专业性骨干,还有从驻青金融机构、科研院所引进的人才,总体上形成了比较合理的来源结构、专业结构和能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