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政府与猎头合作引才,是多赢创新
北京借助猎头机构引进人才,提供了一种新的人才引进模式。
▲资料图。新京报记者王嘉宁摄
这两年来,各大城市围绕人才的竞争愈演愈烈,有的送户口,有的购房有补贴,吸引人才的手段不一而足。而在这些城市中,北京的做法可能会让很多人感到眼前一亮。
不久前,北京市人力社保局首次发布“使用猎头机构选聘人才岗位需求”,共30个岗位,主要涉及科技研发、信息技术人员与医疗领域的领军人才。猎头机构依照清单,为用人单位选聘人才成功后,将给予资金奖励。
政府机构和猎头合作的引才模式,始于今年年初,彼时北京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发挥猎头机构引才融智作用建设专业化和国际化人力资源市场的若干措施》,引导猎头机构为北京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各类用人单位提供精准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文件不仅为猎头机构提供了融资等各种政策保障,还对那些在引进急缺人才方面有突出贡献的猎头机构和猎头顾问,开出了优厚的奖励措施,单笔奖励金额最高可达到50万元。
以政策文件的形式,鼓励猎头参与城市引才,这一“求才”路径在全国来看都不多见。值得注意的是,引才的对象,不只是那些市场化的企业,还包括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体制内机构。
过去,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之间,虽然也有不少双向的人才流动,但二者的人才库依旧是相对隔绝的。体制内机构,更多得靠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哪怕有紧缺人才的需要,但一方面选才手段有限,另一方面,对市场上的优秀人才,也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
在这种前提下,打破常规,将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向猎头机构开放,通过猎头来挑选社会上的优秀人才,其实也是一种开放性的探索。既利用了猎头的职业和人才库优势,也扩大了选才的范围,避免了传统体制内招聘、晋升渠道太僵化导致的人才引力不足的问题。
而对市场化的企业来说,政府和猎头合作,同样为引才融智提供了借力的工具。各类高精尖岗位,人才选聘的难度向来就很大,对企业来说,未必是开的条件足够诱人,人才就会自动找上门,必须有更专业的人牵线搭桥。正所谓千里马也需要好伯乐。
这几年猎头行业不断发展壮大,正是因为它们对各个行业的人才分布足够了解,掌握的人才信息资源足够丰富。由这些专业的猎头机构,来进行人才需求和供应两端的资源配置,效率自然会更提高。
在丰厚的激励措施下,猎头机构无疑更有动力,去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各类企业遴选行业领军人才,不仅自身发展受益,那些有人才需求的单位,同样能够享受引才的果实。
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企业的人才储备,将直接影响到一座城市的人才厚度,猎头机构为企业引才,说到底也是为城市引才。所以这种合作路径,可以实现企业、个人、城市等多赢效果。
而且,政府和猎头机构合作引才融智,面向的都还是高精尖人才,这类人才的经济贡献度很高,并且一旦成功引才,还能够对其他行业关联人才起到虹吸作用,进一步充实本地的人才库。
随着经济的不断转型升级,优质人才的重要性将越来越重要,这对各地的人才政策都是极大的考验。北京借助猎头机构引进人才,提供了一种新的人才引进模式。这种创新值得肯定,也乐观其成。
□熊志(媒体人)
编辑胡博阳校对柳宝庆