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女生喜欢“有钱”男生:教育手册能这么“教育”孩子?
教育不能将孩子带到坑里,教材跟教育资料也是。
▲图片来自微博
“长得丑还装美”、“强烈的女权主义”、“装清纯”“女生喜欢有钱的男人”……你能想象得到,这是出现在《中小学青春期心理生理卫生常识手册》中的话?
据媒体报道,近日,深圳龙华区发放的《中小学青春期心理生理卫生常识手册》中因存在“性别歧视”“价值观不正”等问题引发热议。该手册由深圳市龙华区协爱妇女儿童健康促进会印发,发行对象是中小学生。
手册引发争议之后,当地教育局已出面回应,称该手册未经审核,便被派发至学生手中,存在审核不严、把关不严的问题,将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青春期的学生,往往还处在价值观未完全成型的阶段,需要积极的观念引导。在颇为敏感的生理、心理健康卫生方面,他们尤其需要加以教育。所以说,当地为中小学生开展生理心理方面的知识教育讲座,本是好事。
但谁承想,教材环节“翻了车”。那份手册原本是为了“教育”人,在舆论场却被网友“教育”了一番。
在网上,很多人调侃“长得丑还装美”、“女生喜欢有钱的男人”是“瞎说什么大实话”。这些表述似乎照见了现实中的某些真实情形。
问题是,没有价值介入地将现实情形搬上教材或教育资料,真的合适吗?
教材或教育资料承载的首要功能是“育人”,“育”的过程本就带有知识传授与价值传递。这里的知识与价值观,必须与公序良俗同向,也与孩子的心理接受度适配。这就不可避免地对内容提出了审美维度的要求——它应是理性的,契合真、善、美的伦理标准的。
而“长得丑还装美”和“女生喜欢有钱的男人”等表述呢?只有对成人世界某些不堪情形的零度呈现,没有应有的价值批判。这很容易给学生带来误导,有些家长跟网友说这是“性别歧视”,也绝对算不上什么上纲上线、过度解读。
事实上,亮出这些有着明显标签属性的词条,更像是婚恋平台上将男女归类的娱乐行为。而这种归类法,即使放到网络上,可能也会引发一波口水战,遑论正儿八经地放在教育手册里。
进一步看,如何辨别有人是“装清纯”、有人是“装美”和“女权主义”,这种贴标签的看人方式本就有不小的问题,有的还裹着某种女德规训的色彩。拿这去教育孩子,是要灌输怎样的“三观”?
这类明显欠妥的教育资料,能顺利发到学生和家长手里,未免太随意了些。在引发舆论关注后,当地表示“手册未经审核,便被派发至学生手中”,但未经审核便被派发,本就是种问题:什么教材、教育资料能进校园,本也该有所讲究。
实际上,近年来中小学教材“翻车”事件频发。2016年某地推行的《高中生科学性教育》,同样因为“我母亲说少女的胸是金子,被人一摸她就变成银子,再摸她就变成铜和铁”等雷人内容,引发舆论争议。
平心而论,这次事件或是偶发,拽着“误人子弟”的炮弹对其狂轰,或许有些过了。这背后的问题,可能主要还是把关意识没前置到教材编纂环节。
即便如此,针对那些教材或教育资料上的错谬,仍有必要敲下警钟:教育不能将孩子带到坑里,教材跟教育资料也是。在“三观”上犯低级错误,不是育人,可能是“毁人”。
□姚羽(媒体人)
编辑:狄宣亚实习生:李真校对:李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